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验光的散瞳时间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象:对58例(116只眼)患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其中男童26例;女童32例。

其他文献
患者男 44岁因双眼外斜,视力差,2006年6月来院行残疾鉴定,患者自幼即双眼外斜,突眼,并逐渐加重,视力不佳,现突眼严重,穿脱套头衫时易使眼球脱臼,眼睑闭合不全常双眼发红.伴双耳听力差,鼻塞打鼾、夜间呼吸困难,有呼吸睡眠暂停现象.咀嚼困难进食囫囵吞咽.因弱智未曾上学.全身检查额骨前突,顶骨上突,上颌骨平坦,下颌骨前突,鼻根低平,钩鼻,鼻中隔右偏,后鼻孔闭锁.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明白,但有人研究发现近视对DR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文就近视对DR的影响,发生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会对DR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比较静脉滴注常规量地塞米松及泼尼松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疗效的影响因素、副反应情况.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住院52例(9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种疗法短期内的视力、相对性瞳孔传人障碍、眼底情况的改善程度相似(P<0.01).②视力降至无光感的患者用泼尼松冲击疗法的短期效果优于地塞米松(P<0.05).③地塞米松疗效与年龄有
目的 了解外伤性无晶体眼患者角膜内皮的分布特点及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于中山眼科中心外伤科2组的所有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角膜5个方位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 21例患者纳入研究,11例行上方角巩膜缘植入PMMA人工晶体,10例行在平坦部玻璃体腔内灌注下经上方角巩膜缘植入PMMA人工
期刊
我科收治1例眼球顿挫伤、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及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Ⅰ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晶体切除术,Ⅱ期行悬吊人工晶体植入+瞳孔成形术,疗效好。
期刊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开展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其联合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及联合手术,包括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小梁切除术、角膜移植联合部分巩膜移植术.结果移植片透明成功率:16眼植片除2眼术后植片中央区出现溃疡,后弹力层膨隆,采取治疗措施后,移植片半透明.16眼中14眼移植片透明,其手术成功率87%;其中严重角
患者女 73岁因右侧腰痛8d,高热1 d,意识障碍5h,于2007年4月13日到外院就诊.当时体检:BP00mmHg,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外院诊断:感染性休克,右肾结石伴泌尿系感染.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扩容、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6d后病情稳定,自诉眼前有漂浮物,3d后转入我院。
期刊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视网膜激光及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31例(35只眼)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集1999~2006年31例(35只眼)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连续病历资料,所有病例伴有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月后无效,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29只眼(82.9%),13例术后再补充激光治疗,无一例再出现玻璃体出血.结论 视网膜血管炎伴发玻
目的 探讨临时和永久泪道栓组合应用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35例干眼患者单侧上下泪点植入胶原栓,3d后症状改善明显的患者植入SmartPLIG泪道栓治疗.观察1月后眼部症状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情况.结果 经单侧植入临时栓子后,与对侧眼相比STI和BUT都明显增加,29例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有22例选择使用永久栓治疗.结论 单侧使用临时泪道栓阻塞泪道,可以提供患者双眼症状对比,
干眼症是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丰病(chroic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最多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Ogawa等[1]报道,患者一旦出现干眼症状,干眼症的病情发展迅速,虽不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将我院门诊随诊的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的眼部检查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