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来源 :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
其他文献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妇女绝经后的常见疾病之一,以全身骨痛及易发生骨折为临床特点,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远期寿命。目前以雌激素下降为主的内分泌改变常被认为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本文围绕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基础特点,从骨代谢、肠道菌群和氧化应激等方面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并探讨作中医药在干预本病中的具体机制,总结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如意金黄散源自明代陈实功编著的《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的经典名方之一,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打损伤等外科一切顽恶肿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本文从“方”和“剂”两个方法,系统叙述如意金黄散古代和现代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及现代相关文献,对其有详细记载的九本古医籍中处方组成做对比研究,明确处方的历史脉络,并对现代药理研究做一综述,为如意金黄散这一传统方剂的现代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十年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处方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所有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对针灸处方进行穴位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49篇文献,159个针灸处方。穴位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中脘。经脉使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胃经、任脉、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核心穴位组合为
本文通过对口臭病因病机的探讨和对古代文献的分析发现口臭不仅预示口腔疾病,还与脏腑功能的异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强调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区分口臭、口酸、口苦、口甘、口咸之间的差异,论述口腔异味和脏腑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脏腑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