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论结直肠腺瘤癌变“土虚木郁”病机的生物学内涵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失衡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基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土虚木郁”是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文献,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中医“土虚”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异常为“木郁”的微观体现,且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进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失衡与中医“土虚木都”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角度探讨结直肠腺瘤癌变“土虚木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研究“土虚木郁”的病机实质及其代表方药对阻止结直肠腺瘤癌变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高催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调治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随着现代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心(脑)-肾-子宫轴”理论,认为此病本为肾虚心肝气郁,心肾失济,难于成孕,源之于肾,发之于心肝.治疗上另辟蹊径,以补肾宁心调肝为主,尤其强调心(脑)在治疗中的作用,补肾助阳,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辅以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在肺系疾病诊疗实践中,中医肺病学既保持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特色,也开展了大量相关肺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通过梳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中医药诊治肺系疾病的相关临床注册试验及基础研究,分别从中医药诊治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病、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用于肺系疾病诊治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在肺系疾病的防治过程中,中药膏方有独特优势,而颗粒剂膏方以便捷、质量稳定、便于调方等特点更适合临床应用.结合肺系疾病的特点,根据辨体-辨病-辨证的原则,在缓解期开具膏方,主要以补益肺脾肾、气血阴阳同调为主,兼顾化瘀祛痰,整体配伍呈现补而不滞、寒热同调、动静结合、以平为期的特点,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 ,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