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百年潮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坐落于西子湖畔、孤山南麓的西泠印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如墨染宣纸,早已融为中国印文化画卷上的平湖秋月。可以说,西泠印社之于印学界,犹如少林寺之于武林中人。吴昌硕、张大千、黄宾虹、鲁迅、启功、泰戈尔等名流墨客,都曾在此留下历史的足迹。

创社四英


  杭州西湖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处,1904年夏天,精于金石篆刻的丁仁、叶铭等人到孤山避暑,他们的好友王禔在岳坟附近教书,课后常赶来作伴。西泠桥畔,他们品茗论艺,鉴赏古今印谱,深感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清朝以丁敬为代表的浙派篆刻“西泠八家”,就曾烛照康乾以来的印坛。
  众人切磋之余,不禁想到:成立一个研究印学的专业社团,结交一批“唯印是求”的朋友,岂不快哉?这个想法得到了远在上海的吴隐响应,西泠印社应运而生。
  印社初成,上无片瓦。丁仁首先捐出自家数峰阁以西的土地,接着众人各自拿出积蓄。“创社四英”中,吴隐最有经营头脑,他先在上海创办西泠印社书肆,整理出版印谱、印论,并自制印泥出售,所得款项大多用于印社购地、建房。
  1905年,“仰贤亭”建成。仰贤亭取“敬仰先贤”之意。亭内石桌上镌刻着“创社四英”合作完成的作品。每年清明時节,西泠印社社员都要举行祭祀先贤的活动,希冀光大篆刻艺术。
  仰贤亭建成之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在日本悄然成立,晚清朝廷则忙于废止科举制度。时局酝酿着新的动荡,创始人不得不为印社日后的发展未雨绸缪。1905年11月,丁仁等人联名上书官府,说明他们集资在孤山南簏购买荒地,建造房舍,结社为“西泠印社”,这些建筑都属于私人团体,希望官府能够准予他们结社,对这些建筑加以保护。
  这样一份报告,在晚清动荡的时局中,竟然得到了两级官府批文,一份来自杭州府,一份来自钱塘县。杭州府认为:“西泠印社为保存国粹、研求学问起见,事关公益,准予立案。”中国历史上,文人结社第一次得到了官府的正式认可。

印坛盟主


  为维持印社的正常运转,西泠印社的四位创始人设立了两种形式的社员:一是基本社员,需在金石、篆刻或字画方面有一定成就,另一种是赞助社员,能够为印社的发展出钱出物。在这两种形式并存的情况下,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扶持,最终成就了西泠印社。
  1913年春,规模相对完备的西泠印社,效仿王羲之兰亭雅集逸事,在孤山召开了第一次社员雅集大会,并推举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为首任社长。吴昌硕时年已近古稀,他出任社长后,西泠印社更有了印坛盟主的气象。社员成倍增加,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等方面的专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西泠印社卷入炮火的血雨腥风,之前的临湖听雨、把酒倾谈,转眼变成云烟。12月24日,杭州沦陷。由于创始人吴隐和社长吴昌硕此前均已去世,西泠印社日常事务的主持者丁仁、王禔、叶铭相继离开杭州。临走之前,他们决定:三人每月凑齐一笔费用,托人带到杭州孤山,作为印社留守人员的生活费,请他们务必照管好孤山社址。
  1948年,81岁的印社创始人叶铭去世。第二年清明节那天,丁仁抱病从上海到达杭州,最后一次参加印社的春季雅集。活动结束后,还没来得及回到家中,丁仁就被送往医院。王禔赶去探望,丁仁紧握住他的手:“龙华已经有炮声,我们创社的四个人,到如今印社的重担要由你一人承担了。解放以后,你可将印社交给共产党。”王禔泫然泪下。这一年7月12日,丁仁去世,享年71岁。

改制新生


  1951年夏,王禔和吴隐之子联名给杭州的印社社员写信,拟将所有的账本、财产、契约、文物全部捐给政府。他们只有一个要求:保留“西泠印社”的名称。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接收,西泠印社的社团性质完成了由私转公的根本转变。
  1959年,西泠印社归杭州市文化局主管,同年9月,杭州市文化局以西泠印社为基础,成立浙江最大的艺术品商店——杭州书画社,专营古今书画名家真迹和复制品。
  1963年,西泠印社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第一次以选举的形式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推选张宗祥为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等为副社长。除“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之外,兼及书画也成为西泠印社的宗旨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担任西泠印社社长。担任社长期间,赵朴初促成西泠印社建立了中国印学博物馆。一个社团能拥有自己的国家级博物馆,这在国内外艺术社团中都算凤毛麟角。
  2000年,赵朴初因病逝世,印社昔日的辉煌,也渐渐暗淡。由于不善经营,一度让西泠印社落入“抱着金饭碗却四处化缘”的境地,成了杭州市文化局下属单位中的一个“坑”,以致文化局的干部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愿被派到这里。
  了解西泠印社的现状后,杭州市政府将其升格为局级单位,由市里直接管理,同时成立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负责西泠印社的改革事宜。
  2003年,对于西泠印社来说是一道新的分水岭。当年11月,西泠印社迎来百年华诞,200多社员从世界各地再次孤山雅集,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受邀出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2005年去世后,因大师难觅,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空缺至今。
  面对风生水起的拍卖市场,2004年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应运而生。2005年西泠春拍,首次亮相便以1.96亿元的成交额赢得了“江南第一槌”的美誉。2011年春,西泠印社春拍收官成交频破15亿元,再次创下纪录并稳坐南方艺术品拍卖头把交椅。
  西泠印社沉沦与复兴的历程,再次彰显了中华文脉的延绵不绝。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如今约400名社员遍布世界,其中多为当代篆刻界的顶级名家。因其在国际印学界的影响,西泠印社也被同道中人尊为“天下第一名社”。(摘编自《文史参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填字游戏”答案


  横行:一、何患无辞 二、包头 三、海东青 四、孙文 五、开门见山 六、温泉 七、天一阁 八、人情世故 九、万众一心 十、得失寸心知 十一、新华书店 十二、师爷 十三、养生主 十四、道听途说
  纵列:1. 公开课 2. 《难得糊涂》3. 患难见真情 4. 寸草不生 5. 《辞海》6. 温故而知新 7. 华容道 8. 包青天 9. 读万卷书 10. 一带一路 11. 《师说》 12. 文渊阁
其他文献
谷洲(右)察看核桃长势  “我看你是疯了,生意做得好好的,当什么村干部?”闯荡多年稳定下来,每年可以赚十几万元,好日子刚开头,谷洲竟然要去当村干部,对于他的决定,全家人都不同意。“村干部的工资能有多少钱?怎么不知道为将来打算呢?”任凭家人如何劝说,谷洲只是憨笑,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才从牙齿缝里冒几句话:“人这辈子,总得有点想头吧,不能老谈钱,我已经想好了,你们就别劝了。”出任村干部  谷洲在淮安市淮
期刊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波动,也会受到商家各种各样销售手段的困扰,有些现象相同,但商家操作手法却截然相反,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同样处于旺季,为什么苹果的价格下降,而海边别墅的价格却上升?为什么同样是进场玩乐,网球俱乐部收了会员费又收场地费,而游乐园,游客只要进了大门,就可以隨意使用各种设施,即便排起长队,也不需要交额外的费用呢?  秋季是苹果销售的旺季,果
期刊
理财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实现未来生活的某个目标。比如有人专门为子女教育理财;有人为实现买房的目标而确立理财计划;还有人设立理财計划是为了将来留学、旅游。在当今国内,为退休而确立理财计划的人却非常少。  其实,以退休后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理财计划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用一种前瞻性的视角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的寿命大约以每年0.6岁的速度在增长。科学表明,人类平均寿命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达到120岁。
期刊
部分同学在蒋家探望  湖南长沙县八旬老人蒋云祥唯一的儿子蒋忠因病去世,从那时起,蒋云祥老两口就多了26个“儿女”。这26个人,就是蒋忠中学时的同学。26位同学商量后,决定每月众筹爱心款,赡养同学的双亲,替已故同窗尽孝。幸运的同窗情  蒋忠生活在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桥村,父母都已经年过八旬,他是唯一的儿子,也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蒋忠夫妻俩经营着一个平凡温暖的小家庭。  2017年,45岁的蒋忠发现
期刊
林奎策划的告白活动  银河系中有数以亿计的星球,如果能为这些只有代号的星星命名,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啊。让普通人为星星命名,“星协”创始人林奎从中找到商机。找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  林奎是一名90后,2017年夏天,他到重庆仙女山旅游。夜里,林奎躺在山坡上的帐篷中,看着漫天繁星。夜静如水,山风清凉,头顶的星海灿烂无比,这幅在现代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象,深深打动了他,并引发了林奎对浩瀚宇宙的无限
期刊
漫步在方砖铺就的风情街上,恍如行走在北欧的风里。斜坡折顶的楼群,红土外墻缀饰,天文钟安静滴答,海盗古铜雕塑与你擦肩。沿街楼宇半圆弧窗内有缓慢抒情的西洋乐传出,飘进风里,在宽阔的湖面飘荡,柔软得漫不经心。湖边散步,疑是在异国他乡,在北欧的波尔沃小镇或丹麦乡村,抑或是行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边。  春日,奔着郁金香而来,株株独立,不语婷婷,成片的娇艳诗情画意。那态势像极了一个人,像她的诗。徐志摩慕而不得
期刊
1  有一年,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5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照顾我,让疼痛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了我。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病房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邻床的一个老太太。她看来是个重病患者,行动很不方便,连说话都很吃力。可是每当看到我的女儿,她的一双眼睛便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  女儿也喜欢她,偷偷跟我说对方像已经去世的奶奶。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
期刊
去年秋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配图是拍到的几张野花野草,为了记录备忘,我分行写下它们的名字:青葙、鸭跖草、臭鸡矢藤。不少朋友惊诧这些奇怪的名字,有人说不认识“葙”。小红的评论让我惊叹:“青葙、鸭跖草、臭鸡矢藤,这些相似又不相干的事物,是这个季节最后的语言,就像地上的水和天上的云,相互谙熟彼此的秘密,犹如此时的我胡言乱语,其实是在说给风听。”  我回复她:“厉害,开口就是诗。”她笑答:“胡言乱语,你说
期刊
莫里康内  2020年7月6日,91岁的意大利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逝世。他去了天堂,但他用音乐演绎的“神秘光环”还在世间涌动。忠实自我的“爵士小号手”  莫里康内1928年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生来就与音乐密不可分。父亲马里奥是爵士小号手,养家糊口之余会教儿子简单的乐谱知识以及小号的演奏技法。母亲的贤良令拮据的日子张弛有度,也教年幼的孩子懂得“人生不需要时时板着脸”。1
期刊
在人生航道上,生命之舟总会在风浪中颠簸起伏。倘若你生命的这只船是用金石般的诚信打造,就能乘风破浪,到达有光明前景的彼岸。  慈善教育家叶成忠出身十分贫穷,11岁辍学到家乡一个油坊做勤杂工。后来,家里亲戚把他带到上海,在法租界一个杂货铺当了学徒,主要工作是驾着小舢板,在一条叫“洋泾浜”的河道上,将食品和日用品等卖给外轮上的洋人。  由于叶成忠机灵勤快,老板常常会多给他一份报酬。三年后,17岁的叶成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