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带病”走入2010年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说是汽车厂商们的盛宴,其中,中国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比上年提高4.38个百分点,表现得异常出色。不过,自主品牌汽车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想真正做大、做强,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实践和扎实根基。
  
  目前,商用车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约占95%,乘用车中的轿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接近30%。以2008年为例,轿车品牌分国别的市场占有率是:日系车30.8%、中国车25.9%、德系车20.3%、美系车12.2%、韩系车7.1%、法系车3.5%。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具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经过多年发展后,中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已经从开发商用车为主转为重点开发轿车、微型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等),并增加了研发投入和研发手段,加强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凝聚,同时启动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布局和建设。
  不论从产品品质、造型设计、还是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来看,都较前几年有较大改变和提高。而且,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有较大提高,一般都从模仿、创新入手走向以我为主导的集成创新。
  从OICA(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2008全球自主品牌世界排名”中来看,前30位中,中国车企达到了8家。由此表明,中国汽车产品的自主品牌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已占有一定席位。但前10位中还没有中国厂家。这也表明,在自主品牌从低端市场走进中高端市场,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总体竞争,力不强。以自主品牌轿车为例,市场份额不稳定、上升慢。其重要原因是: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同外国品牌有一定差距,价格优势不明显,品牌影响力小,在汽车消费用户心目中改变自主品牌低档、低价的印象尚需时日。
  其次,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经营效益偏低。大多数生产企业处于利薄、甚至亏损的状态,虽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弥补当前的困难,但亟待在产品水平、产量规模、市场营销和强化服务用户到位等方面下真功夫,以期得到健康成长。而且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和车型品种众多、批量偏小。
  据有关资料,2008年中国乘用车生产企业56家,其中生产自主品牌轿车的47家(年产20万辆以上的4家,接近年产10万辆的2家,其他都在年产5万辆以下,甚至只有年产1-2万辆或更少的),分散、重复开发生产,批量小,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下也难以为继。
  从产品的附加值方面来看,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影响力小、附加值低。目前处在低端、低价市场,市场容量成长不快,同产业规模形成反差,也就难以实现有效的产能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然,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还是研发能力不强。技术、人才、资金、装备和管理等方面都显不足,而且开发模式是委托外国公司开发占多,也有与外方联合开发、买断外国技术或品牌进行本土化改进开发,利用外国平台和资源集成开发,还有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开发,原创性本土开发处在起步阶段。
  这些都说明,自主品牌将来的任务还很艰巨,有待积累实践和扎实根基。
其他文献
晚清芜湖开关后,安徽鸦片之患愈加严重,至民国时期,安徽南北呈现"皖北多种植,皖南多贩运"的烟患格局。皖北各县地处偏僻,农村经济凋敝,种烟、吸烟之风肆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
针对量大面广的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之后难以高效获取有效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利用Excel VBA代码制作问卷调查单、设置问卷调查结果的详细记录、对自动存储调
晚清时期, 皖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呈现出 “无年不灾、 无处不灾”“诸灾杂陈” 等特点, 对皖南农村发展、 农业生产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自然灾害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中国汽车市场》,与中国汽车事业携手走过25个春秋。25年间,我们始终关注着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态势。这一次,我们系统回顾、梳理了25年间中国汽车市场成功和失
8月23日,瑞纳两种排量七款车型整装上市,其与雅绅特的组合志在AO级市场谋求更大份额。本期我们图解瑞纳,看看它是一款怎样的车型。
本文在"新土地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新土地改革"契机下,以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为突破口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中职学校作为保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保险教学有效性仍然不够高。因此,本文将首先侧重于分析下中职保险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些
作为华晨汽车旗下最经典的中级轿车,中华骏捷曾凭借"B级车的品质、A级车的价格"创下了月销量过万的自主品牌中级车最高销售纪录。如今全新的中华新骏捷将于7月份上市。新骏捷
期刊
1994年,丰田在日本和欧洲发布TRAV4,1996年这部车落户北美。人们第—次发现,原来SUV可以在工艺质量和油耗方面大大不同于皮卡,而更大的承载空间、更高的可靠性。全时四驱的功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