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如何在小学体育中渗透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体育课中,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那么我们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0-012.9]
  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要把"育人"放在体育教学首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广大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失时机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根据课的结构全方位进行德育教育
  1、体育教学中老师的榜样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风吹日日晒,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常规中的体现
  2.1、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响完之前排好队,下课拍好队回班级,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2.3、从做准备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课我们经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跑步,如在热身跑、前进跑、后退跑中,我们都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插队,不推人,不串道,通过这些跑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3、结合课的内容多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3.1、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种体育项目活动中,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会影响集体的成绩,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帮助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因而在各种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教学时,教师应在讲授技战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2、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生動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田径课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中国运动员刘翔是如何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3.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3.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老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记得在一堂体育课中,一位学生在跑步时不慎扭伤了脚,一位同学立刻背着他送进了医务室。这是我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对大家进行教育,我在课堂上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大力表扬,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不管谁遇到了困难,同学们都要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2.1、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2、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
  2.3、竞争法
  教师在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2.4、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
  总之,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力求在探索、创新、改革中不断前进。本着学校体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马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体育教学》,2001年.
其他文献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当代中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古代文学教育正是提升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同时,古代文学教担负着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责任,它能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完善学生人格。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崭新模式。而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方式,在很大程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强调高中化学学习是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采用兴趣化、生活化, 信息化、探究性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课程是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重要途径.其中有效教学指在遵循教学活动前提下用较少的精力和物力取得一定教学效果,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有效理念、教学策略引
期刊
Abstract: Proposed by James Ashe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focuses on coordination of speech and action. It is viewed most suitable for children and adult beginners. Through analyzing words of a sampl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过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探索知识的兴趣,以激活学生思维,让思路多方向地展开,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激活;发展思维;兴趣;满堂灌  中图分类号:G623.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青少年时期,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
期刊
摘要:溪河镇成人学校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教育工作精神,重点抓好培训量较大的部门和单位的组织安排工作,做好协调、沟通共享,为发展该镇成人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利地完成成教工作任务。  关键词:成人教育;工作;体会  中图分类号:G4  成人是学习型社会的主体,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实施的主体。构建学习型社会,最终要由终身教育的体系来提供支
期刊
摘要:项目化教学方法是我国当下高职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英语项目化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被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能就此忽视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应需求可行性措施予以完善。  关键词: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项目化教学简要概述  项目化教学最早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项目化教学讲究将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迈入了素质教育的最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当前基础教育研究人员和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小学语文高效性课堂教学需采取的有效性策略,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
期刊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训练礼貌行为,巩固其礼仪习惯是我们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使礼仪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密切联系,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餐点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期刊
一、活动设计理念: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新时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班组织学生开展"学新守则新规范 做新时代合格小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
期刊
摘要:品德教育终究是要回归到日常细节中去,通过品德养成来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品德教育,我采用了叙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讲述小学生的德育故事,来逐渐构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历程。  关键词:品德教育;学生叙事;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16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从日常生活教起,通过品德教育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