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月十五是灯节,这天,人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在晚上到已故亲人的坟上送灯,辽东民、司也叫“点亮”。并已演变成一种特有的灯文化。天刚擦黑,进山送灯的路就已人潮涌动,比赶集还热闹。
  正月十五到了,我也忙着准备电池、红纸和灯笼。母亲在世时,正月十五这天她常要讲讲送灯的故事。民司有许多关于正月十五送灯的传说。早年,没有电池,又嫌蜡亮的时间短,在辽东山区便有做面灯的习俗。正月十五这天上午,庄稼院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做面灯了。人们用面做成碗样的灯碗。这灯碗用苞米面做成的叫全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还有用荞麦面做成的则叫铁灯。当人们用面把灯碗做好后,就放到锅里去蒸,然后在面碗里插上用棉线做的灯芯,再将面碗里倒满豆油,灯就做好了。
  送灯,也有许多讲究。当天黑下来,把灯送到已故亲人的坟前。点灯时用的“洋火”必须是自带的,如果忘了带火柴或打火机而借别人的火把灯点亮,就是对逝去的亲人不尊敬。已故亲人就看不到送去的亮,在另个世界里亲人就会因此着急上火,甚至会去偷别人的灯光。母亲在世时,每当我要到父亲的坟前送灯时,她总要提醒我把“洋火”带好,一下万不能去借用别人的火。母亲说她小时送灯时,山里人边点灯还边有套嗑儿:
  “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片亮,无儿坟前黑洞洞,无儿的人有心来偷灯,却偷来个大铁灯,背也背不起,走也走不动,人冢声喊,吓个抑歪蹬,布衫被灯烧个大窟窿。”母亲说,在那个世界里,没有儿女送灯的人,正月十五就要去偷别人的亮,人家吓唬,栽个大跟头。据民间传说,人死后到了阴间,长年生活在黑暗世界里,身上长了许多虱子看不到也抓不到,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要借着儿女送去的灯照亮抓虱子,没有灯照亮就没法抓虱子,就会痒的难受。因而很多没灯的鬼魂就会去偷别人的灯。在那个世界里,正月十五晚上,呵斥声和偷灯的鬼魂被吓的跌倒声会响成一片。因此,有儿女送灯的人,就会很自豪,很幸福,而没有儿女送灯的人,会很凄凉,很悲惨。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其实,到已故亲人的坟前送灯,完全是活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当把那盏充满深情的灯,放到已故亲人的坟前点亮,让那幽幽的灯火,让那无声的灯光去为已故亲人守夜,照亮去往天国的路,让已故亲人脚下的路灯火通明。那灯火代表着儿女们不尽的思念。母亲去世后,每到正月十五晚上,我就把深深的思念寄托在那盏灯上,透过灯影,我仿佛看到了父母。当我点亮那盏灯时,心中就会好受许多,就会觉得父母在天国生活得很好。
  在民间如果正月十五晚上哪座坟前没有灯,就会被视为这个家族在人世上已断了烟火,其子孙也会被人视为不孝。因而正月十五送灯就成为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很多人为了送灯,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
  正月十五晚上,在水一样的月光照耀下,人们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中,自然就把给已故亲人送灯作为特有的怀念方式。当我把那盏充满深情的灯点亮,放到父母的坟前,也打开了我与父母间那阴阳之隔。灯点亮后,我总要坐上好长一会儿,看着那盏灯火,竟没有一丝恐惧感,就象父母活着时坐在他们身边一样。我在心里与父母说着话,把自己一年来的高兴事、烦心事,向父母述说一番,心中就有了安慰。送灯归来后,家中老祖宗的牌位、仓房、牛马圈、猪圈、井台、磨房、大、处、大路口等处,都要用灯照一照,叫照虫虾。在乡下,人们用脚把野地里的雪踩出许多雪窝,再剪下段段蜡,存雪窝中点燃,一直延伸很远,成为正月十五山里的一道奇特风景。现在,人们在正月十五已不用面灯了,用蜡烛的也很少了,而多改用电池灯。
  正月十五这一天,许多客居他乡的游子,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到已故亲人的坟前送上盏相思灯,即照完了自己心里的路程,也照亮了驾鹤远去亲人的天国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宫颈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清除转阴率分别为94.0%和78.0%,高于对照组80.0%和58.0%;宫颈分泌物SIgA(48.3±16.2)mg/L、IFN-γ(114.3±27.0)ng/L
目的:研究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IUA患者均分为3组,TCRA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