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雄心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mk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晓雯的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描写了一位底层苏北女人宋没用艰辛平凡的一生。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在文学上的远大抱负和勃勃雄心,然而有趣的是,这种抱负的远大,体现在锁定人物的微末渺小和语言的精准精当上面;这种勃勃雄心,又蕴含在叙述的平静和慈悲心的笼罩之中。
  当作家开始创作一部作品,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面临“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是相对于作家以前的长篇小说《她们》那一组群像,让这一回的创作是“从‘她们’到‘她’的写作”,希望写“一部个人心灵的历史”。
  宋没用是被历史遗忘名字的小人物,是被时代筛漏了的小人物。父母称她“没用”,子女也认定她“没用”。而我想写的,正是这么个没用的人,如何随波逐流,苟且存命,如何忍耐巨大的苦难,穿过死荫的幽谷,如何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经历最壮阔的内心风景。这样一部以小人物命名的长篇小说,作者心目中的参照作品是(《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日瓦戈医生》。与之相对的,则是以《李自成》等作品为代表的宏大叙事。
  这样选择“写什么”,实际上是作者民主价值观的折射。
  那么,选定了“写什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写”的问题。
  我费时费力最多的,还是文本层面的工作。最近几年写作的《好人宋没用》和《浮生》系列,都在尝试语言上的改变。和很多中国当代作家一样,我是被西方译著诱向写作的。经过十多年跋涉,我试图回到明清小说的语言传统里,寻找一种口语式的古典意味。在影视与图像盛行的年代,小说更应有“回到语言本身”的自觉。这是一种差异化策略,更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坚持。
  《好人宋没用》是一个写作难度极大的作品:以类似编年史的写法,模仿工笔绘画的笔意,耐心描绘出一位苏北女性在上海艰辛打拼的一生,从1921年,一直写到1995年,主人公的命运,随着民国、抗战、新中国的成立、“文革”、改革开放,而颠簸起伏,就在这颠簸起伏之中,这个被父母称作“没用”的女性,为老人送终,又在失去丈夫的情况下,拉扯大了五个儿女,继而为儿女操办婚事,照看孙辈,直到再次被儿孙嫌鄙为“没用”……
  这样一种编年史的写法,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流水账,因此,对作家如何运用语言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可喜的是,任晓雯在选定了这样的写法之后,迎难而上,把这样的挑战,变成了继续锤炼语言的绝好机会。
  语言的锤炼,如果比较直观地来说,或者可以从句子长短和遣词煉字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锤炼的结果,至少在笔者看来,是本书随便翻开一页,都可以顺着这种独具特色却又毫无滞碍的语言顺畅地读下去。比如开篇一段:
  宋梅用,本名“没用”。当她两岁,逢了大荒年。全家被饥饿赶逐,从阜宁摇着船船船,经由运河,停在苏州河畔。起先住在船里,船身开裂,就上岸来。捡几根毛竹,烤成“弓”形,搭起“滚地龙”。帆篷为顶,草苫作门,地上铺一层稻草棉絮。外头落雨,里头跟着泥泞。母亲让孩子们捡拾芦苇、麻袋、碎砖、木板、铁皮,和了泥巴,反
  复修葺棚顶。
  句子大多短促,尤其像“帆篷为顶,草苫作门”这样的四字句,还有“赶逐”“经由”这样一些如今不大常用的词语,都可能使人想起民国时期半文半白的语言,使得阅读感受,不知不觉地贴近主人公出生时代的环境氛围。
  七十几年过去,宋没用的儿子杨战生炒股发了财,拎了一兜一万张一元面值的现钞,准备衣锦还乡去见老妈:
  待到周日,杨战生穿上马头衫和休闲西装,颈间绕一根白丝巾。萝卜裤的裤腿,层叠叠垂在迪爱多纳鞋面上,橡胶鞋底发着黄。他先跑去南京西路,在华安美发厅做了大背头。再叫一辆出租车,开到南昌路。下车没走几步,听见有人呼“虎头”。是个老邻居,遥遥道:“真是虎头啊,差点没敢认。几天不看到,时髦得像个‘许文强’啦。啧啧,看来是当大老板了,发财想着点老邻居啊。”行人们侧目。战生豁了豁西装门襟,把围巾一头甩过肩去,蛇皮袋换了一只手,捻捻勒白的指肚,斜穿过马路。
  从上面这一段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流逝,叙述时代越来越接近当下,小说语言的句式也在逐渐地暗暗由短变长,阅读感受也就不知不觉间将时代氛围一点点拉近。
  锤炼语言的另一方面,是遣词炼字。在这方面,任晓雯有自己相当独到的探索。
  或许是与复旦新闻系的学养背景有关,任晓雯的叙述风格大多笔笔落到人物语言动作的“实”处,所以,对于动词的使用尤其显得准确精到,而且这些动词往往较为生僻,比如:“她曾掿着洗衣槌,追打那野女人”,“来人拎起杨仁道,将他双手反剪,往上猛拨”,“宋梅用搦住他腕子,‘小四子,莫恨我”。上面例子中的“掿”“拨”“搦”,分别有着“握持”“推”“握”的意思。但是很奇妙,由于运用了这些生僻字,给人的感觉仿佛比那些习见的动词更加用力,也更具古意,从而使得时间的距离感得以增大;与此同时,仿佛使得人物动作更具个性,依稀带来某种独特的即视感、现场感,也使得语言更具辨识度。
  另外,任晓雯的行文中,对于量词的使用,也颇为考究,比如“一扇月光”“一只女人”……或者使得写景状物更具表现力,或者使得语气带有微妙的褒贬意义。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非常宝贵的特别之处,就是作家向民间学习,吸收了谚语、儿歌等元素,又极为自然地通过小说人物脱口而出,为整个文本增添了别样的亮色。比如,“一口饭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这样意味深长的谚语;比如,“棚户区,陷人坑;天下雨,积水深;脚下踩,陷半身”——这样听上去简单,实则蕴含沉痛的儿歌。
  《好人宋没用》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它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适度杂糅了沪上方言,比如,“轧轧三胡”,“她想女儿搞串联时,自己也曾担心她。或许是过于宠溺了。年轻人需要历练。吃吃苦,杀杀脾性也好”——例子中的“轧轧”“吃吃”“杀杀”,这样的叠字,很有沪上方言温婉软糯的风味,使得小说的地域特色活灵活现地跳脱于字里行间,使得文白夹杂的短促劲道的语言,由于吴侬软语的拌合,平添了一点海派的柔和、娇嗲抑或是幽曲、古雅,有如某个菜系中特别的调味料,一尝之下,令人立刻辨识出它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个”。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可能是对写作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可能是最高的要求。而语言的句式和用词,又仿佛肢体局部的组织和细胞,刻板的量化分析,或许远远无法呈现整个生命体的活跃和生动,就好像点彩派画家作品局部色彩斑斓的光点,单个看去,好像只是一个个区别很小的彩色斑点,然而如果从一定距离之外再看过去,则人形树荫、海天帆影,都由这每一个微小的斑点组成,却又如此浑然一体,气韵生动。
  《好人宋没用》的语言魅力就是如此,通过作者孜孜以求的经营,一些长长短短句子的搭建,一些或古雅或俚俗的词语精心的编织,最后组成了这一悦目长卷。可以说,任晓雯是极具文学雄心的作家,然而,这样的雄心是织埋在全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蕴藏于每一细致精微处,堪称是寓雄心于精微,这是如今写作者中鲜有的,也是令人服膺赞佩的。
其他文献
好像很多事和书绑在一起,就变得特别美好!你随便那么一歪,再随便那么一翻,慵慵懒懒的,浸在日光里,缓缓睡着,闲梦仿佛,不知书意,都是美的。  读书,似乎也能说是一种美德,好多时候,文字的角落里匿藏着一种质感,时而钝,时而锐,总在雕刻着你的时光,支撑着那些轻轻浅浅的想象。这些美好,远远近近,常是惬意的,一如花品,有些,日渐熏染香愈浓,而有些却冷处偏佳,别有芬芳。相濡相望,都不碍芳香拂面。  很是佩服那
期刊
“诗人”系列  堵车比北京严重,房价比西安昂贵,城管与小贩互殴,天坑吞吃行人,牛肉面隔年就涨,工资低到有关部门做省会城市收入排行榜时它常“被缺席”……生活在兰州,我时常感觉氤氲于头顶终年不散的那层东西,不是雾霾,而是由它的几百万子民肺部所吐出的怨气。  到兰州已十年,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一直感觉像是活在虚构里。这并不是矫情,张楚曾在为弋舟写的《完美主义者的悲凉和先锋者的慨然从容》中说:“多年前我偶然
期刊
最近十几年来,大学教师考核体制完全以项目为中心、以数量为标志,但看项目、刊物级别,不问成果质量究竟如何,国家级项目公布几形同放榜,在英文学刊发文者最可傲视同侪。忙于升等者,尤其是位置不稳的青年学人,难免不被异化,既无暇读“闲书”,亦无余力为普通读者编书作文——因为不算科研成果。在这套体制建立前,陈平原先生即已确立了自身的学术志趣,并能始终坚守之,他有意识地建立了“两套笔墨(专著与随感),三种身份(
期刊
大约是在复旦硕士毕业留校三年多时,我从陈先生口中得知,他与北大的林庚先生有点熟悉,他们是接触不多的朋友。  之所以陈先生会谈起他与林庚先生的关系,是因为他老人家已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而我这个学术助手,也将结束帮他合理合法做事的历史,他为我考虑了下一步——可以继续深造,北上到北大去攻读博士。这令当时的我十分感动,这是先生主动为我的前程发展考虑啊,如今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想起来,心头还是会涌上一阵
期刊
2002年4月1日,陈平原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做题为“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的演讲,他以梁启超、章太炎、周作人、胡适四位文化名人在1922年的四场演讲为中心,精彩地呈现了他们各具特点的神采风貌。事后看来,这场关于“学术讲演”的演讲是很有些象征性的。在学问方向上,标示了陈平原在“图像中国”之后,又开辟了“声音中国”的新论域。从“声音”角度切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演进,围绕“演说”与“文章变革”,“演说”与
期刊
摘要:元好问代表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从文学角度看,假若没有元好问,北中国将是一片绵延起伏的山丘、原野,而没有挺立的高峰,没有标志性的景观,金代文坛也将塌陷过半。元好问还直接关系到元代文学的发端。此外,元好问所编纂的《壬辰杂编》《中州集》和所撰写的诸多碑志,是《金史》的重要取材来源。本文意在从纵向的文学发展史及与横向同时期作家比较的角度,对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做出扼要概述。  关键词:
期刊
作为多年关注大学教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有不同于教育学学者看问题、谈问题的方式。除了对体制建设以“世道人心”的试金石进行探索,他同时也会特别重视文化风气的营造,对于他来说,这其中最有信心、最有资格去讨论的,当然就是读书,尤其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读书。前几年,陈平原先生已有一部((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从“大学”和“读书”两个话题进行结合,突
期刊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82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 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
期刊
宋沒用,苏北女人在上海,生于1921年,卒于1995年。普通不过的老太太,似乎谁家都有一个,耳聋、多话、皱皱巴巴。她是我《南方周末》专栏“浮生”系列里的人物。两干字意犹不尽,便写成了长篇。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最早的两干字超短篇,这部三十五万字的长篇,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它并非扩大版《浮生》。和《浮生》兼顾人性与历史的初衷不同,《好人宋没用》对人的书写是第一目的,也是唯一目的。所有的战争、迁
期刊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能很少有名词能像“五四”那样被反复言说,且众说纷纭。“五四”,作为中国社会迈向现代转型的源头性和标志性事件,百年来,承载了无数荣誉,也遭受了无穷批评,但不管对它持何种态度,都不可避免要与其对话。在反复的言说中,“五四”已然“层累”为一个巨大且复杂的存在,进入它变得异常困难。若贸然闯入,只瞥见一个片段便赞美或痛罵,固然过了瘾,但恐怕只能言不及义。“进入”难,“走出”也不易。“五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