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新造字谈计算机外字和标准化

来源 :科技术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求学时候起,就不时读到语言学家停止造新汉字的呼吁.把这当作汉字规范化的大事.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以来,汉字开始成为技术标准化关注的对象.现行汉字编码标准基本采取与英文一样的"一字符一码位"方式,造新字就更显得和这种标准格格不入."停止造新字"看来似乎已是必然趋势.不久前读到石磬先生文(科技术语研究,2001年2期,下称石文).石文以外行人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多化学新造字.读后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我不是语言学家,也不是化
其他文献
根据INTEL公司PD3研发大楼的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介绍了高效预应混凝土技术在大柱网超长楼盖结构中应用的优越性和相应具体设计过程及裂缝控制措施.
介绍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站区现有建筑的损伤情况,并结合站区的自然条件,简要分析了各种损伤产生的原因。对站区后续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汉语形成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不少难分难舍的一对对同义或近义字词,如坐与座、做与作、阴与荫、分与份、联与连、碱与硷、气与汽、急与亟、痛与疼、浑与混等等,但很少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