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托”起的情语

来源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小星星们,暑假的放胆作文专集可让你过了一把瘾吧?放胆飞、放胆赏、放胆诉、放胆品、放胆亮、放胆乐、放胆抒、放胆游,放胆和你在一起,精彩就和你在一起。今天我们聚焦第7&8期《新作文》,来谈谈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在作文中的妙用。
  自然环境,指的是人物活动的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对衬托人物品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现场气氛,铺垫故事情节等都有重要作用。
  首尾烘托
  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开头:“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简短的一句环境描写,天气的灰蒙、阴冷,正像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失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沉痛情绪笼罩着每一个人,渲染出一种沉重、悲伤的氛围,并为全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每一个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哀伤。
  《少年闰土》的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又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用月下瓜地的环境来展示少年闰土的生机与活力,刻画出了一个活泼刚健,动作利落、敏捷的少年闰土,环境描写起到了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P20《天梯》的开头:“晚上,月色似水,轻轻柔柔地洒在大地上。一切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飘逸。”结尾:“醒来,太阳已当空。”月光下,“我”突发奇想——上天摘月亮,着手造天梯,到月宫做客,参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太阳当空,一切成空。月与日相呼应,首与尾相照应,幻想与现实相对应,浑然一体,让读者感受一场神与思的自在飞扬。
  以上例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文章开头进行有的放矢的环境描写,对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行铺垫,统领全篇的情绪基调。如果在结尾时再呼应一次,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强烈突出主题,加深读者印象,引起情感共鸣。
  局部烘托
  《穷人》课文第一段:“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环境描写细致生动,屋外和屋内两种环境的对比,让我们不仅知道桑娜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还知道她勤劳贤惠,把渔家小屋收拾得整洁而温暖。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就在这样的对比中慢慢建立,作者对“穷人”的赞美之情也蕴藏其间。
  这篇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只是在某一段落中出现,我们称之为“局部衬托法”,是指在作文中的某个部分用自然环境映衬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或文章的主旨、情感,从而让文章品格得到提升。使用局部衬托法,环境描写的文字并不求多,只求精当贴合。我们来看看7&8期《新作文》中的例文。
  P15《顺子历险记》中“夜里,万籁俱寂”这句环境描写,与后面顺子在暗夜里咬断绳子,逃离新主人的情节和谐统一,相互映衬;“月光格外地皎洁,我穿过黑暗的树林”又寓示着重获自由的喜悦与回家的渴望。景与情交织,情与景相融。
  P60《难忘的记忆》:“外边大雾茫茫,一切都沉浸在雾中,什么都看不清,仿佛一夜之间进到了妖怪洞里。”雾霾的记忆小星星们不陌生吧?灰雾茫茫,没有阳光,没有蓝天,没有白云,人也没有心情,无奈,隐痛,渴望,复杂的情感交织,一如这天气。
  P72《唉,可恶的口疮》:“已经是傍晚了,瑰丽的夕阳,只在西山露出脑袋,绯红绯红,好似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涨溢出光和彩。夕阳的伴娘——晚霞,在它的身边飘荡,略显羞涩,却依旧遮不住倾国倾城的美。”读了这一段环境描写,是不是感觉预示着有什么好事发生?有点儿小期待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咬了嘴唇,得了口疮,钻心疼痛,深受其害。哈哈,巨大的反差,让那景显得更美好,让这痛更令人同情。
  使用“局部衬托法”,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描写何种景物,并注意寻找景物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和煦的春风映衬美好品质或和谐关系的“温暖”,可以用秋景的萧瑟来突出怀念之情,可以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来渲染紧张不安的气氛,可以用阴雨连绵表现伤感……
  线索依托
  将环境描写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开头、各段或关键段落都要写到这个环境,文字可长可短,位置可为段首,亦可段末,这样会使人对这一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印象。
  P12《大脚丫清洁工》中开头写:“天气太冷了,冷到什么程度呢?连飘来飘去的树叶也冻在了半空中。”这样的“冷”文中多处出现。
  “天气越来越冷,连阳光都冻着了,五彩的光线就立在半空中,有红的,有绿的,有蓝的,还有淡黄的。”
  “天气实在是太太太冷了,连温度计都冻碎了。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影子都被冻在了冰上,就像一次成像的照相机。”
  “冷”贯穿全文,这样的“冷”反衬着清洁工有意思的清洁工作,相映成趣,印象深刻。
  P22《雪狼》中开头:“风雪弥漫,这场暴风雪已经下了三天三夜,好像老天有意将世界冻结了一样。两边的山银装素裹,峡谷里一片死气沉沉,只有风还在‘呜呜’地吹着。”中间部分,多次进行了环境描写:
  那个夜晚,月光明亮,将大地映得银光一片。
  月亮发出的光似乎暗了些。
  大雪已经封山,竹林与这峡谷及四周的草原都没有方法通向外面的世界。
  暴风雪的势力小了些许,但仍然没有要停了的样子。
  雪仍在飘飘洒洒地下着。在冰盘下,一只雪狼躺在一个人身上仰着身子,仿若陷入了沉思……
  这些环境描写颇有点儿大作家的味道,看似平缓的景物描写与内容上雪狼和猎人的紧张“战斗”,丝毫没有违和感,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如一颗颗珍珠,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它们串起来,形成美丽的珠串儿,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
  P38《拔不掉的心头刺》中开头:“乌云密布,黑沉沉的,气氛有些压抑。倾盆大雨还在下着,如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大地上。”
  “雨,仍在下,没有一丝温度,冰凉冰凉的。我把手伸出去,雨落在肌肤上,像无情的针,刺痛着我的心。”
  “外面烟雨蒙蒙,但模糊了我视线的不是雨,而是在眼眶中打转儿的泪花。”
  小作者因为眼睛的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隐痛,无法改变别人的目光,也无法释怀自己的不足,刻骨铭心地伤,一次次被无情地揭开,一次次地“鲜血淋漓”,“真的无法挽回了吗”?外在的雨与内心的痛,仿佛那雨就是心里的泪。读来,令人唏嘘、心疼。
  亲爱的小星星们,从以上的例文赏读中,我们知道写人记事的作文,环境描写非常重要,铺垫、渲染、反衬,不论是首尾烘托或是局部衬托,还是线索依托,自然环境描写,用逼真的画面感的景物描写表达着字面背后的情。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不表意,但意在景中达。
  P14成语还能这么背——画成小漫画答案
  1.凡夫俗子 2.班门弄斧 3.称王称霸
  成語还能这么背——加减乘除答案
  (三)令五申+(四)平八稳=(七)步之才
  (十)室九空-(一)盘散沙=(九)牛一毛
  (百)里挑一×(百)川归海=(万)籁俱寂
  (八)拜之交÷(两)鬓如霜=(四)海为家
其他文献
成语博大精深,不仅能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每个小星星桌上也都有一本《成语故事》,可里面都是关于成语出处的古人的故事。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有没有觉得都过去几千年了,故事的主角也该变变了?为此我们特地举办“成语故事原创大賽”——看看小星星们在学习成语时发生了哪些乐事、趣事、囧事;生活中又是如何将成语活学活用,玩出新花样的;有没有出神入化级的选手能用文字为成语作画……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睹为
期刊
在眾多的作文类图书和杂志中,我偏爱《新作文》。因为这里面的作文总是那么别具一格。这次放胆作文大赛,我就换个思路,别人写旅行都是美景美食,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反其道写一写旅行中的各种痛苦。哈哈哈,没想到我居然得了一个特等奖!当我拿起《新作文》,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刊登时,心里是多么自豪。感谢新作文杂志社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放胆写作;感谢我的家人让我积累这么多的写作素材;感谢我的老师指导和修改我的作文。有你们
期刊
成語还能这么背
期刊
想说给我们热爱的《新作文》千言万语,想陪伴她三生三世。她带给我们那么多欢笑,那么多收获,让我们一起在《新作文》里成长更多吧!18岁,我们刚起步  青 柚  《新作文》成年了!看着它一年年蜕变,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这样说似乎有点不合适,因为我毕竟是个未婚的女青年,但作为编辑,似乎也没有比“母亲”更合适的定位了。18岁,是人生的分水岭,从此迈向了新的人生。18年,也是一本杂志的自我定位阶段。我们
期刊
清涼冰爽的新作文“奇幻漂流”已经结束,大家以作文的名义,从五湖四海而来,齐聚山西太原,开启了别具特色的游学夏令营之旅。这是一次独具特色的具有《新作文》鲜明印记的游学之旅。这里有“游”也有“学”——游山西名胜古迹,学作文思维方法。一动一静,开阔视野,沉淀思想。这里有“赛”也有“情”——大赛现场出佳作,朝夕相伴有真情。一张一弛,放胆抒写,用心感受。  游·开阔视野  夏令营共去了四个地方,皆为山西最具
期刊
都见过三叶草吧?我们也见过。是不是很美?我们也想美一下!怎么样?我们的造型还不错吧?好吧,是多了一瓣,有点像巴掌。没事,巴掌也不错,一下子过去,我们的厉害是不是也就显示出来了?千万别给这幅画提意见哈,有意见憋着,否则,长頸鹿版巴掌来喽!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马旗寨小学浅草文学社 王蕊涵
期刊
本座乃中国传说中的神鳥,凡人们称本座为“不见首神鸟”。因为玉树临风、自由潇洒的本座唯爱单腿站立时,将细长优雅如丝绸般细腻的长颈藏在羽毛中,与羽毛融为一体。当然,跟别的神物一样,本座也有绝招——分身术!你瞅瞅,你晓得哪一个是本座真身吗?  ——上海市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五(1)班 王仟慧
期刊
“嘿,伙计们,摄影创意大赛开始了,咱们来创作一幅吧!”被称为“八卦星”的黄斑小猫拿着宣传单说道。  “好主意,太好了!”黑狗、小鸟、小兔和乌龟听后都大声叫好。  “咔、咔、咔……”一张张照片从相机里滑了出来。要选哪一张参赛呢?大家围在一起挑选起来。没一会儿,大家的意见都统一在这张照片上:只见小鸟身穿绿裙子调皮地站在黑狗头上,黄斑小猫、小兔和乌龟挨个站在黑狗身旁,高矮有序。更难得的是,大家都抬头庄重
期刊
( )令五申+( )平八稳=( )步之才  ( )室九空-( )盘散沙=( )牛一毛  ( )里挑一×( )川歸海=( )籁俱寂  ( )拜之交÷( )鬓如霜=( )海为家
期刊
手不释卷(吕 蒙)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劝说他:“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而且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只是翻阅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可吕蒙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知道了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傳》《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你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