诗歌鉴赏“四步”法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诗使人聪慧,读诗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洞彻。准确鉴赏好古典诗词,对中学生来讲好比欣赏一首首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曲子,倾听古人心灵歌唱和古人心律的跃动。因此,学会鉴赏不仅能够提高文学品味和审美能力,并且也是高考中快速答题,取得高分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笔者认为,高考诗歌鉴赏题应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一、巧借诗题,把握内容
  
  大部分古曲诗词,诗题本身往往包含诗作的主要内容,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2008年重庆高考题《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诗了。古代诗词内容大致可以分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咏怀古迹、感时伤怀、边塞征战、读禅说理、闲适隐逸、悼亡游仙、赠友送别等等。每类诗作其题目与主题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准确把握诗作类型,有助于快速定位文章的主旨,如杨万里的《三江小渡》、王闿运的《晓上空泠峡》,一看标题,即事感怀。安徽高考题《小孤山》,陶渊明《移居》属典型山水田园诗。
  
  二、细读注释,把握时代背景
  
  命题者为了适度降低诗作的理解难度,常常会在诗作之后附上少量的注释,如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从注释交代看可以推知应属远游思亲之作。而2008年江西高考卷《初入淮河四绝句》,安徽《小孤山》都有明显的注释,交代了写作背景和诗人的心境,这对理解主旨就非常有参考价值了。另外,明晰作者、知人论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要是知名作者,他的主要创作风格我们是了解的,像李白的清新飘逸、王维的含蓄生动、范仲俺的苍凉悲壮、李商隐的细腻感人、苏轼的雄健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凄切、辛弃疾的报国忧愤等等,都有助我们把握诗作的内容。
  
  三、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
  
  诗歌的关键词句,往往是诗歌的“诗眼所在”,最能表达和体现诗人的情感。所以要学会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这样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先,从最能显现情感的字眼入手。如李益的《汴河曲》中,诗句后两句“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中一个“愁”字,勾起读者想象,因何而愁?何种忧愁?那种荒凉、寂寞、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便油然而生。再如杜甫的《蜀相》三四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中的“自”有一种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一个“空”字,至今多少梦想的破灭,其中的荒凉与寂寞感极为强烈。其次,从冷暖色彩,议论抒情入手。诗词中的色彩选用往往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密切联系。暖色往往给人欢乐愉快,冷色给人冰凉,一般是凄凉悲哀的。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写尽了一派盎然春意,蓬勃生机,流露词人享用大好春光情趣,而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一“清”一“白”,给人凄清,最适合表愁苦的悲情。最后,诗言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多时候在词句中有明显的表露,抓住了这样的语句,就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柳永《西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直抒胸臆,点出主旨。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隐居生活的愿望明白显露。李珣的《南乡子》“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一句,思乡之情,思潮奔涌。
  
  四、疏理意象,体悟意境
  
  首先,疏理古曲诗词常见意象,有助于准确理解诗作内容,如:月亮是思乡代名词,北雁南飞寓思乡怀亲之情,菊花象征坚贞高洁,柳多喻别离,遵多指爱恋思念,梧桐多为凄伤悲凉,燕子双飞反衬离人孤寂。其次,“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一首诗词,诗人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创造一种意境,然后表达诗人感情,这才是文章主旨所在,诗歌的意境所在。意境的营造,要求诗人做到意与境偕,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浑然一体,才能够调动读者的情感,引起联想性精神活动。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再如苏轼《题林西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当然,体味意境的关键在于读者的艺术共鸣。读者必须在心中对诗人在诗歌中的呼唤有所回应,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说的、所表达的,应该引起读者的强烈的认同和共鸣,这样,他才能体会得到诗歌的意境美。可以说,艺术共鸣是读者进入意境的唯一一把钥匙。因此,教师应想法设立特定情境,比如通过看图片、听音乐、朗诵诗词、讲历史故事、观看影视片断、展示实物、参观古迹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心灵共鸣。
  上述四点既是诗词鉴赏的四种基本方式,又是诗词鉴赏展开的四个阶段,在实际鉴赏过程当中,这四个方面虽然存在着彼此交织共同展开的情况,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先认真通读全诗以求明了诗意,再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而串解诗句并仔细分析字词,最后统一综合来看全诗的风格及意境,四者依次展开逐步深入,也不失为一种鉴赏古典诗词的有效办法。
其他文献
研究MoS42-在钢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具有装饰效果的多种彩色簇合物膜。FT-IR、F-IR、FT-Raman、XPS和AES分析表明簇合物膜由Fe、Mo、S、O元素组成,在膜表面铁以Fe(Ⅲ)、钼以Mo(Ⅵ)状态存在,而在膜内层以Fe(Ⅱ)、Mo(Ⅳ)和Mo(Ⅵ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尤其在金融领域。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经济金融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市场营销的新形势,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听”和“说”是两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能准确地听出别人说话的意思和把自己的思想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认为,“听”和“说”,正是学好语文的一对翅膀。小学阶段,是一个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听说能力的黄金阶段,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意义、要求、方法、途径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并且分年级规定了听说训练应达到的目标。为了落实大纲中提出的目标,
摘要:法医检验实践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生前伤和死后伤的区分,这也是法医学一直在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作者在多年实践工作基础上,对如何诊断生前伤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关键词:法医;生前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84-01  作者简介:卢必松(1980-),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柳北分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矛盾突出,加上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利益冲突带来的各种纠纷就不可避免,因而导致上访的不断增多。上访者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在与有关方面进行对抗时,他们的能力和权利从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在当公共权力开始介入的时候,就会使得双方的力量更加的不平衡,弱势的一方更为弱势,原本已经拥有的权利也遭到了遮挡和分解。本文将从精神病的界定、上访者“被精神病”
摘 要 我国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从2000年后逐步展开和发展,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不明等,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重大,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着力于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机制。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社会舆论
摘要:安全检查是保障检察工作安全开展的一项预防性措施,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注重经验积累,多观察,勤思考,必将对司法警察提升安全检查工作水平,保障检察工作顺利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司法警察;安全检查;保障安全  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89-01  作者简介:喻龙森(1971-),男,江苏东台人,东台市人民检察院工作。  安全检查是司
摘要:现场分析对于刑侦技术人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认真细致的看勘察现场,可以发掘与案件有关的信息,从而解读案件的性质,多角度、关联性、深层自的挖掘提取现场痕迹和物证并进行比对,便于案件性质的认定分析。本文通过对一例极易定性为他杀的案件现的案件,联系现场勘察结果、尸体检验、痕迹对比、调查走访环环相扣,全面系统的诠释了现场痕迹检验和走访分析对于案件定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痕迹
2007年来,工商部门积极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基层消费维权体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联络站点数量不足、运行无财政保障、基层消费者协会分会处境尴尬等问题。本文借鉴英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