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课堂是新课改中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师生互动是实现道德课堂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运用师生互动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师生互动具体的实践方式和意义,从而指导和引领今后的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四个方面
  
  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道德课堂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究竟什么是师生互动呢?所谓师生互动是指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间民主、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其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先生”,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如在诗歌教学中,我常说:“下面请我们的小老师教大家赏析这首诗。”每当学生走上讲台,从他的步履和神情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内心是多么激动、自豪,而台下的同学也被这种互动形式吸引,兴致勃勃地听着同龄人的讲解。学生的主体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张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培养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
  二、与学生建立互动合作关系
  在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课堂互动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合作过程,在相互依赖,协同合作的前提下,建立起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伙伴”关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局面,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师生、生生在课堂互动中共同进步提高。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学生建立互动的合作关系,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积极参与、平等参与、自我表现、展示个性、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原动力。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事物或某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个人化的和内在的,它集中地反映了个人的自由特征和情感特征。一个人做有兴趣的事情,常常会伴随着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种情况就会激发个人的想象力,扩大思维空间,容易出现智慧的火花和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获得成功。在学习上,意志的努力受情绪的支配。在教学中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靠强制手段迫使学生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乏味,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不会主动学习,师生间就无法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1.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电教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从而控制学生兴趣的转移,集中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是喜欢新奇与幽默,厌恶迂腐与严肃的。教学时要常与娱乐结合,设计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开展“夺红旗”、“找朋友”、“我当老师”等活动,使课堂不但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场所,而且成为学生表演角色的舞台。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富有生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四、善待质疑,鼓励探究
  教学是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学生不仅在课内学得生动,而且在离开教师、离开教材、离开课堂的情况下,也能主动探究学习,从而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质疑,鼓励探究。质疑是培养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起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多边互动,实质上就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巧妙的启发引导,引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深入探索、大胆质疑的学习品格。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潜力,学会探究、主动探究、独立探究,从而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互动。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运用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语文教师若能合理加以运用,则定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也将更加生动、实用、有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通过建立PD肝肾阴虚证大鼠模型,观察疏筋解毒优化方对大鼠旋转行为,黑质组织病理形态,脑组织中DA、ACh含量以及血中cAMP、E2/T比值的影响。探讨:疏筋解毒优化方对PD肝肾阴虚
研究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肺腺癌恶液质模型,健脾养阴活血方联合沙利度胺对其进行干预,通过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腓肠肌组织HE染色、腓肠肌透射电镜以及
<正>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传媒事业历经风雨,一路高歌挺进,自小变大,由弱渐强,获得了空前的壮实和繁荣。媒体的职能与新闻的报道方式随着社会
“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期网上舆论工作定向领航.作为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江苏第一门户网站和新华报业
期刊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此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内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分为观
一、平面广告设计与符号学1.符号从何而来。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人具有高度发达的意识活动。人的思维是由认识表象入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
摘 要: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学习,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 初中生 语文活动课 语文教学    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
目的:对综合性护理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7例VTE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