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例主诉为双眼视力下降半年的患者就诊眼科,8个月前患者曾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经眼部检查及玻璃体液Goldmann-Witmer系数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合并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中华眼科杂志,2019,55:710-712)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主诉为双眼视力下降半年的患者就诊眼科,8个月前患者曾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经眼部检查及玻璃体液Goldmann-Witmer系数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合并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中华眼科杂志,2019,55:710-71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缺血型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儿童缺血型MM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15例)和非脑梗死组(29例);其中3例行脑-颞肌贴敷术(EMS),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36例行EMS+STA-MCA吻合术。术后对所有患儿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包括询
目的探讨不同QST分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1998年12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9例原发儿童颅咽管瘤患者,其中70例(47.0%)采用经前纵裂入路,46例(30.9%)采用经翼点入路,33例(22.1%)采用经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包括复查鞍区MRI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情况,根据临床症状、Karnof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Ⅰ型的颅颈交界区脑脊液流体力学分型、手术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中心收治的126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前均行颅颈交界区MRI扫描,根据脑脊液流动异常的位置将其分为Ⅰ型(36例)、Ⅱ型(48例)及Ⅲ型(42例)。术中超声再次探查脑脊液情况决定手术策略,Ⅰ型患者中,34例采用硬膜下减压术,余2例采用蛛网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手术前后的大脑认知和行为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19例患儿的年龄为(9.10±3.53)岁(6~15岁)。其中12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瘤。患儿均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4例采用经额部冠状切口纵裂入路,3例采用经胼胝体-透明隔腔-穹窿间入路,2例采用经翼点小切口入路。手术前、后采用韦氏
脑胶质瘤患者常伴发行为异常(包括情绪、疲劳、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等),但其临床特点和相关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最新的研究发现,炎症可能是行为症状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炎症信号调控失调,导致各种炎症因子异常激活,与患者的行为症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脑胶质瘤患者中常见的行为症状的流行病学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炎症信号失调的相互联系及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CRISPR/Cas9是以细菌和古细菌抵御外源性噬菌体、核酸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组碱基水平的定点修饰,能精准完成外源DNA的识别与编辑。该系统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可为胶质瘤的相关基因研究提供新方法,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本文对CRISPR/Cas9技术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YKL-40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知网中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YKL-40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诊断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例主诉为左眼视力突然下降2周患者就诊于眼科。既往双眼小梁切除术后15年,双眼白内障术后2年。眼部检查提示左眼前房浅、眼压低、滤过泡Seidel试验(-)、虹膜粘连、囊袋皱缩;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左眼睫状体全周脱离。诊断为左眼睫状体脱离、双眼人工晶状体眼、双眼抗青光眼术后、高血压病。经局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保守治疗4个月余,睫状体脱离间隙逐渐缩小,但仍未完全恢复,经过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下方前囊膜切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栓塞未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7例未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64个动脉瘤,其中152个动脉瘤采用单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2个采用双LVIS支架栓塞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包括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Raymond分级,电话询问患者的生存状态并评估改良Ra
目的探讨骨整合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对眼眶部严重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0年至2016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因重度眼眶畸形行眶周骨整合种植体+赝复体矫正治疗的6例(6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种植体数量及位置、术后外观及并发症、赝复体佩戴情况等。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7岁(16~44岁)。因恶性肿瘤行眶内容摘除或眼球摘除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