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泰柏瑞和嘉实旗下两只几乎同时申报成立并上市的沪深300ETF,前者曾以329.69亿元首募规模风头力压嘉实, 经过半年多管理期, 它却以-16.70亿元利润成为42只ETF基金中名列第一的“亏损王”。
股票投资亏损20.37亿元
利润差额主要由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两部分造成。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投资收益合计-16.12亿元,包含股票投资收益-20.37亿元,股利收益4.25亿元;嘉实沪深300ETF投资收益合计则为-4.27亿元,包含股票投资收益-6.95亿元,债券投资收益210.16万元和股利收益2.66亿元。
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影响两只基金最终利润额的主因。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为0.60亿元,而同期嘉实沪深300ETF则为25.82亿元。
因此,造成两者利润一正一负的主因在于股票投资收益的差别,以及嘉实沪深300ETF43倍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12年基金利润前三的均为指数型基金,除易方达上证50外,其余两只基金2012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49.96亿元和110.01亿元。
建仓时点不同,造成华泰博瑞沪深300ETF与上述三只牛基和嘉实沪深300ETF浮盈差异巨大的主因。
闪电建仓或是罪魁
上海一位分析师表示:“大幅浮亏,大概率是由于华泰柏瑞沪深300基金管理人着急建仓造成的。”
这并非妄言。公开资料显示,嘉实和华夏柏瑞旗下两只沪深300ETF分别于2012年5月7日和5月4日公告基金合同生效,并一同于5月23日发布上市公告。期间5月9日,华泰柏瑞公告,确定2012年5月11日为基金份额折算日。
当时市场解读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后仅一周即完成了建仓。其基金经理张娅面对媒体质疑其“仅用三天完成建仓”言论时,回应称“6天建仓完毕”,侧面证实了闪电建仓的推测。
沪深300指数走势与华泰柏瑞沪深300建仓期净值表现的背离充分验证了闪电建仓“欲速则不达”,也让华泰柏瑞受到不按市场规律行事的惩罚。数据显示,2012年5月4日和5月5日,沪深300指数合计上涨0.98%后,便从2717点一路跌至11月底的2100点左右。两只基金双双公告上市日的5月23日,沪深300指数收盘报于2616.87点。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建仓期的“6天”几乎踩准了市场阶段性最高点。建仓期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累计净值跌2.88%,同期沪深300指数仅跌2.01%,明显跑输标的指数。
不按市场节奏建仓的行为影响有二:一是华泰柏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为0.60亿元;二是股票投资收益有20.37亿元巨亏。此外,329.69亿元首募规模也是其利润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2年底,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金额规模为236.8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为411.33亿元。而成立之初,两者分别为329.69亿元和193.33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初期遭遇较大比例赎回,此后规模保持稳定,涨跌幅度自然与市场同向波动,2012年市场除12月外基本在震荡下跌,从而在股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体现;而在三至四季度间,嘉实沪深300ETF通过老基金申购实现200亿元大比例申购,在嘉实公告份额折算时的11月底甚至突破420亿元,这恰巧赶上A股12月的大涨,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华泰柏瑞基金坚持认为,与嘉实沪深300ETF利润的巨大差距主要是由于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转换为ETF份额过程所致。“转换是通过联接基金的钱换成股票,再用股票买入ETF份额,自2012年9月底到年底完成转换时指数涨幅超过10%,造成嘉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转正。”
多位分析师认为,华泰柏瑞对闪电建仓无任何反省,有避重就轻之嫌。
股票投资亏损20.37亿元
利润差额主要由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两部分造成。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投资收益合计-16.12亿元,包含股票投资收益-20.37亿元,股利收益4.25亿元;嘉实沪深300ETF投资收益合计则为-4.27亿元,包含股票投资收益-6.95亿元,债券投资收益210.16万元和股利收益2.66亿元。
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影响两只基金最终利润额的主因。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为0.60亿元,而同期嘉实沪深300ETF则为25.82亿元。
因此,造成两者利润一正一负的主因在于股票投资收益的差别,以及嘉实沪深300ETF43倍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12年基金利润前三的均为指数型基金,除易方达上证50外,其余两只基金2012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49.96亿元和110.01亿元。
建仓时点不同,造成华泰博瑞沪深300ETF与上述三只牛基和嘉实沪深300ETF浮盈差异巨大的主因。
闪电建仓或是罪魁
上海一位分析师表示:“大幅浮亏,大概率是由于华泰柏瑞沪深300基金管理人着急建仓造成的。”
这并非妄言。公开资料显示,嘉实和华夏柏瑞旗下两只沪深300ETF分别于2012年5月7日和5月4日公告基金合同生效,并一同于5月23日发布上市公告。期间5月9日,华泰柏瑞公告,确定2012年5月11日为基金份额折算日。
当时市场解读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后仅一周即完成了建仓。其基金经理张娅面对媒体质疑其“仅用三天完成建仓”言论时,回应称“6天建仓完毕”,侧面证实了闪电建仓的推测。
沪深300指数走势与华泰柏瑞沪深300建仓期净值表现的背离充分验证了闪电建仓“欲速则不达”,也让华泰柏瑞受到不按市场规律行事的惩罚。数据显示,2012年5月4日和5月5日,沪深300指数合计上涨0.98%后,便从2717点一路跌至11月底的2100点左右。两只基金双双公告上市日的5月23日,沪深300指数收盘报于2616.87点。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建仓期的“6天”几乎踩准了市场阶段性最高点。建仓期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累计净值跌2.88%,同期沪深300指数仅跌2.01%,明显跑输标的指数。
不按市场节奏建仓的行为影响有二:一是华泰柏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仅为0.60亿元;二是股票投资收益有20.37亿元巨亏。此外,329.69亿元首募规模也是其利润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2年底,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金额规模为236.8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为411.33亿元。而成立之初,两者分别为329.69亿元和193.33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初期遭遇较大比例赎回,此后规模保持稳定,涨跌幅度自然与市场同向波动,2012年市场除12月外基本在震荡下跌,从而在股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体现;而在三至四季度间,嘉实沪深300ETF通过老基金申购实现200亿元大比例申购,在嘉实公告份额折算时的11月底甚至突破420亿元,这恰巧赶上A股12月的大涨,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华泰柏瑞基金坚持认为,与嘉实沪深300ETF利润的巨大差距主要是由于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转换为ETF份额过程所致。“转换是通过联接基金的钱换成股票,再用股票买入ETF份额,自2012年9月底到年底完成转换时指数涨幅超过10%,造成嘉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转正。”
多位分析师认为,华泰柏瑞对闪电建仓无任何反省,有避重就轻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