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实验室检测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it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此次暴发细菌性痢疾的原因进行调查,为以后类似病情的处理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采集饮用水、病人大便及肛拭子、双份血清进行相关检验。结果: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均>1600 MPN/100ml,提示井水粪便污染严重。从23份患者大便及肛拭子中分离出6株福氏志贺氏菌4c型。结论:这是一起由于井水被福氏志贺氏菌病人粪便污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暴发实验室检测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13【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71-02
  2012年10月4日起,湖南某市一施工工地工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不明原因的腹泻,至10月9日共有23人发病。接到报告后,疾控机动队立即赶赴现场,对患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同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验。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及實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为一起细菌性痢疾引起的暴发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疫情发生在某村一建筑工地上,10月4日有一民工出现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和发热现象,体温39.4℃,并于当天住院治疗。此以后民工中陆续出现腹泻现象。截至10月9日调查之日,已有23人先后发病。经调查发现,该工地无食堂,民工不在工地集体就餐,各自在自家中早餐后出工,晚上回家用晚餐,工作期间均在工地饮用一附近外出打工农民家井水,水井有盖,密封性差,井口地势低,周围杂草丛生,环境条件较差。
  2临床特征
  26名民工中,有23人发病,首诊病人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大便检查:红细胞+、白细胞++、O2菌初检阴性。仅有3人未发病。调查的23名患者中,腹痛腹泻23/23,占100%;里急后重11/23,占47.8%;黄稀样便9/23,占39.1%;粘液脓血便5/23,占21.7%;腹痛6/23,占26.1%。经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后,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3实验室检查
  3.1样品来源:病人大便及肛拭子23份,生活饮用水4份,13份患者双分血清。
  3.2培养基及诊断血清。①生化管及分离鉴别培养基和革兰氏染色液: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②博检革兰氏阴性菌鉴定系统生化反应条:青岛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20501,有效期20130506。③志贺氏菌诊断血清(20种)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101,有效期至20140103。④药敏板由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期内使用。
  3.3检验方法及项目。水样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其它样品参照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1]、《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2]等进行志贺菌检测。
  4实验室检验结果
  4.1可疑菌株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G—杆菌、无芽胞、无荚膜。营养肉汤中均匀混浊生长。普通营养琼脂: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无色、中等大小菌落;MAC:无色不透明菌落;EMB:无色不透明菌落;SS:无色不透明菌落;XLD:红色菌落。
  4.2生化反应结果。博检革兰氏阴性菌鉴定系统编码查询为福氏志贺菌,结果见表1。
  表1博检革兰氏阴性菌鉴定系统结果
  生化反应结果生化反应结果生化反应结果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吲哚—精氨酸—甘露醇+VP—赖氨酸—肌醇—明胶—鸟氨酸—山梨醇—枸椽酸盐—尿素酶—鼠李糖—硫化氢—乳糖—蔗糖—蜜二糖—苦杏仁苷—阿拉伯糖+氧化酶—手工生化结果与志贺菌结果相符。
  4.3血清学试验。对分纯的菌株用志贺氏菌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后,结果显示:志贺氏菌四种多价(++)、福氏多价(++)、福氏1型(-)福氏2型(-)、福氏3型(-)、福氏4型(++)、群3,4(-)、群6(-)、群7(++),盐水对照(-)。该菌血清型为福氏4c型。
  4.4井水常规卫生微生物指标见表2。
  表2井水常规卫生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
  编号菌落总数
  (cfu/ml)总大肠菌群
  (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
  (MPN/100ml)大肠埃希氏菌
  (MPN/100ml)龙头水3500>1600>1600>1600水箱水2400>1600>1600>1600井水(处理前)1800>1600>1600>1600井水(处理后)1<2--4.5大便及肛拭子、血液检测结果。23份肛拭子及大便中6份检出福氏志贺氏菌4c型,其余样品均未检出志贺菌。用分离到的志贺氏菌制成悬液,分别对13份发病初期和恢复期的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恢复期的抗体效价较发病初期的抗体效价均有4倍以上升高。
  5讨论
  5.1典型的细菌性痢疾表现为腹痛、发热、大量水样便,有里急后重现象[1]。本次调查的23名患者的临床,典型又从23份病人肛拭子及大便中6份检出福氏志贺氏菌4c型。因此,判定此次不同程度的腹泻事件为福氏志贺氏菌4c型所致。
  5.226名民工有23名发病,仅3名未发病,可能系个体体质差异。从23名病人的肛拭子及大便中仅检出6份福氏志贺氏菌4c型,经调查,很多人已用药,错过了最佳检出时机。但13份双份血清效价均有4倍升高。说明13名民工均受福氏志贺氏菌4c型感染。
  5.3根据细菌培养特征、染色形态、生化反应、血清凝集试验结果,符合《检出菌为福氏志贺氏菌4c型(F4c)》[2],与2005年邵阳流行株相同[3],谋市和邵阳为相邻地区,可能是邵阳流行株几年后传入了该市。
  5.4龙头水、水箱水、未处理的井水微生物指标均严重超标,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均>1600 MPN/100ml,说明井水受粪便污染严重。由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所有发病人员共饮同一水源,而无共同进餐史,所以本次细菌性痢疾爆发极有可能是由井水污染引起。但从水中未检出志贺菌,分析可能原因一是报告时间晚,失去了最佳检出时机;二是样品未进行有效的前处理,使检测结果为阴性。建议今后此类水质检测,使用纱布集菌法采样或滤膜集菌法富集后再进行致病菌分离,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5.5本次志贺菌与浙江衢州地区[4]和北京昌平地区[5]报道一致。由于交通的日益发达,给致病菌借交通工具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民工卫生知识贫乏,饮水的卫生监管难以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建议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参考文献
  [1]刘恭植.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江倔,李真,吴改玲等.门诊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7-49
  [3]罗燕等.邵阳市首次检出福氏4c志贺氏菌(新菌型)[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4):1021-1022
  [4]杨瑞军等,衢州地区2007-2008年菌痢分离株的血清分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0):2386-2387,2396
  [5]牛桓彩等.2006-2008昌平地区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1):159-161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我院名医门诊患者就诊人数多,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以及候诊次序乱等问题,医院应用排队叫号系统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环境,通过有效护理管理,做到诊室内一医一患,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同时介绍该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应用情况及效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子叫号系统有效护理管理一人一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
期刊
摘要:目的: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性意见。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描述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工作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论: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能加强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例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现代食品工业中,最后一项工程便是食品包装,包装的作用在于保护和宣传食品,以达到食品易于储藏、运输和出售的目的。因此,食品包装的好坏非常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然而,由于近年来食品包装的材料和辅料的有害物质逐渐超标,导致包装中的食品受到污染而引发不少食品中毒事件,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威胁,进而会影响食品包装行业以及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我国食品行业形势严峻,食品包装安全卫生检测手段应逐步加强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毒理学试验评价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及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经口毒性试验、骨髓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30天喂养试验,以检测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致突变性毒性和急性毒性。结果:小鼠经口服用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LD50(半数致死量)大于15g/kg;实验组各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阳性
期刊
摘要:加强门诊注射室护生实习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主动筛查有潜在突发意外风险的问题;并对其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关注和早期干预,杜绝护理事故及缺陷、减少投诉事件及血源性暴露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提高护理实习生的风险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进而提高门诊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临床带教安全管理事故预防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对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596例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结果:通过59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验发现,阴道加德纳杆菌感染42例(占7%)、念珠菌感染32例(占5.4%)、肠球菌感染33例(占5.5%)、淋球菌感染26例(占4.4%)、毛滴虫感染26例(占4.4%)、支原体感染78例(占13.1%)、梅毒螺旋体感染41例(占6.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肾脏功能生化检验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进行传统拉网式检测)和观察组34例(进行分级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传统拉网式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尿素氮 5.0%,血肌酐4.9%,胱抑素C 7.9%;分级检验阳性率的检测结果: 尿素氮61.1%,血肌酐62.5%,胱抑素C 7.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体检者血生化分析的结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老年体检者200例,对其进行血生化检查,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体检者中,男性在血糖指标上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上明显低于女性(P<0.05);而在其他指标上,男性与女性体检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200例体检者中,血糖与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通过对细菌培养分离的检验的阐述,了解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检验原理和检验技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检验技术的提高必须对检验原理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食品卫生原理技术关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11【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70-02  在长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潜江市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为防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采集哨点监测人群的血液标本做HIV、梅毒和HCV等血清学检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行为学监测。结果:2010-2013年,暗娼人群共监测1602人,检测出HIV阳性6例,梅毒阳性37例,HCV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