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和未然从哪里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言语交际中,说话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已然和未然这两个概念。已然就是指所说的事是已经发生过的,未然是指所说的事还没有发生。那么究竟怎样判断说话双方所说的事是已然还是未然呢?或者说已然和未然的意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这个意义可能来自词性特点和具体语境,下面我从“我饿了、他饿了”“我走了、他走了”“我买了、他买了”这几个具体例子来分析。
  关键词:已然;未然;词性;语境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目前,人们对已然和未然现象并没有做太多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是在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方面涉及,而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的概念和内容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很复杂而且不容易理解的,所以,在教外国留学生汉语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太好讲解。我认为从词性特点和具体语境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会让外国留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并且可以在生活中和写作中自如地运用。
  一、从动词的词性特点和具体语境中来
  1.“我饿了”,“饿”既是动词也是形容词,是人的一种感觉,算得上是一个主观性的动词,只有当说话人感觉到饿了的时候或者之后才会说“我饿了”比如,中午放学了,我对我的同学说“我饿了,咱们去吃饭吧”,所以,“我饿了”应该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是已然的。而“他饿了”是说话者向听话者告知一件事,这件事应该是已经发生了的,比如,三个人约好一会儿一起去吃饭,这个时候我说“咱们现在就去吧,别等一会儿了,他饿了”,所以“他饿了”也是已然的。
  2.“我走了”,“走”是一个客观性的动词,当说话人将要走的时候会说“我走了”,而这个时候说话人还在。比如,在车站送别的时候,一方要上车的时候会对另一方说“我走了”,事实上他还在现场,只是将要上车离开。而“他走了”是说话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告知的一件事,那个“他”已经不在现场了,所以,他走了是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事,是已然的。
  3.“我买了”,“买”是一个客观a性的动词,但是它与“走”这样的动词又有些区别,说话时可以买完了也可以将要买,比如,妈妈让我去帮她买一袋盐,回到家一进门,妈妈问我“买盐了吗?”,我回答“我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把盐买回来了,是已然的。另一种情况是,我在商店打算买盐,我问老板“这袋盐多少钱?”老板回答“3块钱”,我说“这袋盐,我买了”,意思是我要买这袋盐,但还没买,是未然的。而“他买了”却只能表示已经发生了的事,比如,老师问我“他买没买那本书?”我回答“他买了”,因为我知道他已经买了那本书,所以是已然的。
  二、从“了”的词性中来
  “了”既是语气助词也是句末语气词,他放在动词的后面或者句末时,通常表示事情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同时它用在句末时还表示一种告知对方自己将要做什么,情况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变化。下面我结合这三个例子来分别加以分析。
  1.“我饿了”中的“了”既是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已经发生的意思。因为,“饿”既是动词也是形容词,当它是动词的时候,“我饿了”就表示我已经饿了。当它是形容词的时候,除了表示我已经饿了之外,还表示一种语气,可以是感叹也可以是不满,比如,已经过了中午,妈妈还没有做好饭,我很不满地对她说“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啊,我饿死了”。而“他饿了”,是说话双方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告知一件事,也可以带有一定的语气,比如,一个流浪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孩向路人要些吃的,她很伤心地说“请给我点吃的吧,他饿了”。
  2.“我走了”中的“了”是句末语气词,因为“我走了”应该是一件还没发生的事,当说话者对听话者说“我走了”的时候可能包含着某种语气,比如,两个人刚吵完架,一个对另一个很生气地说“我走了!”,或者两个感情很好的朋友要分别几年,要走的人很不舍地说“我走了”。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话的时候“我走了”还没有发生,从语气中可以得知是未然的。而“他走了”中的“了”也可以从语气中可以得知是已经发生了的,比如,我哥哥去当兵了,我很难过地对朋友说“他走了”。
  3.“我买了”中的“了”也既可以做句末语气词也可以表示已经发生的意思,比如,妈妈正在做饭,发现没盐了,很苦恼,这时候我就会很高兴地说“别担心,我买了”,从高兴的语气中就可以得知,“我买了”是已然的。而“他买了”也是同样的,当发生上面的情况时,妈妈说“让你哥哥买盐,他给忘了吧”,我高兴地说“别担心,他买了”。
  三、总结
  我通过对以上三个例子的分析,从词性特点和具体语境两个方面使判断一句话是已然还是未然变得容易些,用简单的例子把已然和未然从哪里来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不管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是在语言学教学中,都能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运用到生活中去。但是,我的分析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够专业化也不够系统化,仅凭几个例子并不能够说明所有情况,例子形式比较单一,还需要多一些学术支撑来使分析更加全面细致。
其他文献
摘 要:语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些词表达的汉语意思相似但表达的日语意思仍有微妙的差异,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容词「うるさい」、「やかましい」都可以表示嘈杂的,喧嚷的,烦人的,麻烦的等意思,形容声音大而使人心情不好,烦躁的意思,表达人的心理时意思很相近,两词所表达出的意境不同,以外「うるさい」和「やかましい」分别也有彼此没有的意思。  关键词: うるさい;やかましい  [中图分类号]:H
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使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报选择了改版。《抚顺日报》确定的突破口就是通过改革会议报道和政务报道(两改),把版面让给基层、让给群众、让给新闻、让给典型(四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了更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的具体变化比较灵活。比如,有时“我”指“我们”,有时“你”指“你们”,有时“我”指“你”,有时“你”指“我”……这种在言语交际中用法发生变化的现象,我们可以用不对称性理论来解释,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人称代词;对称;不对称;类型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经济负担。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结石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影响结
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单细胞培养研究”课题,不仅通过大量的研究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而且在1989年获得正常结实的单细胞再生植株,并在此基础上
摘 要:韩中两国颜色词都是受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所以关于颜色词有很多的共同点,但由于不同的民族,两国关于颜色的意识和文化内涵有都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韩中两国黄颜色文化内涵意义的对比,找到相似和不同点,对于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关键词:色彩;黄颜色;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1.韩中
用秋水仙素诱导作物多倍体,前人报道较多。而把秋水仙素用于诱发作物的性状变异,进行品种改良的报道并不多。我们在用秋水仙素诱导大麦性状变异,进行大麦品种改良,成功地育出一批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禁忌语,而中西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禁忌语的异同。禁忌语是中西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两种语言的禁忌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人们有必要加深对禁忌语的了解,从而减少交流的障碍。本文试图通过浅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的异同,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
摘 要:双关语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一语双关”,恰当地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能够起到讽刺、幽默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内心的活动与性格,还能使文学作品语言更加含蓄、诙谐生动。如何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很好地翻译是一个难题,本文将以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分析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文学作品;双关语;翻译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