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联合国:站在历史新起点上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周岁的联合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承载着人类的信念和希望。而从联合国的“门外汉”变为真正的“局内人”,中国在参与联合国的理念与实践上也有着诸多突破与创新。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讲话获得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好评。不少海外媒体纷纷评论,习主席的讲话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不仅为联合国增添力量,而且将在全世界产生深远的示范效应。
  站在联合国成立70年后的发展新起点上,中国领导人受到的瞩目背后,是中国在联合国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对联合国事务的深度参与。
  从不参加投票到“弃权大使”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却是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在冷战格局的初期,新中国外交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奉行“一边倒”,以及“反两霸”,中国多以批判性的声音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实际上置身于国际制度之外。
  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终于回到了联合国。
  据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钱文荣介绍,“1971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刚进入联合国时,虽然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空前的热烈欢迎,但由于对联合国事务很不熟悉,毛主席在接见即将前往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时,嘱咐他们要多听、多学习。因此,那时对联合国讨论的很多问题,中国代表发言不多,即使发言也主要是讲一些原则和基本主张;对于一些中国不同意或不太了解的议题,在表决时常常就采取不参加投票的表达方式,这是联合国议事规则上没有的。”
  “除了对联合国事务不够熟悉外,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联合国问题还没有提到中国外交的重要议程上。”外交学院副院长、联合国问题研究专家郑启荣解释说,彼时虽然中国已经陆续加入联合国各个机构,但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仍然停留在表面阶段,“对重大问题上表态多、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据郑启荣介绍,198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多边外交后,中国在联合国外交的能力才开始显著增强。“同时,经过了10多年的观察、参与,中国也发现,联合国确实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不能觉得联合国只是个‘放空炮’、被超级大国利用的工具。”
  中国此后开始注重在联合国“多发声”。不过,因为一段时间里中国投弃权票相对较多,有的西方媒体便挖苦地称中国大使为“弃权大使”。“其实弃权的背后,中国都是有深思熟虑的外交考量的。”郑启荣说道。
  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次联合国安理会讨论韩国飞机在前苏联境内被误击一事。当时美苏两国相互指责,虽然中方也参与协商,但考虑到不想卷入“两霸”之间的争斗,因此中国在表决时投下了弃权票。
  “中国都是根据是非曲直,慎重投票的。”金永健说。
  各国都开始重视中国角色
  郑启荣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第三阶段。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中国逐步将自己定位为负责任的大国,更加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开始了全方位参与联合国。
  中国从1990年开始向联合国派出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于1992年3月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随后又相继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主动接受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战略武器的限制。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积极参加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谈判,先后主持了6轮六方会谈,为维护半岛稳定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也积极参加了长达12年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为促成最终全面协议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钱文荣说。他曾于1978年被派驻纽约担任新华社联合国分社记者,后来又曾两次赴联合国工作,直到1992年初回国,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变化过程。
  中国在联合国的外交根据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中国一贯倡导的外交原则一致,包括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等。金永健介绍说,联合国里有一个“77+1”模式。其中“77”指77国集团,泛指发展中国家,“1”便指中国。
  他说,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以来,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愿意提前听取中国代表团的看法,先提前和中国代表团协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日益深入、广泛参与联合国事务后,一些发达国家也来经常找中国协商。”
  推动联合国新发展
  截至今年,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进入第25个年头。中国维和队伍由最初的5名军事观察员拓展到如今的2720名军事维和人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国家。迄今,中国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仍在执行的维和行动有9项。
  钱文荣表示,中国维和部队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维和人员纪律严明,始终保持“零违纪、零遣返”纪录,也享誉联合国内外,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楷模。对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曾评价道:“我对中国维和人员所做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正是他们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和平、安全和自由。”
  除了参加维和行动,中国还于2008年12月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了第一批海军护航编队,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
  迄今,中国共派出21个护航编队,各类军舰60艘次,直升机44架,特战队员1700余名,官兵17500余名。中国海军维护国际航行的安全和自由的做法也受到了世界赞誉。
  此外,在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表决过程中,也总能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国际问题研究学者方长平在评价新时期的中国在联合国的角色时表示,中国越来越多地从全球视野来看待联合国的作用。这既是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必然选择,也有中国对联合国认知变化的主观考量。
  中国与联合国在今年9月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共同举办南南合作圆桌会,推动各方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框架下进一步提升南南合作的成效;中国还于今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联合举办了全球妇女峰会。“无疑,这些活动将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联合国问题研究专家李铁城总结道。
  从联合国的“门外汉”变为真正的“局内人”,中国在参与联合国的理念与实践上有诸多突破与创新,显示出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日趋成熟与务实,也表现出中国寻求合作共赢、敢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责任和担当。
  70周岁的联合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承载着人类的信念和希望。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联合国将继续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普遍发展为己任,增强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中国一直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中国也将更有意愿和能力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瞭望》新闻周刊2015年第39期、《国际先驅导报》2015.9.28等)
其他文献
那天,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去雯丽家玩。一进她家,只见电脑桌上零件、螺丝刀等工具散落一旁。雯丽解释道:“电脑出了点问题,本来想自己修一下,没想到弄成这样。”馨兒看着雯丽的老公,开玩笑地说:“大男人这点小事都搞不定呀!”雯丽的老公一时似乎有点尴尬。雯丽爽朗地笑言:“他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替我收拾残局呢!”  吃过午饭,我和雯丽坐在一旁聊天。说起上午的事情,我还是忍俊不禁:“你平时连系统都不会装,还修什么电脑
期刊
《中国时报》称,李志豪约70岁,是台湾破获的大陆潜伏“军情局”时间最长的间谍。外传两岸曾商讨互换失手被囚情报员事宜,他被台方视为筹码之一,“可见他在两岸情报圈的重要性”。  台湾媒体称,两岸“军情史上最有名的双面谍”李志豪即将出狱。入狱前,他曾潜伏台“军情局”长达十多年。李志豪约70岁,是台湾破获的大陆潜伏“军情局”时间最长的间谍。  情报高手  《中国时报》称,李志豪约70岁,是台湾破获的大陆潜
期刊
千岛湖事件,指在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里有24位台湾旅客乘坐“海瑞号”游船在千岛湖观光时,与6名大陆船员及2名大陸导游共32人,在船舱内被烧死的刑事案件。在案发过程中,有24名台湾观光客及8名船工导游遭到抢劫,并被凶手烧死。  事件过后给两岸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加剧了两岸的隔阂。  千岛湖事件对当时的两岸关系造成重大冲击。  《联合报》1994年4月中的民调亦指出,台湾赞成与非常赞成台湾独立的民众大
期刊
四季交替,万物随之改变,性生活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也应随着季节做出调整。秋季天气渐凉,性爱方面要做出哪些改变?  问题一:气温下降影响敏感度 温度降低会使血流变缓,影响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尤其对女性影响更大。加上天冷衣服增多,伴侣间皮肤接触减少,可能让爱抚、拥抱、亲吻等性刺激变得没以前“起效”。  调整方法:性生活前洗个热水澡有助恢复体温,增加敏感度。此外,建议增加前戏时间,夫妻间可以相互按摩,
期刊
中国应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丰富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内容和机制建设,防范美国利用中国与邻国的矛盾来恶化我国周边环境的企图。  10月10日,朝鲜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纪念劳动党成立70周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9日一天之内,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发去贺电,还委托转交亲署函;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率中共代表团出席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期刊
史铁生说过,死是生命中唯一不需要着急的事,因为迟早都会降临。同样,疾病与衰老,也是不需着急的事,两样情况,绝大多数人,都要遇到。  看过电视里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患了痴呆的老人,去馆子吃饭,抓起饺子就往口袋里塞,还哆嗦着说,拿回家给儿子吃,他儿子最喜欢吃这个了。  这画面温润了天下儿女的心肠,也感动了孙胡子的心。孙胡子从单位退休后,原本准备带上老伴儿一同出去云游四海。那晚,孙胡子正收拾出门包裹,看到
期刊
9月以来,已有多位退休政治局常委公开露面,出现在不同场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今年9月3日阅兵时,多位退休政治局常委与现任政治局常委登上天安門城楼观礼。  参加此次纪念大会的前常委老同志,除了两位前任前总书记江泽民和胡锦涛,另外有: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和贺国强。另外,今年9月初,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和李岚清先后
期刊
最近到基层调研,听到一些关于干部职位与能力不符现象的反映:有的干部本属于技术业务型人才,却被派了个“管人”的职位,结果成为官场里的书呆子,不适应管理的规矩和要求;有的干部只具备当乡镇长的能力,却当了县市长,日夜受着能力不足的煎熬;等等。  表面看来,这是由于当事人缺少自知之明,但其背后则是“官本位”文化在作祟。联系到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感到推进领导干部能
期刊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一枚火箭搭载20颗卫星不仅打破了亚洲纪录,还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  长29.3米、起飞重量103吨的长征六号,是我国新研制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的发射需求,作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六号具有许多创新之处。  此次长征六号所载的20颗卫
期刊
据外媒报道,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当今一代年轻人的前景变得模糊起来。在西方,大部分新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但在中国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而且随着经济减速开始恶化。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几年前,大学文凭还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对于学历不高的人来说,沿海地区的制造工厂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在每年进入大学的700万大学生当中,有8%刚毕业就失业。今夏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