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比较各自的优缺点,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培养自动检测技术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90-03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为我院信息工程系电子、控制、物联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具有知识和技能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大纲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该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现有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对“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各个开课学校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阶段主要有三类教学模式:(1)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例如,西安工业大学采用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化教学”,精心选择理论内容和设计实践项目,以及通过开放网络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该教学方法适合学生主动性很强和理论基础扎实的本科院校教学,并不适于高职院校。(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3)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后两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二者同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均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地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采用其中一种教学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有利于单一课程的教学,但采用的都是成熟的案例、任务,无法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如果没有好的组织形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项目引导教学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产品)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看得到的产品。它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区别(如下页图1所示)。该方法适合拥有产品设计经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设计相关项目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该教学法将流于形式。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两种概念简单地叠加,而是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等方面,对课程体系中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及项目引导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及高职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课程的整体设置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引导型的项目,主要解决知识体系目标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专业目标建设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自主开展项目,务必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掌握项目里的知识部分,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的方法和流程。另外,为使任务能够顺利开展,避免因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导致任务流于形式,应采用传统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增加适当的知识储备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行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注重引导探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之前,必须先理清一个思路,就是项目设计理念、项目设计类型、项目运行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
  根据本课程在所属专业的地位,突出对学生传感器和自动检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将职业资格融入到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征,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二)项目任务特点及设计原则
  为避免陷入形而上学(机械、孤立、静止)的“任务观”,任务的类型需要我们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出发而设计。驱动性任务是每个团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任务书完成的任务,通常有原型和成熟的任务。引导型项目一般需要每个学生小组共同探讨完成,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及任务主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两者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
  项目和任务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实际意义、富有趣味性、學生有发挥的余地。同时还必须具备完整性、可操作性、可行性。项目设计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定项目任务,同时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大体涉及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利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任务关系如表2所示。   研究实践基础
  在进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聘请电子信息行业专家、相关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论证并不断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对本课程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调查,并与行业技术专家共同制定本课程情境模式。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下页图4所示。
  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六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教学氛围尽量模拟企业环境,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如下页图5所示。同时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可扩展性,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培养目的,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特点。
  在情景内容的选取上,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均设置不同的引导型项目和驱动型任务,包括了理论教学、验证性实验、驱动型任务、引导型项目。例如,温度量的检测与处理学习子领域中,我们设置了“基于热电偶传感器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的驱动型任务,旨在让学生掌握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在温度量检测中的知识融合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设计了引导型项目“温度量的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如图6所示。
  在学习领域确定后,我们以现场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了“温度量的检测与处理”等6个学习情境,开发部分学习情境资料。然后以这些现场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实施方案,包括项目任务书、实施规划、工艺流程、考核标准等等。在安排上,遵循以项目为载体、以同类物理量为对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感知、学习、应用、提高等层次式发展,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各学习情境知识内容分类见表3)。
  我们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确立了三大教学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1)基本理论传授,采用集中授课、集中实验模式。目的是通过集中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物理量的检测与处理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数据分析、简单故障处理等。(2)驱动型任务,采用固定成熟的任务驱动,学生在完成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假设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的检测任务,引导学生在理论上完成本项目的设计。(3)引导型项目,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分散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和制作完成相关检测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切实提高学生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的选用以及小型检测系统的组建能力。
  结语
  实行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体现在“三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同时,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汲取传统理论教学、任务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的优点,整合提炼出具有高职特色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2]张宇驰.《检测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严光宇.谈《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的教学[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4]孙晓荣,刘翠玲,苏维均.《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5]刘金桂,王梅,王晓静.“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版),2011(7).
  [6]刘永顺.传感器原理课改革初探[J].物理與工程,2009(4).
  [7]曾春霞,汤光华.“任务引领”模块式教学法在《检测仪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09(8).
  [8]曾宪章.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
  作者简介:
  李棚(1979—),男,安徽六安人,硕士,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光子晶体器件、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职教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如何持续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为例,探讨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要:根据“以站姿为主类”的职业对从业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特殊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同时阐述了实用性体育训练内容的教学安排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站姿为主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79-04  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用性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为体现高职教育最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吸收他人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首创了“双基四实”牵引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上强调“实”字当头,以“实例”为始、以“实务”为重、以“实用”为主、以“实效”为本,从而可实现使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基本技能运用灵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基四实;高职教育;
期刊
摘要:基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环境,以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学生在不同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在CALL环境下六大类学习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CALL环境下对六大类学习策略的使用更为频繁,且具体使用情况存在差异。据此,提出
期刊
摘要:“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建筑行业高技能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豫西高职教育集团依托单位,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为三门峡市及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建筑企业培养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和各种高技能人才的责任。本文阐述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对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差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体层面上,受教育程度、就业稳定性与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愿意参加职业培训,不同行业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愿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代际差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相关因素对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方向还是显著性,新生
期刊
摘要:为了消除现行教学形式僵化、单一、缺乏完整的行动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员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内燃搬运机械保养》课程为实例,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专业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84-02  目前的教学形
期刊
摘要:图片切换在各种大型网站中很受青睐,几乎每个主页上都能看到。在分析了业内常用的两种方法在高职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用CSS技术实现图片切换的妙处所在。  关键词:CSS技术;图片切换;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82-02  图片切换的通用制作方法  图片切换在各种大型网站中很受青睐,几乎每个主页上都能看到。
期刊
摘要:从江苏省饲料工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分析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指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06-02  2011年,我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
期刊
摘要:职业价值观或称择业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高职院校的新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周期中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深入调查与研究他们的职业取向,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全面提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江苏省淮安市3所高职院校新生的职业取向调查结果,可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倾向,有助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