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良:蒋家低调的“第一夫人”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国,蒋氏家族出了两位“第一夫人”,一位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另一位是蒋经国的太太蒋方良。蒋方良终其一生,远离政治,甘愿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位低调的“家庭主妇”。她的低调,反而给外界增添了神秘感。
  经苏联当局批准结为夫妻
  蒋方良的原名叫芬娜·伊芭提娃·瓦哈瑞娃,是一位白俄罗斯人。她自幼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长大。1933年,17岁的芬娜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乌拉重型机械制造厂工作。在这里,她爱上了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小伙子,他就是蒋经国。
  然而,他们的恋爱并非一帆风顺。1934年8月至11月,蒋经国再次遭到苏联内政部的监视。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蒋经国除了待在工厂与宿舍,不能会见任何人,包括芬娜。这种漫长的煎熬,反而加深了他们的感情。当监视解除后,芬娜决定嫁给他。她对蒋经国说:“尼古拉,不管以后你在哪里,我都会等待你。无论什么磨难都不会把我们拆散。” 1935年3月,经苏联当局批准,蒋经国与芬娜正式结为夫妻。
  善良孝顺低调
  1937年3月,在斯大林的批准下,蒋经国带着妻子芬娜和儿子蒋孝文由莫斯科启程回国。
  起初,蒋介石对这位儿媳妇的态度颇为矛盾,一方面感念她在苏联对蒋经国的照顾,另一方面又对她的出身与学识略感遗憾。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给这位异国儿媳妇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蒋芳娘”。回到溪口后,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认为“娘”字不合辈分,又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为了让自己能融入中国,蒋方良不得不入乡随俗,穿上中国的旗袍,开始接受中国的习俗,学习中文和宁波话。在溪口,蒋方良甚至帮衬婆婆毛福梅下厨做饭,学做宁波菜。
  1943年,蒋方良和蒋经国一起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徒。自此,她与宋美龄的关系更加和谐。到了台湾后,凡是过年过节,以及蒋介石或宋美龄的生日,蒋经国和蒋方良一家大小都会到士林官邸,举行家庭宴会,共享天伦之乐。
  蒋经国接任“总统”后,蒋方良虽然贵为“第一夫人”,但依然极为低调。起初,报纸在报道她时,将她称为“蒋夫人”。她得知后,立即派人通知相关部门,希望不要称她为“蒋夫人”,以示对婆婆宋美龄的尊重。之后,新闻媒体也就改称蒋方良为“经国先生夫人”。宋美龄对蒋方良的孝顺非常满意。
  蒋方良善良、孝顺、低调的品格赢得了蒋介石的赞赏。1966年5月15日,蒋方良刚好50岁生日,蒋介石親笔书写“贤良慈孝”4字赠送与她。蒋方良对公公蒋介石同样也是非常敬爱,称蒋介石为“阿爹”。据蒋孝勇回忆,蒋介石逝世这天,蒋家上下都随侍在侧。蒋方良突然问蒋经国:“我能不能亲阿爹一下?”蒋经国当即说:“可以,当然可以。”蒋方良就上去亲了蒋介石的面颊一下。
  面对蒋经国的婚外恋
  蒋经国与蒋方良是在患难中相爱的,因而夫妻感情一直很好。然而,在赣南时期,蒋经国却与章亚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婚外恋。
  1941年夏,章亚若怀上了蒋经国的孩子,并于1942年农历正月,在广西桂林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蒋介石虽然按照家谱辈分给两个孙子取名为“孝严”和“孝慈”,却让两个孙子跟随母姓。
  章亚若在医院暴病身亡后,蒋经国将双胞胎交给章亚若的母亲周锦华抚养。1949年,在蒋经国的安排下,周锦华带领章孝严、章孝慈迁往台湾,落户新竹。之后,蒋经国虽然委托王升定期给他们一些生活补贴,但直至逝世一直未能公开相认。
  蒋方良对蒋经国与章亚若的恋情是有所耳闻的,但她仍相信蒋经国。蒋方良和蒋经国从来没有将此事说破。然而,蒋方良对章亚若为蒋经国生下一对双胞胎的事却始终不知,以至蒋经国逝世后,台湾电视媒体争相炒作章孝严兄弟“认祖归宗”的新闻时,蒋方良曾十分困惑地指着电视问蒋孝勇:“孝勇,这是怎么回事?”
  悲凉的晚年
  蒋经国与蒋方良共有4个子女,依次为蒋孝文、蒋孝章、蒋孝武、蒋孝勇。
  1987年,长期患有糖尿病的蒋经国不得不以轮椅代步,健康急剧恶化。在蒋经国病重期间,蒋方良不离左右。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与世长辞。坐在轮椅上的蒋方良始终不愿意相信陪伴她半个世纪的丈夫已经离开了,她双手抚摸着蒋经国的脸颊,亲吻着蒋经国的前额,呢喃地呼唤着蒋经国的名字。然而,她再也听不到蒋经国的回应了。此后相当长的日子里,蒋方良都无法从哀痛中解脱出来。
  然而,当蒋方良尚未从蒋经国逝世的悲哀中走出来,新的打击又接踵而至。自1989年至1996年,在这短短的7年时间里,儿子孝文、孝武、孝勇也相继在荣民总医院过世,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加诸于蒋方良的身上。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击倒蒋方良,她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在蒋孝勇弥留之际,白发苍苍的蒋方良坐着轮椅、带着氧气管来到儿子的床前,轻声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并告诉他:“我会好好的。”当时,在场的亲友和医护人员闻之无不凄然泪下。
其他文献
2016年下半年,微信圈曾出现了一个广被传阅的“秘方”:某人出国参加研讨会,突然感到胸口剧痛,检查发现3条心血管已被血栓严重堵塞。正准备手术,当地的一位土医生开了个食疗方子。患者照此服用了一个月,再检查时发现3条血管干干净净,原来堵塞的地方畅通无阻……  我本以为这是个玩笑,后来发现有很多人转发,甚至跟帖称“我也用了,效果不错”。于是赶紧看这方子:把生姜、大蒜和柠檬混合榨成汁,再与苹果醋混在一起,
期刊
2016年8月,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要求该校102岁的老科学家戴维·古多尔搬离办公室,居家办公。不过,这名不服老的生态学家对校方这一决定颇为不满。经过几个月“抗争”,古多尔终于说服校方,为自己在校园内“赢回”了一间办公室。  古多尔现年102岁。他拥有3个博士学位,在长达70年的生态学研究生涯中,共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由于在相关领域贡献突出,古多尔曾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
期刊
“抑郁就像黑洞,一不留神就会把自己吸进去。”这是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切身感受。抑郁症就是一场“心灵感冒”,不仅会让人心情低落,还会与身体疾病伴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是中枢活动全面受到抑制的结果,能明显影响人的情绪变化。抑郁症的自杀率高,疾病负担严重,危害大。  诊断抑郁症的国际标准:有3点核心症状,第一是心情差,第二是兴趣少,第三是精力缺乏。  如果患者存在以
期刊
前不久,在墨西哥,一名17岁男孩冈萨雷斯,因为女友在他脖子上的用力一吻而丧命。无独有偶,湖南的一对新婚夫妻,新郎因为狂吻新娘颈部,导致新娘死亡。原来,脖子上这个叫颈动脉窦的地方,千万别乱碰,否则会引发危险。  无锡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朱红俊介绍,这些偶然事件,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医学上却很好解释。因为这些人,都被碰到了一个叫頸动脉窦的地方。颈动脉窦位于人体颈部外侧的中部,是颈动脉搏动
期刊
69岁的杨大爷,左小腿胀痛两年了,每次疼起来都会自己按摩,以减轻疼痛。最近,他的腿越来越痛,按摩也不管用了,才来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接诊医生发现杨大爷左大腿深部静脉血管内布满血栓。正打算安排住院时,杨大爷突然感到胸痛、憋气,医生迅速诊断为肺栓塞。经过及时抢救,杨大爷好不容易脱离了危险。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危险呢?静脉血栓是静脉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凝固,把血管堵塞,造成血液
期刊
近几年,河南省方城县民间借贷遍地开花,监管无力。据统计,方城县近3年时间里,仅对簿公堂的民间借贷纠纷就有近千起,有纠纷但未提起诉讼的民间借贷数,则难以估量。因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界定复杂,当地一位官员坦言,目前民间借贷的监管十分尴尬,解决民间借贷的问题,主要在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  借贷担保人跳楼  2016年8月2日,家住河南省方城县的李志国,在被上门讨债的债主连续7天追债后,选择了从楼上跳下。
期刊
民间借贷往往都发生在彼此熟悉的亲戚、朋友之间,因为熟悉、了解,很多人都会碍于情面而不打借条。一旦借贷双方撕破脸皮发生纠纷,怎么办?  案例一:借朋友钱拖着不还,证人作证被判还款  张某称王某跟他借款1500元。考虑是熟人,张某没有让王某立借款字据。之后张某多次催要此款,王某均以各种借口一拖再拖。张某将王某告上法庭后,王某辩称:“我只欠原告400元钱,已经还给他了,现在我不欠原告钱了。”法庭上,张某
期刊
所谓“虚不受补”,是指一些体质虚弱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差,或者由于补不对症等原因,在应用滋补药物之后,不但起不到补益作用,反而出现胃呆厌食、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虚不受补如何调理?  健脾开胃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中药调理脾胃,可采用健脾除湿、芳香化浊、开胃助消化等治疗法则,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人参健脾丸等方药,消除湿浊,恢复胃肠功能。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疗的饮食原则
期刊
“虽说十人九痔,但大部分人对痔疮的治疗仍然存在误区。”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晏美说,现在痔瘡手术的陷阱不少,患者一定要仔细甄别。  陷阱一:轻微的痔疮也要手术  其实,如果是轻微的痔疮,不见得就要手术消灭它。王晏美说,现在业内关于“痔疮是不是一种病,对人体有没有危害”还存在争议。他认为,轻微的痔疮可能对人体还有好处:“医学上有一种‘肛垫说’。过去把直肠下端的隆起都叫痔疮,现在认为轻度的隆起不
期刊
全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家庭中,50%的女方年龄在40岁以上,而到了45岁以后,有将近90%的人没有生育能力了,末次妊娠的平均年龄是40岁左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生不出二孩的烦恼困扰着许多人。  不孕不育成难题  生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个女儿,儿女双全一直是安徽合肥居民程荷凤最大的心愿。去年,39岁的程荷凤终于等来国家的二孩政策,尽管取掉了节育环,但一年多了还是怀不上。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