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老婆碰到抠门老公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伴随着父母创建的家庭企业日渐壮大,后来我们搬入了城里,生活也算优越,不过受家庭影响,我一直都很节俭,在很多人眼中,我属于“富二代”,“钱”对我而言,当然不是什么问题。而我的第一段婚姻。失败的主要原因似乎就出在“钱”上。我和前妻大学期闻经双方父母介绍走到一起。两个人恋爱4年感觉也很好。大学毕业一年多,我们便结婚了。婚后不久,她便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她没有变成我曾经想象中善于打理家庭的贤淑妻子,竟变成了只知道购物的物质狂。打电话给她,多数都在国贸购物。鞋子、衣服没有低于万元以下。渐渐的,我们的矛盾不断加深,离婚的时候,她更甩给我一句话,“要不是因为钱,才不会嫁给你,既然这么抠门,也没什么意思!”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错,但婚姻还是失败了!
  林枫
  
  林枫:
  你好!通过简短的叙述,如果前妻果真如你描述的那样,如此的婚姻维系下去似乎并非什么好事,这样的女人似乎也不值得太留念和珍惜。当然,相信除此,你们的婚姻出现问题还有其他原因,“不断购买奢侈品”仅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所谓观念指导行为,因此观念不同的人,行为也往往不同。看到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相异,甚至完全背道而驰,人们常常会感觉被违逆,而在更深的心理层面,甚至会产生被侵犯的不安全感。正因为此,观念不同的人往往不能够相互接纳。
  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如何调节自己,学会与和自己持有不同观念的人和谐相处,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度的重要标尺之一。夫妻作为最亲密的生活伴侣,如何协调双方观念上的差异,尽量减少因此而引发的矛盾,对于婚姻和情感的稳定,更是尤为重要。案例中的夫妇由于双方消费观不同,导致婚姻破裂,如果他们能在分歧萌生时,试着从以下3方面进行调整,也许这段婚姻不至于走到分手的结局。
  
  及时找到矛盾解决点
  
  从丈夫的角度而言,妻子的消费并不是超越了他的经济能力,让他在物质上捉襟见肘,重点问题在于妻子的消费行为让他心理上感觉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可能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两个人的消费观不同,丈夫认为没有必要购买那么多的奢侈品,他的不满针对的是妻子的行为;二是他对妻子本身有所不满,并且把这种不满转嫁到妻子购买奢侈品这个行为上。对于文中的这位先生而言,只有明确引发不满的真正原因,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
  从妻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消费是否的确应该有所收敛,毕竟,如果自己的行为的确影响到伴侣的感受,那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应该的。而为了多买几件奢侈品影响到婚姻大局,未免因小失大,这也是最为不明智的;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夫妻的情感现状入手,去检查彼此的感情是否出现裂缝,以便及时解决。
  
  寻求共同价值点
  
  如果单纯是消费观不同,那通过双方一起制定彼此认可的理财方案,从而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往往可以有效规避矛盾。像与本文案例中的夫妇有类似情况的家庭,夫妻双方不妨共同明确一个每月用于消费的金额,妻子可以动用这笔钱进行任何消费,丈夫无需干涉。而这个金额对妻子也会成为一个约束,帮助她控制自己进行合理的消费。
  
  彼此尊重,让爱情时刻保鲜
  
  回想热恋期的自己,人们会发现当初的自己常常会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而违背自己的习惯或心愿,做出一些投对方所好的举动;并且不仅不觉得难过、委屈,反而甘之如饴。可以说,这就是爱的魔力。
  两个人之间如果有深厚的爱意作为润滑剂,那再大的分歧和矛盾也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因为彼此都会更有动力去包容对方、去相互配合、去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更容易做到求同存异。反之,如果感情淡了,甚至相互心有积怨,那即便本身没有问题,两个人也能挑剔出问题来,更不用说抓住一些小问题借题发挥。
  前面我们提到,案例中的丈夫需要探索一下,自己对妻子的不满究竟是针对妻子购物无度的行为,还是对妻子本身。如果真实的原因是后者,那恐怕表明他们的情感状况出现了一些危机,应该及时坦诚地沟通彼此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做出努力来提升彼此间的感情。
其他文献
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我国法制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法治化程度也得到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已经是大势所趋。现阶段,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进程在不断加快,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执法手段和执法流程的规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税收只要存在,税收执法风险也将与日俱增。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应对防控税收执法风险?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沿着风险管理要按“识别-分析-防控”这样的思路,构建本
Reader’s Letter  江老师:您好!  我看到您的四季度投资策略说跨年度需要调整基金组合,我也想动一动手上的基金,但是怎么调整还是心里没底。手上持有的基金主要有易方达平稳增长(05年买进),上投摩根内需(07年买进),广发聚丰(07年买进),一直没动,请教您应该如何取舍?另外我也考虑是不是可以买一些新基金。最近银行在推荐南方的联接基金,这种基金是怎么回事?应该投资吗?  基民小鱼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一批“高薪阶层”,其经济实力允许夫妇一方放弃工作,“专职”照顾家庭,比如把妈妈从职业生涯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家人。年轻的全职主妇阶层在中国不断壮大,很多女性计划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这就关系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一个家庭面临双薪还是单薪的抉择时,应该如何考量和计划呢?cindy的情况很具有代表性。    单薪的焦虑    Cindy拥有一份
期刊
个人所得税作为居民感受最直接的税种,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相对落后,与之对应的税收征管能力也相对较弱。至2018年,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新《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实现了分类税制到混合税制的改变,增加了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更加符合税收相对公平的原则。同时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意味
域外观点    并非我们一厢情愿想象的那样——现今很多美国人的保险保障同样不足,甚至只有极少数受益人认为寿险赔付的金额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  近期,美国某寿险企业在纽约公布了一份《过早死亡对财务状况影响的研究》报告,其核心调查的内容是:丈夫或妻子的早逝会对其未亡配偶造成长期的财务影响。结果显示:甚至在其配偶去世的5-7年后,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仍然认为他们的经济困难。    女性更缺乏
期刊
A股市场在临近岁末时再次跨越3000点大关。然而,站在3000点上方。市场分歧却不断加大,乐观人士认为指数仍有冲击更高的动能,谨慎者则在3000点或3000点下方就已经大幅减仓或空仓,等待回调后再次介入机会。究竟在沪指3000点之上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已经成为近期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很多购买投连险的客户则开始思考是否该调整账户及时退保,抑或要追加投资?而更多的客户很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