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供基地保障能力建设研究综述

来源 :物流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阐述储供基地保障能力建设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从国内和国外两大研究角度对储供基地保障能力建设做了系统概述,其中国内研究主要围绕储供基地、储供基地能力、储供基地技术装备应用、模型构建与方法等研究现状的四个模块进行分析论述,为下一步对储供基地的能力建设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阐述了绿色物流概念;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绿色物流认识、绿色物流实施主导部门、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随后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发展的路径.
以乌青通道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背景,分析影响铁路物流基地选址的关键因素,结合乌青通道冷链物流产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乌青通道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备选集.基于熵权-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乌青通道铁路冷链物流基地选址模型,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求解结果,并对关键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
指出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满足人们对于不同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保证生鲜农产品在储存与运输方面的质量与口感,设计了一款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能控温保鲜物流柜,通过识别进而分类不同的农产品,并利用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对应箱中的温度,达到了“一机多品种保鲜”的目的.
为推动和指引港口智慧化建设,须建立港口智慧化建设需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首先总结国内外港口智慧化研究与实践进展,提炼港口智慧化建设需求;其次针对港口智慧化建设需求设计了六大项上级指标及二十九个下级指标,并采取专家调查法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随后在得出各等级指标权重的情况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终评价值,对指标进行排序;最后以营口港智慧化建设需求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为港口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快递末端服务是快递服务的重要环节,为解决末端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快递企业共同构建末端配送联盟,并将采取末端配送网点模式的成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阶段由三级节点配送到末端网点的配送成本C1(S)、建设网点的固定成本C2(S)、第二阶段由末端网点配送到客户的成本C3(S),并采用Shapley值法对C2(S)+C3(S)进行分摊.通过算例实验得出结论:加入配送联盟能够降低末端配送成本,而且成本节约量将随着成员数量增加而提高.
易腐原材料及成品库存是各食品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优化各环节的易腐库存管理不但可以大幅减少成本,还能够减少由库存积压引起的产品腐烂变质情况,降低企业的损失.为了有效控制库存量并保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在案例调查获得变量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易腐食品库存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易腐食品库存系统中存在牛鞭效应,影响了各环节的库存需求和实际库存水平,并针对相关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
为解决实际拼车过程中驾驶员风险偏好对行驶时间造成的影响,有效解决网约车服务造成的碳排放问题,通过构建风险偏好与行驶时间关系模型,以车辆行驶成本及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随机环境下车辆碳排放控制的拼车调度优化模型,模型根据目标最优对运营车辆进行调度规划.设计了多个算例并利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求解,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当考虑随机环境和碳排放成本两种因素后的拼车调度方案在总行驶里程和总成本结果上均达到最优,同时算例结果证明驾驶员风险偏好因素对拼车调度结果会产生影响.
为分析通过贷款融资的企业如何进行绿色努力,构建了由一个供应商和平台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并且设定了必须满足的最低绿色标准,分别研究供应商融资模式、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模型.研究发现,供应商融资模式下的绿色水平优于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且对平台零售商更有利,对供应商的优劣性则与最低绿色标准和最优绿色水平的大小有关.在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方面,收益共享契约在供应商融资模式下能实现部分协调,而在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下则无法协调.
对新能源汽车不同回收模式下不同参与方的决策对各自效益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从回收主体角度建立不同的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回收模式,再分别建立不同模式下政府、生产商、第三方企业、消费者等参与的博弈模型.通过数学分析计算比较不同参与者的收益,最后得到结论:政府对于废旧新能源汽车回收的支持力度越大,生产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高,消费者参与新能源汽车回收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越高,第三方企业的决策对消费者、生产商的收益影响较大,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对政府所获得的收益影响也较明显.
以理论教学为依托,以政治认同、哲学思想、人文道德和专业素养“四个渗透”为切入点,系统设计形成“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以教学方法选择和控制教学进程为关键环节,并以政治理论学习、多元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等为行动准则保障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