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无机盐KCl为助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氨基-甲基双官能化SBA-15(AMS).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核磁共振谱、扫描电镜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能源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835008)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无机盐KCl为助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氨基-甲基双官能化SBA-15(AMS).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核磁共振谱、扫描电镜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胆红素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盐不仅提高了AMS材料的介孔有序度,而且控制样品形貌从六方平板状向纤维状转变.相比于以微孔为主的活性炭,在胆红素吸附实验中,介孔材料纯SBA-15及AMS都表现出了较快的吸附速率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六方平板状AMS比纤维状AMS和纯SBA-
其他文献
利用三种重要的糖苷化方法,合成了6个偏诺皂甙类化合物(7~12).在三种合成方法中,分别选择了单糖及二糖的卤苷供体、三氯亚胺酯供体及硫苷供体(1-6)以考察它们与受体偏诺皂甙元的反应
对配位不饱和双核钌羰基化合物Ru2(CO)n(n=7,6)在BP86/DZP++和MPW1PW91/DZP++理论水平下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优化得到16个单态和三态异构体,并讨论其键的性质.得到的n=7,6基
采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进行随钻参数的采样与分析,建立了派生参数与直测参数的理论表达式,提出了多因素组合的地层比功模型,实现了地层地质条件与随钻参数的有机结合。以重庆
基于ABAQUS装配式建模构架,提出了一种砌体结构的简化细观模型。该建模方法将块体砂浆界面及砂浆层统一采用块体间的界面来代替。界面属性包括法向和切向的力学参数,用来模拟
使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已成为道路加宽工程中常用的软基加固方式,但是对于加固范围的确定鲜有研究.以某单侧填土加宽工程为背景,选取了软土地层厚度大、性质较差的典型
制备了由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构成的结晶化胶体阵列结构,并制备了结晶化胶体阵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薄膜.通过微区反射光谱研究了其光子带隙位置随外加压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