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中低段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中,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为例,提出培养低段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应注意的四个方面,即: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精华,为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条件;创设具体情境,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注重发现规律过程和方法的指导;重视学以致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考  低段  数与代数领域
  小学阶段,学生正式学习数学是从认数和计数开始,只有掌握了数的认识和运算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方面内容,“数与代数”成为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意义来讲,人们对数学总会狭义理解为认数和计算。正如笔者开学以来接触到的一年级家长所言,“我的孩子幼小衔接已经学过计算,20以内加减法没有问题”、“我的孩子学过珠心算,数学成绩我不担心”,由此可见,与我们密切合作的家长对数学存着在严重偏颇的观念,这一观念也间接影响了对孩子数学教育观。
  一、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精华,为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条件
  自20世纪中期提出“双基”后,重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已成为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尽管新课程改革后引进了大量现代数学教学思想,但无庸置疑的是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华理应保留和传承。
  二、创设具体情境,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课改后,《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数感,符号感等,并将学生数感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标准》中也提到数感主要表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算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从中可以解读出数感包含了六层含义,即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交流与表达、数的算法和数结果的解释。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数学中抽象概念很难理解,因此,教学中发展学生数感和符号应结合具体情境予以实施。
  总之,数感带有较多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定数量和足够时间的学习自然会形成。
  三、注重发现规律过程和方法的指导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规律、公式和算法。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理解公式的意义。《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也描述道:“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探索规律的能力。
  四、重视学以致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以致用,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用。对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过多技能训练、重复训练的情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系統且长久的工作,低年段正是数学打基础的最佳阶段,同是也是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时机。今后在教学中,笔者将努力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力量,从而提高整体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从重视运算技能到倡导数学的思考  胡松林 孔企平 小学青年教师 2004(6)
  2.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研究
  3.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素质发展,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因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的具体展开方式要从听、写、说、读四个基本突破口入手,使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四个不同的部分锻炼了学生四组不同的能力:“听”,听懂了人家的话语,知道了人家要表达的含义;“说”,是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诉说自己的想法;“读”,阅读大量的文章、书籍等,了解不同人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多,同时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把控能力也比较差,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贪玩、好动,或者小差等,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改善自己在现阶段出现的不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在情境中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有效的策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懂英语,会英语,从而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伏笔。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创设合作情境,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为学生创设合作
期刊
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可以在真实、自然的英语语境中帮助学生打开学习英语的窗户,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感受英语,让学生获得多层次的阅读体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习俗、文化背景,拓宽知识面,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尊重文本特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明确了文本内
期刊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内容在所有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当中无疑是一个具有很多特征的群体。一方面,我们知道班主任相同于其他的教师,班主任也会是一个科目的任课教师,他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小学班主任也需要揣摩小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使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然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领导学生爱上学习,并且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开发出每个学生内在的潜力。第二方面,作为班主任就
期刊
摘要:说起写作,许多人就想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所展示的正是阅读和写作之间那种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和写作是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写作水平要提高,我们应当尽可能提高阅读水平、尽可能扩大阅读面。  关键词:写作阅读量變到质变读和写结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期刊
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行气导引之法。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解释,后来由于影视剧武侠小说的影响,气功一词进入大众视野。  袁玉彬在《浙江省健身气功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健身气功”这一复合词组是“健
期刊
初一新生入学后,学校首先对新生的情况做一个认真分析,摸准英语的底子,筛选出英语薄弱的学生,分类进行谈话和补差。做到如下几点:  1.转变思想,随时学习先进教法和经验,并活用在自己的教学中。2.放低要求,從基础入手,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进度,而是坚持“学生能接受多少就教多少”。3.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重点是一起钻研教材,理清教学重点和思路;设计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生活。  4
期刊
摘要: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构建起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完善的班级制度,从而是学生可以健康成长。班主任面对班级内的不同个体,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之下,因材施教,完善自身的不足,从而成为一个理性、和蔼的班主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引导。  关键词: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应当在
期刊
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最巧妙的教育往往是让学生无知无觉的感受,而且有春风化雨的效果。”在教育又让学生感觉不到在教育,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道理或方法。我想这种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的做法就是无痕教育。  一、源头活水细寻来!——无痕教育之追溯根源  对于无痕教育不是只有今天的教育在追求,其实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