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抗凝法对双腔静脉导管迟发性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导管迟发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观察171例经锁骨下双腔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病人,其中置管期间每天肝素盐水抗凝(A组)84例,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肝素盐水抗凝(B组)87例.结果:A组留置天数为1 879 d,导管相关性感染率(CAIR)为8.52例/1 000留置天,导管内血栓形成率(CTR)为4.76%;B组留置天数为1 912 d,CAIR为2.62例/1 000留置天,CTR为5.75%.两组CAIR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TR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中无1例出现
其他文献
川芎嗪对肾小球疾病的良好治疗作用,临床报道较多.本文以血清微球蛋白(β2-MG)为指标,观察并评价该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病例患者,男,31岁,主因"呕吐、腹泻,伴无尿9 d"于2003年1月9日入院.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0、200、300 mg/kg)污染物萘和污染时间对菖蒲(Acorus calamus L.)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与其产生的背景,并针对当前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绩效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中药方剂联合新斯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几乎是所有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tase,ESRD)的共同途径.近年来已经认识到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
目的:对于初次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儿童患者,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可以使他们中的大部分病情缓解.对于那些对皮质类固醇不反应的儿童则需要使用诸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环孢菌素
组织化学方法证实肾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含量特别丰富.因其分子量大,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肾小管损伤时
目的:评价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与氯化钠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安全性.方法:将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与氯化钠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静脉注射后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