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下的识字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巧妙运用评价语,鼓励学生识字这三方面分析如何开展学生识字教学。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培养兴趣 创设情境
  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3》时,我这样设计:《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联起来的韵文,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课文中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学习识字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参观这些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看到什么?宝塔、小桥、红花、山洞、荡船……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让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展识字活动。又如在教学“公园、绿树、红花”等词语时,展示相关的图片,共同欣赏,在图片旁点击相应的词语,再请几个学生读这个词,并说说读这个词时要注意什么,从而按照出示图片的顺序挨个学习词语,读准字音。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如在执教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鲜花和星星》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给大家带来的美。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课文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又如在教学第一部分——鲜花满地时,我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幅鲜花满地的图画,抓住“满地”、“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还多”等词语,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到处开满鲜花的场景,随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满地”一词,满地的鲜花是多少呢?仅仅是到处开了花吗,这样的感知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的,是不够的。所以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除了草地上开满鲜花外,哪些地方也是鲜花盛开呢?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用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眼中的鲜花鲜艳起来,充分感受到鲜花数不胜数的美景。
  3.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字词积累,又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 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1.猜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能帮助学生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上面小,小面大—尖”、“夕阳下山半个多—岁”、“犬字加王—狂”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2.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不正就是歪”、“尸头下毛是尾巴”、“尸字头,云字底,一层白霜真美丽”等。
  3.拆字识字法:根据合体字的构成,用拆字的方法识字,如“日生星”、“女子好”、“立早章”等。
  4.比较识字法:小学二年级的生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利用比较法,辨认和识记汉字,同时理解字义。如在教学“瞄、喵、猫、锚”这些字时,指导学生右边是表声,左边是表义,并用加部首或换部首的方法说说怎样识记生字。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懂得“瞄准”是要用眼睛瞄的,所以和眼睛有关的用“目字旁”;“喵喵叫”是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以用“口字旁”;“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铁锚”是用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利用汉字特点,采取多种教法要确切讲明字义。学生对字词的含义理解越深刻,音、形、义的联系就越紧密,识记也就更容易,所以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三、巧妙地运用评价语,鼓励学生识字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1.激励性的评价语要做到亲切得体。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往往缺乏亲切感,不够自然得体,有时甚至是死记硬背,在评价学生时像背书一般,这样学生不仅没有了被表扬的感觉,更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因此,教师的评价性语言一定要亲切又得体。
  2.激励性的评价语要做到有针对性。教师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要因人而异,对学生在识字方面的进步要予以肯定与鼓励。当然,在学生回答的不是太准确完美时,先表扬鼓励,再客观地评价指正,从而以有针对性的激励评价引导学生。
  总之,只要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为目标,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增强。只有在课堂上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鼓励学生,才能使学生更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走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辅助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有效展示了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不足,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作用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
教科书中选编的都是一篇篇精美的作品,但教学中发现,部分作品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课堂平铺直叙,对话平淡无奇,教学环节基本都是蜻蜓点水似地按预设向前推进,缺乏“点”上的深入,导致学生游离于课堂、文本;而且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力求面面俱到,时而有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缺乏个性,解读不透,挖掘不深,只是“广掘地”,没有“深挖井”,教给孩子的或是他们已知,或是激不起
摘 要: 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表达内心的文学体裁。如果把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比做浩瀚的苍穹,那么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星。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因孕育彪炳千秋的古诗词而享有“诗国”的美誉。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内化语感 形象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如今人们重温国学经典,诗歌以整齐独特的形式、优美动听的旋律、含蓄
对非线性、非均衡的市场价格系统,该文建立了自适应调控模型,它能动态地调整模型的参数,使系统的实际价格收敛于均衡价格。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的结果。
说起农村小学生,语文老师总是埋怨他们见识面窄,课外阅读量少,知识缺乏,简直如“井底之蛙”,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实在是太难了。上述原因导致他们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最终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挤”出来的几句也是空洞无物,或土话、废话连篇,这是客观存在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全面看问题,不但要看到农村小学生和城里小学生相比在习作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更
辽西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复种大豆栽培技术辽宁省喀左县种子公司李德永辽宁省喀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志学,任立红喀左县地处辽宁西部,属半干旱地区,随着春小麦面积的扩大,下茬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