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铁桥梁微扰动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地铁区间隧道下穿高架桥,既有高铁桥梁存在最大87.9mm的差异沉降,盾构穿越存在较大风。使用Madis 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有无施工控制措施情况下的地层、桥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1)盾构开挖使盾构区上层土体呈“漏斗状”下沉,邻近盾构两侧桥墩产生向盾构方向轻微倾斜下沉。(2)在采取控制措施后,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墩台沉降减少了53%。(3)盾构隧道下穿对高铁桥梁影响有限,但是既有桥梁原有差异沉降较大,需采取必要整治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和建筑科技的高速进步发展,建筑业不断产生大量的各类建筑使用垃圾,各国都面临着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挑战。对于一些常用的建筑材料,如果能够利用好废弃混凝土,将混凝土再生骨料重新应用于路基路面工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意义。混凝土再生骨料能否应用于路基路面工程,需要对性能进行研究。
一维纳米材料的智能化、小型化以及元件的高集成特性使得其在纳米光电子学、真空微电子传感器件和光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发光二极管、压电转换器件和光催化纳米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碳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一维的氧化铟纳米带,再通过掩模板构建基于单根纳米带的纳米器件,并测试了其欧姆特性。
利用MM1000-Ⅱ型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研究了制动条件对含不同润滑相的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制动压力和制动速度的增加,两种样品平均摩擦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在380km/h时达到最小值;磨损量随制动压力和制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制动速度低于180km/h时,材料磨损量均较低且各速度之间差异不明显,当制动速度达到380km/h时,磨损量急剧增加。
中国北方冬季建筑供暖产生的碳排放在北方整体排放量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调研了解中国北方地区高校供暖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辽西地区某高校校区为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造地源热泵的改造方式,在提高供暖效果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迎合时代主题,为我国北方地区高校供暖系统改造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
为解决建筑垃圾有效利用问题,实现建筑垃圾在强夯和冲击碾压地基处理中应用的目的,依托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基地地基处理项目,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相关的施工参数,对处理结果进行了质量检测。地基处理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其经济性和适用性。在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的同时,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今后建筑垃圾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某桥梁工程上部结构均为25m预制小箱梁,该构件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就是预应力张拉。本文以该项目为例,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针对建新煤化公司的4206孤岛工作面实际生产状况,确定工作面停采线位置,既要保证辅运大巷的围岩稳定,又要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因此,通过现场的高位断顶卸压措施弱化顶板,同时并采用数值模拟开展围岩应力以及巷道断面变化的分析研究,以确保4206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煤炭回收,对于矿井综合收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简便和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寻找一个简便精确的方法来测定重力加速度。本文通过利用PASCO Capstone软件的动态视频分析法,对重力加速度进行测定。选取一个背景干净的平面,拍摄一个重量为500g的砝码m从某一高度作无初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视频;利用软件导入该视频,运用动态视频分析法,得出砝码在间隔相同时间点的位置高度数据,运用该数据分析求出重力加速度。经过反复实验,此重力加速度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参数比较,正确度小于0.75%。
通过对影响圆钢定尺锯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锯切中呈现的机时产量低、锯切弹跳、定尺位移等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保障圆盘砂轮锯使用的效果,达到提高锯切稳定性、提升锯切效率的目的。
VOCs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是巨大的。探讨了利用生物学技术处理VOCs的优势,分析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VOCs的传质过程、微生物的群落以及降解特征、生物反应器构型等。最后通过模仿电子废品焚烧处理所产生的废气的净化实验,印证了微生物技术对VOCs处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