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卷风涡旋场气流的动力学分析

来源 :气象与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龙卷风涡旋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得到龙卷风涡旋的压差变化梯度场的规律,并计算出相应的压差变化梯度场的数学表达式。根据龙卷风涡流场的压差变化梯度场,对处于龙卷风涡流场中的物体的径向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与数学表达式。同时,依据龙卷风涡流场的压差变化梯度场,计算得出涡旋气流承受的负压差随涡旋半径的变化规律,并依据龙卷风涡旋旋转气流在涡旋场产生压差的各向同性的特性,对龙卷风中沿轴向运动的气流及在龙卷风涡旋场的物体进行运动与受力分析,得到沿涡旋场轴向运动气流的速度表达式和物体在龙卷风涡旋轴向受
其他文献
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危险预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相关部门需根据煤层深度、覆盖变化、工程地质条件等,搜集完备的数据,进行先期预测判断,多角度分析煤层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针对地下开采引发的采空区地面变形(沉陷、塌陷),可以先调查矿层露头沿矿层倾斜方向,将采空区划分为多个地段,制定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计划。
利用2018年10月2019年9月太原小店区逐时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及PM2.5质量浓度等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及PM2.5浓度的关系,采用非线性拟合和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能见度预报模型,并利用2020年1月气象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与细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都有明显影响。当相对湿度RH<40%时,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幂函数关系;当40%≤RH<90%时,能见度随湿度增高呈线性递减;当RH≥90%
利用MICAPS、自动气象观测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2015年出现在廊坊市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及降水开始前大气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1)低空急流早于短时强降水6~114 min出现,平均提前量约46 min;强降水结束时,低空风向发生显著变化,由西南风迅速转为偏东风或西北风。(2)在强降水发生前的1 h,低空急流指数突增,极值达到46.3 m·s-1·km-1,雨强减小至20 mm·h-1后,平均低空急流指数迅
格点预报是精细化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格点预报与现代农用天气预报相结合是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精细化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以大兴安岭东部地区为例,利用扎兰屯农业气象监
为提高环保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腐蚀抑制效率,采用组胺作为改性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天冬氨酸/组胺化合物(PASP/HA).采用旋转挂片失重法对PASP/HA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药物浓度、温度、pH、加热时间)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ASP/HA化合物的缓蚀率不断提高;PASP/HA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优于PASP,耐温缓蚀性能优良;PASP/HA缓蚀剂的缓蚀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在浸泡120 h后仍能够保持70%以上的缓蚀率;PASP/HA缓蚀剂在酸性介质
为了解2017年1月1日到12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严重的雾霾混合污染演变过程的气象条件及微物理特征,运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MAQ)对这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系统对此次过程中温度、湿度模拟效果较好,风速模拟值总体偏高,模拟的PM2.5浓度总体偏低。该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该次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布。通过分析污染严重的肇庆市的边界层高度、温度、风的垂直分布和气溶胶粒子的精细模拟值,探讨了霾转化为浓雾污染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发现:持续稳定的高空环流形势是雾霾混合污染的前提条件,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FY-2E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18日沙颍河流域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条件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发生在高空浅槽携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交汇的天气背景下,低层切变线、超低空西南急流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条件。低层充分的水汽输送与异常偏高的比湿为极端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水汽供应;大气对流不稳定明显,CAPE高达1600 J·kg-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开封气象观测站19812016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开封“7·19”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及水汽、动力等环境因子的极端性。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高空低槽东移加深,引导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加强东北移和地面倒槽发展,诱发中小尺度辐合中心及辐合线的形成与维持,从而触发了本次大暴雨天气的发生。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开封夏季极端降水阈值,“7·19”大暴雨日降雨量位居近20年首位,居1981年以来第4位,超过极端降水阈值的2倍,
SMA沥青混合料因其较好的路用性能在高等级沥青路面中被广泛应用,其粗集料多、沥青多、矿粉多、细集料少“三多一少”的结构特点使得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较好,而纤维作为稳定剂掺入SMA混合料中能够起到改善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纤维对沥青路面性能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选用玄武岩纤维(BF)和木质素纤维(CF)复掺到SMA混合料中,利用两种纤维的各自特性对混合料性能进行综合改善.按不同掺配比例掺入BF和CF两种纤维,并对复掺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两种纤维的掺入均能改善SMA-
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构建能够嵌入非天然氨基酸pBpa蛋白质的大肠杆菌BL21(DE3)双质粒原核表达工程菌株,原核表达后,通过Ni-NTA纯化介质的初步纯化以及AKTA蛋白纯化系统的Superdex75分子筛进一步精细纯化,获得了在IL-1β的5号预设位点上嵌入了非天然氨基酸pBpa的嵌合体蛋白,并且通过质谱确认pBpa在预设位点的精准插入.本研究证明基于密码子扩展技术构建的双质粒工程菌可以将非天然氨基酸pBpa插入到IL-1β的特定位点,能够生物合成并纯化出大量的非天然氨基酸嵌合体蛋白质,这为其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