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诗评家翁方纲的“肌理”说并未张扬某种诗歌风格,而是悬出了好诗的艺术标准.他偏离了作为中国古代文论、诗论基石的“知人论世”批评观,质疑了“穷而后工”说,将诗歌文本与诗人本人境遇相区隔.尽管翁方纲的“肌理”与西方新批评所说肌质(texture)所指有所不同,而其本意皆为将诗歌文本视为自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