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撰朗咏集》的创作特色r——以“梅香”为中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撰朗咏集》是平安后期的学者兼歌人藤原基俊编写的一部歌谣集.提起歌谣集,就不得不提起藤原公任编纂的日本最初的朗咏集,也就是《和汉朗咏集》.《和汉朗咏集》共上下两卷,分春、夏、秋、冬、杂等5类,收录了适合吟唱的和歌218首,汉诗文佳句589句.所收录作品大多选自《昭明文选》《白氏文集》《游仙窟》《菅家文草》《三代集》等.藤原基俊的《新撰朗咏集》,不管是在作品的部门分类,还是在和歌与汉诗的排列顺序,甚至是在收录作品的出典等各方面,都与《和汉朗咏集》极其相似,可以说是仿照《和汉朗咏集》创作而成.然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比起《和汉朗咏集》,几乎没有学者对《新撰朗咏集》进行过分析研究(日本国内唯一一位《新撰朗咏集》的研究者是柳泽良一,他对整部《新撰朗咏集》进行了翻刻和注解).因此,本文将以《新撰朗咏集》为对象,以其中咏“梅香”的作品为中心,浅析其创作特色.
其他文献
期刊
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传入日本以来,杨贵妃就成为了日本文学作品中表现最多的中国历史人物之一.白诗对明皇、贵妃凄婉爱情的描写正与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审美情趣相符合,其纤细感伤的基调更能被一贯崇尚“物哀”美学的日本文化环境所接受.因此,在日本传统物语、戏剧等文艺作品中,杨贵妃的题材被大量运用.例如,《今昔物语》和《唐物语》中都有以杨贵妃故事为题材的较为完整的文学作品.而相关的诗歌作品则大量存在于《和汉朗咏集》《新撰朗咏集》等日本诗歌集中.近代小说《杨贵妃传》和《沙门空海》则从不同角度对杨贵妃形象作出了新的
期刊
影视剧作为社会文艺宣传思想的表达和传播,层出不穷.《欢乐颂》这一都市职场女性剧的播出深受观众的好评与喜爱,剧中的人物典型对话也引起了各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分别围绕人物性格、形象、语言的性别差异展开了研究,但针对语用学方面进行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旨在从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的角度来分析剧中人物曲筱绡典型话语的语用功能,希望以此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剧中所反映的人物、形象和社会价值观,以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
期刊
《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创作的知名喜剧著作,与《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统称为“四大喜剧”,极具讽刺性.《威尼斯商人》也是莎士比亚较为成熟的喜剧文学作品,其分为三条主线,不仅歌颂了纯洁的友谊与爱情,也体现出光辉的人文主义思想.《威尼斯商人》是艺术、政治、文化、生活相结合的产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不同女性角色所展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其中鲍西娅作为《威尼斯商人》中的著名女性角色,凸显了新时代下的女性形象.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的女性形象展开详细叙述.
期刊
古诗词是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古诗词之妙,妙在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体,在言意转化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意象这一寄托的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古诗词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从不同的策略入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期刊
期刊
期刊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现代文形成与发展的鼻祖.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选入了浅显易懂的经典文言文篇目,我们称之为“小古文”.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本身短小精悍,言简意丰,适合儿童阅读,对小学生的言语生长意义重大.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对内在的情感和情绪进行表达.但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比较单一和生硬,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话可写,无情可抒,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非常难.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加强情境教学的适当融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