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双斑萤叶甲成虫发生动态及其经济阈值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or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危害对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小区罩网接虫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春地区,双斑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为7月26日到8月22日,共40 d,随着该害虫虫口密度上升,大豆植株有效结荚数降低,瘪荚率上升,百粒重下降,同时大豆的产量显著降低。双斑萤叶甲成虫密度与大豆瘪荚率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模型y=8.720/(1+e(0.718 9-0.026 0x)),与百粒重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模型y=19.608 5-0.155x+0.002 4x2,与大豆产量的关系符合修正指数模型(y=53.207 8+33.408 9×0.940 8x,p<0.000 1),与产量损失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模型(y=-0.602 8+1.812 6x-0.025 8x2,p<0.01)。目前,大豆生产中使用有效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35m L/hm2)和90%灭多威DP(180g/hm2)防治双斑萤叶甲时,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81%、2.91%,经济阈值分别为193.63头/百株和199.47头/百株。
其他文献
利用72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7份具有不同青枯病抗性的花生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Pearson's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鉴定与花生青枯病抗性相关的SSR
以耐密植品种垦丰16和普通品种绥农14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小区试验,研究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叶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垦丰16产量高于普通品种绥农14,特别是在高
计量管理是企业,特别是油库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项目之一,它不但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是评价企业数量工作的一个尺码,它与用户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它是企业占
为进一步了解特大粒甘蓝型油菜种质DL01的大粒机理,以普通籽粒H8为对照,田间调查并比较分析它们的生育期、主花序角果和籽粒在形态、重量、灌浆速率和相对含水量等特征及变化。
每年的情人节都是各婚介公司和婚恋网站热炒的题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一类公司正悄然红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举办“离婚典礼”,一砦荷兰人住进了“伤心酒店”,这是怎样的一盘生
为探讨大豆耐热性评价方法,对大豆进行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性分级评鉴指标,以国内外155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开花期和鼓粒期两个时期,分别于智能温室进行高温处理12d(40&#1
从省公司召开的全省石油经理座谈会获悉,1995年1~8月全省共销售四大成品油168万 t,比1994年同期增加50%,1994年同期实现利润961万元,而1995年1~8月亏损170万元,有4个直属公司,8
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方式。由于我国旅游业开发至今的历史不长,目前生态旅游在我国还是处于开发状态,再加上人们缺乏科学理解,从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
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地方债的累积,引起了担忧。文章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中央负债稳中有降,地方负债低位上升,2011年回落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我国政府总体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