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象征主义的革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画派的得名源于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但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把马奈看作印象派之父,尽管他自己从不承认这一点。印象派起源于对官方正统性的拒绝。布尔迪厄对马奈的研究也从学院派绘画体系开始。
  一八六三年的沙龙展上,马奈提交了他的成名作《草地上的午餐》,引起极大轰动。布尔迪厄在手稿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这幅作品。
  从画的内容来看,这幅画的背景是巴黎城外的一片树林。画面中两位男士,衣冠楚楚,是当时的大学生模样打扮。一位裸体女子位列其间。远景处是另一女子在洗浴。古往今来的评论者们对这幅画的意义做出了很多解读。有人说他们在从事着某种交易。也有评论者说在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与《奥林匹亚》中,裸体女性与画中的其他人物全程无交流,且非常泰然自若地直视观众,表达的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诉求。倘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幅画,无论是画作本身还是画作中的人物,都离我们太过遥远。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幅画表现的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如果把这幅画转换成现在的图像语汇,离开博物馆庄严肃穆的环境,放到一张流行唱片的封面上,将会带来巨大的反差。
  按照学院标准,这幅画属于风俗画。但它的尺寸却非常大。它在绘画等级中的位置与其实际尺寸不匹配。最后,画面构图违背了透视的原则。前景处的女士比例失调。类似的情况在马奈的许多画作中都出现过,如《一八六七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这幅图中,前景里的牵狗人也被认为比例失调。因而就有批评者对马奈的绘画基本功产生了怀疑。
  然而布尔迪厄指出,马奈在当时最著名的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图尔的画室里习画六年,是库图尔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同学和同行当中也很受尊敬。
  马奈出生在一个大资产阶级的家庭。他父亲是高级公务员,母亲的祖先曾经追随瑞典国王,后被封为贵族。因而马奈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家子,从小在巴黎的上层社会中耳濡目染。据说黑色窄檐帽、白手套和拐杖是他的标配。出生、教养、才华造就了他非凡的魅力。马奈家的沙龙总是高朋满座。他之所以选择库图尔的画室学画,是因为经过一番考察后,发现这个画室比较自由,不那么刻板和等级森严。这种选择也体现出马奈贵族式的精英主义情结。
  在布尔迪厄看来,马奈的贵族精英主义同样体现在他对女性题材的处理上。如果将《奥林匹亚》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女子与其他学院派画家的同类作品相比较,不难发现,在学院派的绘画中,女性裸体象征的情欲与其天使形象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然而马奈作品中的女子虽然来自凡间,神情中自有一种倨傲与疏离感。即使同当时另一个绘画流派—现实主义画派相比,马奈的风格也非常明显。同样画女子裸体,《草地上的午餐》中的女士显然比库尔贝的《塞纳河旁的小姐》更显高贵;同样画《女人与鹦鹉》,较之库尔贝画中的女人,马奈笔下的女人更令人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布尔迪厄《马奈》一书的副标题是“一场象征主义的革命”。事实上,这场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准备。在物质方面,布尔迪厄极为赞赏美国的怀特夫妇在《十九世纪的画家:从学院体制到印象派的市场》中的研究,认为市场的兴起对印象派运动的兴起十分重要。另外这一时期技术的进步也极为关键。例如石版画的流行,使得画作可以便捷地实现大批量复制,广为传播。又如印象画之前的绘画多在室内完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绘画颜料携带不方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管状颜料的出现使得画家们到室外写生成为可能。有意思的是,马奈从未在室外作过画。在这点上,他比其他的印象派画家更为传统。当然仅凭这些物质条件并不能解释为何是印象派引发了革命,而不是巴比松画派或现实主义画派。因为这些物质的进步对于这两个画派同样适用。布尔迪厄笔下象征主义革命的重点在精神的层面。首先归功于巴比松画派、现实主义画派这些先行者们,他们一次次地挑战着学院派大佬们的神经,一次次地向观众表明,不遵循学院规则也能创造佳作。但之所以是印象派引发了革命,是因为他们比这些先行者们走得更远,动摇了学院派绘画的根基。巴比松画派后来因受到第二帝国宫廷的欢迎,慢慢为学院体制所认可。而现实主义画派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导向性。只有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从作品的题材、形式各方面都对传统的画法发起挑战。这一挑战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创造美,同时还赋予了观众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否则,按照传统的眼光,这些美根本只是荒谬。
  马奈成功地将其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这些被布尔迪厄概括为“文化资本”的东西转化成 “象征资本”。马奈在新闻、批评、艺术界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学院和沙龙的打压,为印象派的声名鹊起提供了助力。而马奈因着自己的大资产阶级出身的“惯习”,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自由行走。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多元性。他远离第二帝国的政治,拒绝社会艺术,认为艺术没有功用性,这就使他拥有很广泛的被接受度。而且他认为艺术要从传统内部进行革新。因而他反对学院体系的方法,是从被学院派忽视的、更古老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和西班牙绘画那里去寻求借鉴,进行创新。
  有评论认为,在布尔迪厄笔下,印象派所引发的这场象征主义革命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一边是对大众的反抗。这些大众被之前高高在上的艺术拒之门外,从而对艺术产生排斥。另一边是对理智主义的反抗。理智主义是一种转变为象征性利益的知识,它将艺术囊括其中。例如,能很好地交谈,就意味着具备某种能力或权利。理智主义正是学院派的逻辑。印象派的象征主义革命在两个战场上都赢得了胜利。这不单是一场关于现代性的审美的反思,更是一个社会的和政治的权力场的角逐。布尔迪厄说:“在马奈之后,没有人可以想当然地成为规则的绝对制定者。”


  在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行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有两个典型范式。一方面是凸显行动中主体意志的存在主义哲学,另一方面是结构主义哲学,它将象征系统、无意识、社会关系置于首要地位,强调主体性和意义的被衍生性。当代法国的众多理论建构都围绕着如何超越这两种范式而展开。但布尔迪厄却认为“人们并不是非得在结构与行动者之间,或场域与行动者之间做出选择”。社会行动者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主体(或意识)与一个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社会建构的知觉与评判原则(即惯习)与决定惯习的世界之间的“本体论契合”—或如布尔迪厄晚近所指出的所谓相互“占有”。“实践感”在前对象性的、非设定性的层面上运作。在我们设想那些客体对象之前,实践感所体现的那种社会感受性就已经在引导我们的行动。通过自发地预见所在世界的内在倾向,实践感将世界视为有意义的世界而加以构建。布尔迪厄指出:“行动者作为社会化了的有机体,被赋予了一整套性情倾向。这些性情倾向既包含了介入游戏,进行游戏的习性,也包含了介入和进行游戏的能力。”因此,“惯习”和“场”的概念被布尔迪厄用来超越主客体对立。
其他文献
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类别,已有多年悠久的发展历史,而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兴起,期刊的受众面在逐步减少。而行业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一员,同
期刊
通过调节液体过氧化物加入量控制聚丙烯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可制备MFR为35±2g/10m、质量稳定的聚丙烯纤维专用料.
近二十余年来,对心电图的PV_1终末电势(简写PTFV_1)已见陆续报道,但PTFV_1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和正常值限,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现将我们观察的一组报告如下。一、资料及方法 1
目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校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农村小学在教育中实施家校合作,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二为一,发挥各自优势
目前全球甲醛生产采用铁钼法主要采用瑞典Perstorp及美国DBW两家工艺,两家甲醛生产工艺都由导热油移走反应热,并提高催化剂活性,导热油在甲醛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
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体(r- HuEPO)于1984年生产成功,次年发表了有关论文。其过程为:制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尿中提取的红细胞生成素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对应的合成DNA探针,再由
成功的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为立足点。通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基于国情及商科学生的基本素质,探讨适合现阶段高职院
为了解决储层薄互层评价、低阻层分析、产能及渗透率预测、水平井评价、裂缝油藏分析及油藏特征鉴定等各种地层评价的难题,裸眼测井技术近年来在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目前是高分子界内热点研究之一,因为它在控制缓释催化剂、酶、药物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所以一直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都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酸腐蚀织构法进行背面刻蚀.在富HNO3的腐蚀体系下,通过优化了HF/HNO3/H2O腐蚀体系的配比,调整了温度、液位和腐蚀重量;同时研究了不同腐蚀重量的反射率变化趋势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