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4%时代在考验着什么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应达到4%的目标以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于去年首次“达标”,从此,中国教育投入进入后4%时代。
  在后4%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投入也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教育投入如何更有效率地使用?长效保障机制又该如何建立?这些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不能不引起大家的严肃思考。
  从财政学视角来看,公平、效率与充足是衡量教育投入是否合理的三大标准,加大教育投入的目标是实现投入总量的充足,优化教育投入的目标则是确保资源使用的高效和公平。从各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投入的充足目标,其当前关注的重点是提高已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并维护资源分配的公平,而我国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大国,在改善教育投入的历程中需同时面对充足、效率与公平的三重考验。
  随着我国教育投入进入后4%时期,在促进教育投入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教育投入使用的合理优化也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仅仅是达到了“及格线”而非“锦标线”。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约4.9%。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这个比例平均为6.1%。相比之下,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但社会民间资本投入部分很少。故今后政府和社会民间资本都要加大教育投入,争取总投入达到或超过6%。更何况,由于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低位徘徊,各级教育仍有数以千亿元计的“欠账”,教育投入不仅要“建峰”,还要“填谷”。即便是4%目标本身,也还需要一个长效的机制来确保其落实和稳固。正因为实现充足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走一条“先充足后优化”的发展道路,而是必须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兼顾教育投入的优化,走一条“边增长边优化”的发展新路。
  从政府应担负的责任来看,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将是我国教育发展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因此,未来至少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做更大努力:
  一是以更充足的教育投入,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从我国现实来看,质量导向已经逐渐成为各级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面对这种新的压力与挑战,除了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之外,还要制定覆盖各级教育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一方面,可以为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提供常态化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能够以拨款标准为杠杆,通过拨款标准的持续提高,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以更公平的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不仅在精神层面维系着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追求,也能在物质层面创造巨大的财富空间。美国重要智库兰德公司在其1999年教育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教育公平能给政府创造巨额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这也许是个人、社会和政府关注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是以更高效的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是要提升教育資源的单位产出。二是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急需的领域,充分发挥其边际效益。三是要构建有效的质量评估与激励机制,并完善相应的问责、回应和监督机制。这就需要对现行的教育财政体制尤其是投入机制做出适当的调整。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其他文献
细鳞斜颌鲴.又名沙姑子,黄尾等,属鲤科、鲴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的小型食用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饲料来源丰富,饲养简便,作为混养对象.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能提高单位面
受冷空气影响,上月下旬多为降雪和冰冻天气.目前,各地气温明显下降,而鱼类正处于越冬期.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各地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