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探究,论述体育教学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与健康这套教材中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要求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要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及状况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碰到困难轻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爱慕虚荣,碰到挫折也较轻易灰心、泄气、退缩,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面对父母、老师寄予厚望所形成的无形压力,很轻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惧怕心理、依靠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与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等有直接关系。如: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回避、恐惧心态,缺乏科学认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社会变革及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
  二、小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从科学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
  (二)现代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康、审美、生活、創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三、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都会随着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由于课堂上突发事件或意外导致目标没有达成,这样会让学生情绪产生震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二)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誉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树立和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兴趣。
  3.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
  4.体育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1)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而体育运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情绪和行为。同样因为体育运动的群众性特征,它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2)可促进学生智力水平。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话,能增进身体健康,进而促进智力发展。身体好是头脑灵活的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获得充足氧气,得到快速恢复,大脑良好的发育为智力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3)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当学生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当达不到逾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标时,就会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遭受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针对这些表现,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能力,使受挫折学生的心声得以自由表述,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
  【参考文献】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校,2004(4)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我们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容易面对各种挑战与困扰,而这些对于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而如何去培养我们学生的健康心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多方联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式。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多方联动;学生;健康心理  笔者针对本地学校学生的心理测试显示,我们的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心理问题
【正】 山东审计师事务所于1986年5月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风雨路程。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廉洁、保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语文;兴趣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
【摘 要】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在这一形势下,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增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力度。笔者在此文中,以职业院校为例,提出了如何结合学校的优势、教师的特殊角色,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预防青少年犯罪,增强青少年的思想、法制教育,让他们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防;建议  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据权
本文通过对90例外眼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细菌学检查发现感染菌种以表皮葡萄球菌为首,占43.3%,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1.1%,腐生葡萄球菌5.6%,卡他双球菌3.3%,摩拉氏菌2.2%。用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斑玉蕈菌丝的GAPDH表达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
【摘 要】初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而在初中阶段承担此责任的是思想政治学科。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堂在初中众多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美育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优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务必要重视自身班级学生的美育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养成正确的审美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美育;审美化教育  思想政治课堂在初中众多的教学学科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颁布实施,对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
【正】 对当前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三点意见:1.宣传贯彻《审计法》,把内部审计推向新高潮《审计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国际审计惯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