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及FOLFOX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药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及FOLFOX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色素框同源蛋白7(CBX7)、上皮钙黏附素基因蛋白(CDH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射频消融术,术后给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自愿退出1例、失访2例,对照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氨化的玉米秸秆是育肥肉牛时的重要饲料,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而且具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量,能够有效提高肉牛增重效率和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氨化的概念、作用及原则;简述了玉米秸秆氨化的技术:窖贮氨化技术、池式氨化技术、垛式氨化技术和塑料袋氨化技术;又从幼牛育肥、成牛育肥2方面提出了利用氨化的玉米秸秆来育肥肉牛的技术要点。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场的收益。该病与肉牛品种、饲养管理、季节和气温等有关。在当前无抗饲养的大环境下,多采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此病,可用抗生素治疗细菌导致的犊牛腹泻。预防此病可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免疫接种、人工授精、控制犊牛出生季节等措施。
奶牛的皱胃变位是高产经产奶牛的高发疾病之一,发病牛产奶量降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为降低规模化牛场因皱胃变位导致的损失,本文结合工作生产实际及查阅资料,分析了奶牛皱胃变位的原因,整理了皱胃左方和右方变位的临床症状,提出了常见的治疗办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生产中预防和治疗奶牛的皱胃变位提供参考,降低规模化牛场和养牛户的经济损失。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宫腔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产妇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产妇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异常体温持续时间
牛无浆体病是一种以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年龄12个月以上的牛感染此病后症状表现强烈,常常来不及治疗就死亡。为此,本文介绍了用四环素类药物来治疗此病,治疗期间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拌入铁制剂等可以让病牛快速缓解症状,预防此病的方法:日常管理中发现病牛应立即隔离、加强牛场的消毒、消灭蜱虫切断传播途径。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猪均能感染,日龄越小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由于猪伪狂犬病没有可治疗的特效药,只能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此病的发生,要坚持自繁自养和科学引种、科学免疫、科学防控。
羊螨病是一种皮肤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会引起感染,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在较短时间内可引起全羊群严重感染。山羊感染此病后食欲不振,日渐消瘦,甚至死亡。预防该病可通过做好羊舍卫生、制定科学药浴方案等措施;治疗该病要遵循“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的技术指导原则,通过涂药、药浴、注射3种措施来治疗此病。
肉牛肺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通常还未进行治疗就发生死亡,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治疗和预防此病的方法:先对牛舍消毒,再用消炎镇咳为主的药物来治疗;通过消灭病毒传播源、加强牛群的健康监管、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定期接种疫苗这些措施来预防此病。
羊小反刍兽疫疫病是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传染率和死亡率极快,严重阻碍养羊业的发展。本文介绍该此病的诊断方法,通过PCE、ELISA做实验室诊断可确诊该病。控制该病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及时免疫接种、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疫情排查与监测、做好应急防控准备工作等措施来预防。
羊痘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痘病毒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能在羊群形成暴发性传播,羔羊感染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随着病程发展,本病在病症初期、症状明显期、症状严重期和恢复期各有不同表现。治疗本病先需隔离消毒,用碘伏或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处,溃烂处用凡士林拌抗菌素涂抹。预防此病要及时免疫接种、早发现早隔离、做好消毒工作和禁止从发病区域调运羊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