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构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被提上日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外界来调动自身的心理能动性,构建自身心理能动体系。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个别接触中的“太极式”沟通方法和机制化构建心理能动体系,使其能够形成自身牢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自己为主体,解决人生特定阶段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能动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73-02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徒增及就业方式多样化、网络漫布、道德迷失、恋爱观混乱等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研究大多侧重于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方法,本文试从高校辅导员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构建,使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由被动的“被指导”逐步转为自身自觉性的活动,激发其心理能动性,构建自身心理能动体系。
  一、心理能动性与心理能动体系
  所谓心理能动性是指人的心理固有的特性,表现在人们通过实践把对客观现实外部现象或外部联系的反映,经过抽象和概括揭示其本质与规律,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指导自己行动的目的与计划。正因心理能动性是人基本的心理特性,使构建心理能动体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施成为可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向青年提出“要自强,以拼搏的精神鼓足前进的勇气。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朝气,有激情,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党和国家关注着青年的心声,把培养青年的独立性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而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心理能动体系,就本文来看即基于心理能动性产生而形成的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一整套原则、方法和实践的路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理念与实践的集合。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能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依据他们对人的内在潜能、内在价值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呼唤人性回归、完善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1]于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给我们以实践启示:一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二是尊重并珍惜现在。三是人可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罗杰斯指出:“我看重人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世间所有那些令人感叹的生命和非生命形式之中,人的个体是最富潜能、最有发展的可能性、最有丰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2]四是强调人的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强调人的成长是人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在实践中构建心理能动体系
  如前所述,心理能动性并非随心所欲的“自由意志”,其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也要从实践入手。
  1.从静态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从整体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5%,近年来高达30%以上。据2009年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23.66%,北京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退学休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退学、休学人数的64.4%和37.9%。[3]每个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承认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讲授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正视并重视心理问题;在讲座、论坛和交流会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交流。在“共情”的作用下,适当宣泄和沟通,彼此互助。
  2.从动态上看,可采用“太极式”沟通方法。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采用个体交流方式居多。面对学生时不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本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要让学生自我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才能让其更深刻地接受理解并有效发挥主体地位。在逻辑梳理下让学生改变认知和思考、处事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机制化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①建立年级、班级、宿舍三位一体的心理能动平台。以辅导员所带年级为单位,设立诸如“阳光心理部”等“部门”,通过心理驿站、心理教室,讲座论坛或交流会等方式将健康心理作为项目运行。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对“元认知”的理解。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设负责人密切关注同学情况,辅导员常下宿舍与学生谈话,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发现和解决。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学生就愿意主动倾诉并积极解决问题。②项目化开展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罗杰斯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愿意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4]通过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自拍心理情景剧等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积极的体验,获得肯定或者活动后积极反思,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对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懂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激发主动性,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性。③发挥榜样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选拔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各种形式与心理有问题、情绪消极或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柔和而亲切。④提供平台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制”情绪长期低落、心态消极或短期内适应性问题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在活动前辅导员和其他老师积极指导,增加活动成功几率。大学阶段同辈认同、同辈集群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他们发展自我功能、展示自我风采的愿望非常强烈,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非常乐意担当同辈教育的教育者。[5]有了改变自己的意向,学生便会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能动体系,抵御不良情绪的侵袭。综上,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托,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同时促进自身心理的完善,教学相长,实现与学生共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0.
  [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3-24.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琴,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7,140.
  [4]刘晓明,钱福永,沈健,王晓刚.学校心理咨询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25.
  [5]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方式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来不及充分的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只能匆匆找一份工作,对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是否适合自己的自身条件等问题考虑很少,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生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遵循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
城市重大危险源是导致城市恶性事故的主要根源,它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创伤。本文以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为指导,以GIS技术为基础,构建数据采集系统、电子政务监管平台
测绘工作是社会进步、国防建设以及经济建设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在工程建设当中,有效利用测绘技术,能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测绘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三
C1为FEMA273/356提出的位移系数法中考虑预期的最大弹塑性位移与弹性位移比值的一个参数,并在FEMA440中作了修正,此值与结构的延性降低系数和场地情况有关。提出了适合中国四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纽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当前的发挥还停留在浅层次上,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对
煤层中的裂隙分两种,即外生裂隙和内生裂隙.文中通过对煤相、煤岩类型、煤岩成分的分析,论述了煤中内生裂隙的影响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如企业的账务数据、贸易记录、工程数据等均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库资源。这使得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成为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它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阻碍整个行业发展进程。该文结合实际应用,在用户登录、数据存储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护数据库安全的目的。
以上犹江大桥--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空间梁格法建模分析了该桥动力特性,并采用少量的加速度传感器,利用环境随机激振多批次采集信号,进行了实桥振动模态测试和分
以T形截面连续梁为例,采用能量变分法,针对桥梁的整体现浇和逐孔施工方法,研究分析主梁有效宽度,说明桥梁施工方法将影响主梁有效宽度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