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抗折力的影响

来源 :北方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r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旱平垄作耕作模式对水稻抗折力的影响,为旱平垄作方式在水稻抗倒伏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齐穗期后20 d在每小区长势均匀区域挑选9穴植株的主茎测量抗折力。试验结果表明:茎厚表现为垄作速缓结合>垄作缓释肥>垄作减肥>平作;垄作缓释肥处理的重心高较平作处理明显降低;旱平垄作处理的抗折力平均较常规平作处理提升18.53%。垄作可降低植株的重心高,从而降低植株倒伏的风险。垄作缓释肥对植株抗折力的提升最优。
其他文献
通过18个耐盐性较好的稳定品系在6个盐分浓度土壤中进行试验研究,分析19个稻米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土壤全盐含量为3‰左右19个性状的平均数值中有12项数值都不
植物的开花时间(或作物的抽穗期)是决定植物分布和区域适应性的关键因素。从营养生长(茎叶的产生)到生殖生长(花的产生)的转变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发展步骤,需要对多种环
对正根源微生物肥在直播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正根源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使水稻分蘖、SPAD值明显增加,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明显提高,产量结构
针对水稻工厂化育秧在品种选择、播量确定、水分温度管理、病害预防、药剂施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高产稳产优质水稻品种为前提,以播种量3400~3800粒/盘为基础,加强浸种、
水稻新品种辽粳399是由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辽河5号为母本,以沈农9741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逐年世代选育而成。其品种产量表现良好,适合在沈阳中熟稻区种植,对稻瘟病和
我国国务院明确规定要使青少年体质得以增强,促进健康成长速度,由此更好建设国家并振兴民族。因此,各个学校需对体育课程管理予以强化,在日常教学计划中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
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在承德市隆化县对7个新引进水稻品种开展试验研究。综合分析其抗性、经济性状和产量,吉大6表现优于对照品种松辽6号,可作为参试品种,进一步探索
免催芽播种是无需浸种催芽通过生物拌种剂将干种包备处理后直接播到苗床上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简化生产流程,操作灵活,易于掌握,能够缓解农时紧张,解放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盐粳4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选育出的晚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61 d,抗早衰能力强,耐盐碱能力强。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田间稻瘟病抗性表现为抗病,米质达到部优三级标准,
数据密集型科研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科学发展的新范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已成科技界的普遍共识。在长期实践中,科学数据共享形成了以科学仪器、数据平台、数据出版、众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