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嘉玖:故宫画医 守护文物38年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的故宫深处,一方僻静的院子,这位古书画修复师沉浸在技艺的世界里。每天都和珍贵的古书画打着交道,通过“望 闻 问 切”,和自己38年精湛的手工技艺,修复着我国的珍贵文物。
  秋晨微凉,早上不到七点,单嘉玖挎着包,走出旧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的家,步行去故宫上班。不疾不徐不作任何停留,50分钟走完这段路。
  从1978年到2016年,单嘉玖在这条路上走了一万三千多个日子,从初入故宫的20出头的小姑娘走到了即将退休的年纪。
  跨过神武门,晨曦中的故宫,静谧安然。穿过几重宫墙,单嘉玖走进了科技部的院子。这里与开放区接踵而至、喧嚣不停的游客隔绝开来,静止的文物沉淀着故宫博物院百年来的静寂。
  作为我国顶级的书画修复师,单嘉玖就在这里,年复一年地修复着我国的珍贵文物。
  万次磨练,力成百年功
  书画时间久了如同人老了生病了,难免出现断裂、破碎、糟朽、霉烂、沾损、残失等。故宫古书画修复对象为两大类:一是以传世文物为主的宫廷收藏,如《伯远帖》《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另一类是宫廷史迹,包括宫殿中的匾额,帝王臣工的书法、绘画。这些古董如果没有修复技术的保护不可能流传到今天。
  1954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装裱大师,组建了故宫的第一套书画修复班底。单嘉玖的师傅、曾成功修复《五牛图》的孙承枝便是其中的一员。
  1978年,单嘉玖结束插队,回到北京正逢故宫招收文物修复人员,她就这样成了新一代的故宫人,做了孙师傅的徒弟。
  古人把书画修复形容为“病笃延医”。所谓“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甚至提出“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主张。一幅古代字画的修复过程非常复杂,从清洗去污、揭背补缀、全色接笔,到最后的“上墙”、重新装裱成品等等。所谓“洗揭补全”,步步都是学问,一招一式都要看功力。第一天上班,孙师傅就把一沓纸往桌上一搁,上面放把马蹄刀,让单嘉玖把纸上的草棍、煤渣刮掉,还得保持纸张的完整和光洁,这一刮就是三个月。练完了刮,再练刷——用鬃刷在旧高丽纸上刷,不能刷破纸,不能刷出褶子。整整三年才能出师,才能碰文物。
  修复书画时,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又像是长了翅膀。三十八年来,经单嘉玖之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也要三个月。
  单嘉玖曾修复过一件明代的绢本《双鹤群禽图》,画面上有许多虫蛀破洞。本来面对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了。但是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糟朽,就会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后人也就再也没办法修复这张画了。为了古画生命更长的延续,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单个织补。这一补,整整四个多月才完成。
  传承情怀,匠心传后人
  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技艺已有1700多年历史,基本上靠师徒的代代传承,连修复所用的材料都是特别定制的。配好合适的绢或纸后,清洗、揭背、托心、隐补、全色的过程则全部依靠手工。即使现在的科技已经有最新的成果,也不会贸然地使用在书画修复上。
  如今,单嘉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师傅,“我的老师传授给我的,我也希望可以都传给我的学生。”
  单嘉玖的徒弟喻理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跟着单老师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喻理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而是深切体会到了老师傅们对文物的那种敬畏之心。
  修复师这个行当,做师傅的很多时候身教甚于言传。单嘉玖的师辈们修复书画时,若是碰到连阴天气,虽是古稀之年,中午有时也不吃饭不休息,赶着把工作做完,就怕耽误了时间作品生霉。冬季供暖,工作室内溫热干燥,把画卷贴在墙上绷平,时不时就得看一眼,一旦发现有的地方干得过快,就赶紧喷水,以防干湿不匀导致爆裂。这些精神影响了单嘉玖几十年,如今她又把这一切传承给了自己的徒弟。
  匠人匠心,正是这些大国工匠们的热爱与专注,才给了古文物以价值,才有了历史的千古流传。这两年,故宫正在进行史上最大的大修工程,还有上万件古书画文物等着单师傅和她的徒弟们去修补。单嘉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将完美的紫禁城代代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正式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很快得到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的拥护。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开始指示华北局、上海局和香港分局,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民主人士代表到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此时,新中国的国都地点尚未明确,毛泽东一度设想在哈尔滨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5月1日,毛泽东
期刊
2016年9月25日,目前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縣克度镇大窝凼村正式落成启用,这个巨型望远镜将帮助人类聆听更多来自遥远星球的声音,洞察宇宙的奥秘。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这个世界最大望远镜将让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看得都更远。它让中国能探入宇宙深处,观察遥远的星系,并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
期刊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早期科学家研究得出,她们罹患失眠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睡眠质量的两性差异可能与人体生物钟有关,女性生物钟平均比男性早1.7~2.3小时。分析数据发现,女性比男性在早上醒得更早。同时,女性夜间警觉度低于男性,并且醒來后疲劳感比男性更强。
期刊
作 者:谢春涛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定 价:?45.00  推荐理由: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每个党员在入党前都思考过。本书讲述的是九十多年来,不同年代的人们讲述“我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这一严肃而又充满理想的问题。時代在变迁,但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却始终如一,相信书中的入党故事,能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作 者:林清玄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42.00  推荐理由:本书是林清玄2016全新散文集,全书47篇文章围绕“遗憾”为主题,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伤害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好。只要不失真心,就沒有什么可以伤害我们真实的生命。感谢那些不完美,增加了生命的厚度,感谢那些事与愿违的人与事,让我们明白没有什么比自己更重要。
期刊
李世宇  龙场悟道开其端,  致良知说终其果。  知行合一倡实践,  心为本體是王学。
期刊
在钞纸车间,一位工作人员拿出一大張钞票纸,轻轻抖动,发出清脆响声,完全不同于一般白纸抖动时的声音。据了解,这是因为人民币的特殊性从钞票纸的源头就和普通纸张大不一样。普通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和草质纤维,而印钞纸的主要成分是棉纤维或亚麻纤维。从棉花到印钞纸大致需要打浆及造纸两个过程。
期刊
作 者:薩利·比尔(sally Beare)著,金马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48  推荐理由:本书中描述了世界上最显著长寿的5个地区,包括日本冲绳,希腊西米,意大利凯姆波蒂迈勒,巴基斯坦罕萨和中国巴马。书中涵盖了作者对全世界最长寿人群居住的五个地区做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健康长寿的15个原则,揭示长寿的健康秘诀。
期刊
51岁的浙江男人张永康火了:他抱着母亲在江边唠嗑的一幕被人拍下发到朋友圈,一时间成为人们口中的“大孝子”,而他却说出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4年,张永康的母亲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卧床时弯曲双腿,后来双腿无法伸直,渐渐不能下地走路。张永康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母亲躺在怀里,抓着她的手,多一些肢体接触,“多少能给她些安全感。”  带着母亲到江边散步,是张永康常做的事。在江边,他不停地和母亲说话,讲讲
期刊
作 者:于丹  出版社:長江文艺出版社  定 价:?35  推荐理由:《此心光明万物生》语出王阳明心学,从人生坐标的角度,将于丹私家美文结集成书;深入讨论:人性本善,并非小恩小惠,更不是一己的幸福,而是有关信仰的慈悲,是一种大我的担当。  全书分为“有所依”、“有所为”、“有君子风”、“有神仙骨”等八个侧面,惜缘向善,让读者在一次次丰美的国学滋养中,感悟幸福的真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