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水化热测试、化学结合水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压汞测试及强度测试研究了合成的纳米水化硅酸钙(n-C-S-H)对水泥水化过程、硬化水泥浆孔结构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
【机 构】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清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31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333);天津市科技计划课题(16YFXTSF00050)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水化热测试、化学结合水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压汞测试及强度测试研究了合成的纳米水化硅酸钙(n-C-S-H)对水泥水化过程、硬化水泥浆孔结构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C-S-H显著加速了水泥早期水化,提升了水泥在12~24 h龄期的水化程度,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12~24 h龄期的抗压强度,24 h以后对强度提升效果逐渐减小。3 d以后n-C-S-H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5%掺量下混凝土强度反而较空白样有所降低;加入n-C-S-H的硬化水泥浆在12 h~3 d龄期内相比空白水泥浆临界孔径降低,凝胶孔孔隙率提高,毛细孔孔隙率降低。n-C-S-H改变了C-S-H凝胶的生成方式,使其原本从水泥颗粒表面析出变为了从孔溶液中析出,显著减小了毛细孔孔隙率,同时增加了凝胶间孔的体积。这种多核生长的方式导致水化产物结构疏松,从而导致基体强度略微降低。因此,在相同水化程度时,掺有n-C-S-H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略低于空白混凝土。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2006--201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120多个县(市、区)的果品基地及市场抽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针对果品生产监管、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造成农药残留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前瞻
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是我们一直以来探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从"情境"、"悬念"、"设疑"、"实践"、"连续剧"五个方面介绍任务导入技巧,旨在通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8~2012,7共采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
对载体桩的特点及构成作了简单介绍,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工程地基加固处理的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载体桩复合地基的加固设计及计算,最后指出载体桩的应用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即XKD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砌块的墙体节能构造,并对各部位的构造特征作了介绍,该墙体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广XKD泡沫混凝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