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前,滴滴才发现商业模式上的致命漏洞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O2O时代最后的泡沫破裂得更快。
  作为O2O时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过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找到一个比现有的出租车行业更低的价格区间,吸引众多DS用户,从而吃掉出租车市场的巨大利润。
  这个逻辑受到投资人的极力追捧,但是滴滴自己首先放弃了。
  叫车难和打车贵两个痛点,滴滴看起来完美地解决了第一个。而打车贵的问题,滴滴初期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阶段性地解决了。
  这让广大DS用户深感兴奋,仿佛滴滴即将彻底改变备受诅咒的出租车行业。
  但这个算盘打错了。因为滴滴发现仅仅通过改善叫车效率根本优化不了成本结构,于是只能涨价。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收取超过20%的中介费,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什么人敢这么做。
  只是一个不规范的出租车公司
  为什么成本上优化不了?
  出行成本包括车辆成本,燃油费用和司机工资等。这三个方面,滴滴毫无解决对策。
  绝大多数的滴滴司机都是全职干活,说到底就是冲着补贴而来。他们本质上就是水平更差的出租车司机,但滴滴必须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励。
  而出租车行业的成本结构经过多年的管制,已经非常清晰了。出租车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难再进行优化。
  何况滴滴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唯一可以优化的变量就是司机收入。
  但对于全职司机来说,这个议价空间很小。
  更直白地说,这根本不是分享经济。
  真正的分享经济就是顺风车。我本来就要出行,顺便拉你一下,钱多点少点没关系,开心就好。这个弹性才是分享经济创造价值的地方。
  由于大量全职司机的存在,导致滴滴实质只是一个不规范的出租车公司。收取高昂的中介费用,但是却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所以政府必须要进行严格管制。
  与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更要命的是,一线城市政府明确给出了信号:不打算鼓励更多的人打车或者开车出行。这个政策早就是共识,跟网约车没关系。
  北京市早就定调:适度发展出租车。出租车打车难根本原因是政府早就开始数量控制。而之所以价格没有涨,正是因为政府的强力管制。
  而滴滴其实为出租车行业的集体涨价创造了机会。
  滴滴让传统的出租车公司意识到,如果涨价的同时,服务提高的话,其中是有利润空间的。
  涨价没关系,服务必须显著提高。
  网约车的正确路径应该是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这便是发达国家的现状,也是超级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结果。
  政府不可能再去鼓励发展一个比出租车还要便宜的打车市场,那违背了城市发展的规律。
其他文献
“从国家的经济体量来看,公务机肯定是有需求的,但不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和大幅度的下跌,会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IFLY:从公务机地面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一下首
近日,由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唯一代理的意大利高级洋服定制品牌“帝·凯利澳”高级洋服正式进驻北京东长安大街湖南大厦一层,这是其进驻亚太地区以来在中国开设的首家高级
新推选的英国羊毛局主席Malcolm Corbett上任时正逢英国羊毛价格达到25年来的最高点。契合羊毛市场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英国羊毛销售局将有一个新的团队。在Malcolm Corbett
2011年10月22日,北京,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安全委员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联合推出了中国首支理性饮酒公益MV《I DO》,
Microsemi于近日宣布收购Zarlink半导体公司,其修订了收购Zarlink所有流通普通股和信用债券的报价,分别为每股3.98加元现金,以及每1 000加元本金信用债券为1624.49加元现金。
5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谓中国通用航空业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见》提出通用航空业发展的目标是,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人口和机动车数量迅速膨胀,围绕着城市宜居质量和节能减排目标,不同道路出行方式在公平、效率、生态、适应城市发展尺度和速度等问题上理应展开更开放
9月20日,敦泰科技与TSMC共同宣布,由敦泰科技设计并委托TSMC生产制造的触控芯片(Touch-PanelController IC)已突破总出货一千万颗的里程碑。藉由TSMC先进的嵌入式非挥发性内
运动疗法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肿瘤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肿瘤患者,存在着一些对运动的错误观点和看法,我们现在就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 Exercise therapy
杨老先生近几个月来一直感到全身骨关节隐隐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处疼痛更明显,有时连走路也感到有些困难。他到医院做检查后,却没发现任何异常。杨老先生晨练时,把他的情况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