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质的国学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RUOFE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国学已成为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首先的表现便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开办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以此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得以走出国门,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中国的绘画、剪纸、武术、戏剧、中医等一些传统艺术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国人也因此备感欣慰和鼓舞,各地各种花样的国学班亦是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这应该说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现象。人们也普遍认为,通过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学习,有益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益于提高人文底蕴和优雅情怀,让人知书达理。固然,这些精华的部分我们无可置否,但是其中的糟粕是不是也应该说道说道呢?
  打骂教育——“国学”的传统劣根
  开班传授国学,这本应该是有益于千秋的功德之事,但是最近发生的一则事件却很让人揪心。有人打着“国学班”的幌子,竟然做出了令人发指的虐童兽行,甚至还拿孩子当工具骗爱心捐款。
  2014年年中,河北保定10岁女孩童童被母亲张某送到顺义去读“女德国学班”,不料却遭“国学班老师”张红霞非人的虐待:针扎指甲、揪头发撞墙、踩断锁骨、被逼吃用过的手纸……最终孩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在医院住了很多天,除了身体上的伤口未愈合,小童童的精神也一直出于惊骇和不稳定之中。
  张红霞如此的凶残行为,让人一想便心生寒意。而且,她还顶着“国学班老师”的名号:一边是标榜重仁道文化的国学,一边是对孩子惨无人道的虐待,这二者的指向判若天壤。而且,童童本来是有父母的孩子,张红霞竟然在微信上说“这是被社会遗忘了的孩子,请帮助她们”,来骗取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正因为如此,这一事件曝光后,立马引燃网民怒火,一片错愕之下,觉得此人简直是对“女德”和“国学”的侮辱和抹黑。
  张红霞的行为纵然是过了头,但是潜下心来细想,在古代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是否就已经存在类似的打骂教育呢?
  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格的厉害的先生能教出好学生,这好像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共识。尤其在古代,当父母送孩子到学堂读书时,总要交代老师说,对我们的孩子不要客气,该打要打,当骂则骂,临了还要加上一通“玉不琢,不成器”之类的道理,帮助老师去除顾虑。所以,几千年下来,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打骂学生似乎变成了理所应当,还名曰是为孩子的出息和成才着想。
  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先生在教书时是拿着戒尺的,调皮不听话或背诵不出的孩子,便要受到惩罚。“持尺破风而落”,掌心便有血印一道。其实惩罚并不等于体罚,它是教育的副产品,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长期存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很早就有“夏楚二物,收其威耳”之说,孔子的《礼记》中“朴作教刑”的古训也广为世人赞同和沿用。不打不成材,是古代教育简明的写照。
  但打骂的教育方式却并不符合今天的社会伦理,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也大相径庭。张红霞虐童事件,便暴露了国学教育中本身存在的陋习。
  泥沙俱下的国学热
  除了对学生人格非常不尊重的打骂教育之外,接着国学热“逆袭”而来的传统糟粕,也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传统文化中是有很好的一些理念,但也有许多很糟糕的理念。比如君臣父子的社会体系,讲究臣子要绝对服务和服从君主,孩子要绝对服务和服从父母。其实现在看来,对于领导、对于长辈,必要的尊重是对的,但是盲目的服从就是愚忠和愚孝,是完全错误的。再比如三从四德的观念,讲究妇女要绝对服从自己的丈夫,为自己的家庭奉献一切,这本身就蕴含着女性地位低的糟糕观念,有性别歧视的意味。此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官本位的思想,抑制了人们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人们变得势利和功利。
  国学背后的糟粕,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钱文忠就看得很清楚,他曾经说:“统归入‘国学’名下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珍惜和热爱是可喜的,但是我也担忧,我们这股‘热现象’是否有足够清醒和理性的认识?”他认为,“国学热”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我们今天能够有把握读懂《论语》、《三字经》和《百家姓》吗?当下的‘国学热’在相当程度上是泛商品化推波助澜的结果,形形色色内容可疑的‘国学班’就是明证。虚热只会更让我们头脑发昏,忽视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国学和现实世界有点拧巴
  如果我们继续剖析披着“国学”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其中有个致命的缺陷,即缺乏甚至压抑人的自我主体性。
  在国学宣扬的那些传统理念中,每个人生活的重心是在围绕着与他人的关系运转的,是通过他人来寻觅自己的所在,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不是通过自己来认定自己。国学告诉我们,要让领导对自己满意,让长辈对自己满意,让身边的兄弟和朋友对自己满意,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不能逾越规矩一步。
  可是如此一来,自我在哪里?个性在哪里?
  当今世界是一个标榜自我,追求个性和创新的时代,这种依赖型的自我观已经有些跟不上步调了。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各种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让世界变成一个村,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日渐频繁,各国文化大有互相融合的趋势。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性会降低很多,在这种大潮之下,保持自我的主体性就显得异常重要和必要。
  如此,国学所宣扬的那套古老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就变得不合时宜,与现实世界有点儿拧巴了。而国学思想之下塑造的人也就变得和这个新的时代有所脱节。现代社会里,一个优秀的文化应该让人能够返本开新,力争更加自信、成熟、开放和包容,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传统理念的屁股后面,不敢越雷池一步。
  更为可怕的是,原本还有些好东西的国学如今却变成一种被兜售的商品而热起来,那么它已然变质了。所谓的国学大师越来越多,国学班越来越多,对国学感兴趣的人貌似也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也越来越活跃了。可是繁华背后,真正沉下心来想一想,这里面又有多少打着国学的旗号在坑蒙拐骗呢?
  而今国学复兴,一些不合时宜的糟粕也随之夹杂而来。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心底要对国学有一个辩证而理性的认知,别被那些披着羊皮的国学“狼”给忽悠了。
其他文献
大二那年冬天,我去校外参加一个活动,上公交的一刹那,感觉身后有人在推我,我没留意,上了公交后,顺手一摸口袋,手机没了!我瞬间抬起头,环视四周,所有人都若无其事地坐着,我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加强军队国资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孙志强军队国有资产是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对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雅克·巴尔赞就打算创作一部有关西方文化史的作品,然而一位长者却劝阻了他,因为长者相信,30多岁的年轻人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驾驭这个宏大浩渺的题材。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位老者是谁,只知道谦逊的雅克·巴尔赞听从了他的这个无价的建议。50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历史界泰斗的雅克·巴尔赞已经85岁了,他终于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动笔写就。一直到他93岁时,这部作品才正式出版。  光是这
阿姐在工厂里干过工会,下岗后在家里只做了三个月的专职主妇,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找个能发挥她才能的地方。姐夫嗤笑:“都快四十岁的人啦!高中文凭拿得出手?除嘴巴和做家务活利索外,你还有啥才能?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相夫教子,我还养得起。”  姐夫说得难听,可阿姐就不服气。她专门去劳务市场跑了几次,总算逮着个机会,一家外企要招后勤“CEO”。仔细了解后才得知,原来就是打杂。年轻招聘主管高深莫测地说:“大姐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而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行业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市场竞争也不断激烈,因此必须要建立社会
一  刘和给店家扔下几个零钱,推起独轮车上路了。  独轮车上装着的不光是两袋子盐,几大包虾皮,干籽乌,在那个年代,那算是一种无奈,还有那颗不安分的心。  黄海边的无盐虾皮,洁白,干净,均匀,最主要的不是靠多使盐来压分量。说有名,也仅仅局限在这黄海边上。很多鲜活的海鱼都不稀吃,还有谁拿这东西当回事呢?  西面天空有些云彩,太阳懒洋洋地躲在里面。没用等到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出来,天已经暗下来了。  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第一回合:礼部左侍郎洞天机,锦衣卫都督亲出城  明崇祯十六年六月,内有李自成率起义军乱于山西,外有满清八旗精兵逼于山海关。崇祯皇帝召集众臣商议应敌之策,可叹朝中无人,一班文官人人自危,不知何处。内中有一大臣,姓黄名虎字永德,山东济南人氏,原为陕县县令,后为巡抚,时任礼部左侍郎。在陕县为官时与一道士千岩老人交好,也颇习得些五行八卦之术,二人甚是投缘,引为知己。黄虎膝下唯有一女,起名思芫,甚是聪慧,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