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西蒙:走出价格战误区!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x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很多企业老板都是拍着脑袋定价。显然,这里面的盲目性非常大。
  究竟该如何定价?“定价必须在产品还没有出来之前就要想好,因为你在做产品之前就要选好市场。”在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期间,世界级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定价学三大模型之一西蒙模型创立者赫尔曼·西蒙接受《经理人》专访时如是说。
  如何定价最合理?
  《经理人》:定价确实是一门学问。一家企业要想获取更好的利润,同时又不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怎么定价最合理、最有效?
  赫尔曼·西蒙:又想有市场份额,又想高价,这是不可能的。企业的目标应该以利润为先,市场份额应该跟着利润战略而走,而不是另外的方向。在低价格战略里,你必须有非常大的市场,这样才能采用低价战略。
  《经理人》:那合理而有效的定价标准有哪些?
  赫尔曼·西蒙:要看市场的反馈。如果太多的人不愿意买你的产品,你的价格有可能太高了。如果你的产品有特别多的人买,而你又不赚钱,就说明你的产品价格太低了,利润率太低了。所以,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你的利润。
  《经理人》:很多时候往往低价与市场份额大小成正比。对这种现象或关系,你有什么看法?在欧美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状况?
  赫尔曼·西蒙:全球都是这样的,因为经济上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价格越高,市场越小;价格越低,市场越大。价格高,市场小,你就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但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在讲高价、低价产品的时候,不要在同一类的产品中谈,比如宝马、奔驰并不与中国本地生产的低价车相竞争,所以当你在说价格高或低的时候一定不要混淆产品等级的概念。还有一个质量问题。如果有一个厂家生产了低劣产品,即便他的价格非常低,低价大市场法则也是不适用的。在产品质量好的情况下,价格相对较低,就有大的市场份额。在奢侈品领域有个奇怪的现象,有时价格卖得越高,它的市场份额越大,因为在奢侈品行业,它的高价格已经变成了它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价格越高、市场越小的法则也被打破。
  《经理人》:中国市场有一个普遍的做法,先占领市场,再挤压竞争对手,然后再去获得更高的利润。你对这种市场运作逻辑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赫尔曼·西蒙:这种战略只在两种情况下才起作用:一是保证生产成本长期比竞争对手低,比如宜家;二是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价格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条件都不存在。
  该不该打价格战?
  《经理人》:在中国市场经常爆发价格战,一是为了更快地进入市场,二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种策略非常有效。你怎么解释这种做法?
  赫尔曼·西蒙:价格战是非常正常的。在我们的调查中,47%的公司曾经打过价格战。你说的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当你推出新产品时想快速进入市场,运用低价策略,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你比竞争对手强的情况下,快速推广你的新产品,这样节省了产品推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来说这种低价格是临时的推广价格。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是消费者一听说是推广的临时价格,会迅速购买;二是这样做,也为三个月后提价进行时间上的铺垫。
  你说的第二种情况,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这种价格战只有一种情况下有意义,那就是你确保能赢。你怎么确保能赢呢?有两条:一是你的价格能长期低于竞争对手,二是你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这场战争。
  《经理人》:那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打价格战,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打价格战?
  赫尔曼·西蒙:如果市场好,大家都在往前走,其实不应该打价格战,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市场里获得一杯羹。没有确认自己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的情况下打价格战,是错误的。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手,而是为了盈利,所以如果市场在增长的话,就不应该打价格战。
  定价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经理人》:你认为企业在定价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赫尔曼·西蒙:最常见的错误是,有些企业相信如果降价,销量就会大增。第二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只想到自己降价,而没有正确估计竞争对手对你价格变动的反应。第三个常犯的错误是,企业只想到成本加利润,成本一高利润就没了,所以赶紧提价。因此,企业定价时首先要关注其产品的价值,只有价值提高了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价值来定价,并要做价格差异化。
  《经理人》:在你了解的中国企业中,你认为哪家企业在定价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好?
  赫尔曼·西蒙:三一在定价方面是一个不错的样板。三一相信自己的价格,从来不到市场上去做最便宜的那个,所以总是产品价格卖得比较高,产品又卖得好。联想在定价方面也算做得不错。海尔定价时常常定得过于激进,经常做降价活动。
  《经理人》:三一在定价方面做得比较好,是指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
  赫尔曼·西蒙:主要指国际市场。他们注重价值,价格定得不低。
  《经理人》:你认为海尔在定价上做得比较激进,这是对还是错?有没有必要做调整?
  赫尔曼·西蒙:在家电市场,大家都非常激进,有很多价格战。虽然家电市场的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作为市场领先的公司应该有责任感,把价格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但现在他们好像没有做到这点。不要理解这是我在批评海尔,我只是在说整个家电市场的现象。比如,德国有一家高端品牌的家电企业,价格比同等产品一般要高20%,从来不参加价格战。
  《经理人》:除中国之外,在全球,哪个企业的定价在你看来是做得最好的?
  赫尔曼·西蒙:我不能说具体公司名字,但可以说行业。从全球来讲,制药、高档汽车、奢侈品行业整体定价做得不错;旅游客运、消费电子、零售等领域基本上就是一个战场,定价做得比较差。在定价方面,不能把高价格和好的定价混为一谈,定价好并不一定指价格高。
  《经理人》:你认为制药、高档汽车、奢侈品三个领域定价定得比较好,它们好在什么地方?
  赫尔曼·西蒙:最终要看他们的利润。为确保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价,这三个领域花钱花得最多。一般公司高管的精力百分之六七十花在生产成本和生产的有效性上,百分之二三十花在销售渠道建立上,百分之五到十花在定价方面。但定价定得好的公司,高管在定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要多出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外贸出口环境恶化等瓶颈,这让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维持,传统制造业正面临一场转型和升级的严峻考验。在这次变革中,文化创意将成为产业创新的引擎。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光是广播影视、动漫等产业自身的发展,更将通过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更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文化创意不断带给世界新兴产业的,是把设计融入到各行各业去,使各行各业的产品都有创新。  对于
期刊
三一重工的发展,非常符合赫尔曼·西蒙教授的隐形冠军理论—在本行业取得明显竞争优势,超出客户预期之后,开始了全球化。  产品如何适应本地化  三一在国际上也遭遇到很多挑战,第一个就是产品和服务。我们能在国内获得成功,主要是基于对本土客户需求的深刻了解,这是三一等很多企业在中国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们用简单的出口模式去做全球市场,就会碰到障碍—我们对海外客户需求没有深刻了解,也没有办法满足各个国家不同
期刊
当前,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复杂和严峻。如何辨清大势?如何从容领跑?如何逆势增长?如何顺势转型?在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上午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变革中的领跑之道”这一主题展开了思想碰撞。  全球化需要拿起法律武器  周建华:赫尔曼·西蒙先生的“隐形冠军”理论,似乎更适合传统制造行业,互联网行业往往只有数一数二的老大能生存。  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研究的是一
期刊
经济高速增长的潮水退去,我们终于看到了谁在裸泳。  光着干瘦身躯的,是没有独特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原来高增长所掩盖的中小企业病,被暴露无遗:战略不清、人才短缺、技术不足、管理不善。经济下滑,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的中小企业,随时有倒闭的危险,纷纷叫喊“本轮危机比2008年还严重”。迷途之中的中小企业,到底应该向何而去?  2012年(第六届)中国CEO年会于10月底在北京召开,全球
期刊
利润的三大驱动因素:价格、销售额和成本。价格是最重要的利润驱动力,它占50%。如果价格提高10%,若量保持不变,那么利润可以增加50%。可变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提升30%的利润。销售额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润驱动力,如果我们能增加销售额,比如增加10%,那我们的利润增加20%。固定成本是最无效的一个利润驱动力。  价格是最有效的利润驱动  价格既可以产生巨大利润,也可以毁灭利润。如果可能的话,应避免降
期刊
海豚会是由《经理人》杂志联合中国商业领袖共同发起、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公益俱乐部,是以独特的“商智互助”和“商智公益”为核心理念创建的会员服务组织。海豚会聚集世界及中国商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财经官员,融合多方商智资源,为中国商业实践和财商精英,打造互动互助以及服务社会的公益平台。  使命:在商智互助与商智公益中,服务社会,升华自我!  宗旨:商业智慧价值化,商业智慧公益化  
期刊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是传统的银行业,也面临着生存压力,需要通过创新的思维来改变战略、实现转型,龙江银行的转型之路就是从传统金融机构向服务机构的转变。  新时代下银行的生存压力  龙江银行于2009年12月25号挂牌成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160家网点遍布了黑龙江省13个地市,其中有11家城镇银行,并在省外设立了6家银行。  每个银行成立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投资蜂拥而至,这时候选择哪个投资人的资
期刊
“根本原因是双方利益一致,要学会妥协和承担社会责任”,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在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上道出了“雷士风波”和解的原因。这也是他经历过这场投资人和创始人之战后,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不能因为投资人和创始人个人的分歧,而不顾中小股东、员工和社会的利益。”经历内讧后的吴长江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诫企业管理者吸取雷士风波的教训,“要多交流和沟通,要主动和包容,就会少经历一些波折。” 
期刊
中国经济经历30年高速增长,新行业、新模式、新玩法不断涌现,大量资本和创业者进入新兴行业。被外界看好的新能源和光伏等行业也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着困境。  在《经理人》主办的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的“创新与创业新思维”论坛上,与会嘉宾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与创业的新思维面对新兴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持续创新的秘诀  袁岳:前一段时间,正好碰到王石,他正想要写两本书,研究如何通过对文化的醒思,
期刊
金融源自商业,为经济服务,这是根本,而商业的基础是实体经济,所以说,金融回归支持实体经济是必然。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追逐短期利益而忽略了经济基础的长期培育。反过头来不仅伤害了经济,也伤害了金融的本身,所以我们现在支持实体经济,是理性的回归,也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金融要在全球定位中找机会  金融要寻找新的机会,从哪里找?我觉得要从商业中找,从全球的定位中找,这两个纬度非常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