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传统手工艺传承与老城区社会整合r——以喀什土陶为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什老城是一个民族混居、文化多元的社区.为了满足生活起居的多种需要,手工造物成为老城人的谋生之道和精神文化的组成内容.土陶艺人将生活空间兼做生产劳动空间,以及物品交换、巴扎交易的经济交往空间,在“家庭院落”内完成了多重空间的文化整合.喀什老城以强大的文化兼容性将个体吸纳到集体之中,将人、物、资金引流,形成了社会群体聚合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又将多源文化整合到本土文化体系之中,使文化汇流,形成了新的文化共同体.社会整合改变着老城的地方文化体系,它将当地人作为主体的文化生产,推向不同主体共同创造的更多元的文化体系构建,完成了老城文化体系的再生产,团结起更广泛的地方社会.
其他文献
清代云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可视为“以汉化夷”治边方略指导下的重要产物,为“以汉化夷”的顺利、全面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以汉化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工程,是一个持
文章基于地缘关系在人口空间分析上的理论价值,以及人口的地缘关系在西部陆地边疆对外开发开放战略上的实践意义,提出了地缘人口概念,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并由此展开了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