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入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作为培养学生品德与道德的主要渠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符合了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当前生活化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语言和情景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针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概念、观点的理解并不深刻。而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用一些政治术语去传授知识,没有合理的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创设情境,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得学生对事物现象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二)生活化资源开发不足
  首先没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学情,生活化教学是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的,而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群体当中,他们的诉求教师不了解,使得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其次教学目的不明确,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不明确,直接导致教师无法获取有效的生活化资源去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首先在备课方面,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情,那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很难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学生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出来。其次课堂中提问较少,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提问则是加强师生之間互动的有效手段。最后实践性作业布置太少,理论加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才能更好的运用知识,进而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的都是书面作业,忽略了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意义,作业形式太过单一,学生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回应,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语言,创设生活化情境
  首先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基于课程理论性特点,生活化语言比规范性的语言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容知识。同时生活化语言还能为学生营造心理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畏难心理[1]。比如,运用亲和力的语言能够让学生产生放松的心态;运用严肃权威性的语言会拉开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运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激活课堂氛围,触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等。其次,将抽象概念生活化,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语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得通俗易懂,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最后提升情境创设的能力,情景创设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教材中的场景再现到情境当中,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角色表演、音乐、多媒体、游戏等等。情景创设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趣味性、探索性、启发性融入其中;应做预案,分析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要把对教学活动的方向整体把控,当学生偏离预期效果时及时调整。
  (二)开发教材中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教学资源。首先,要深入教材当中挖掘生活化的资源,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结合教学的需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灵活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其次,要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去搜集资源,走进学生群体当中,分析和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活动方式,以及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活动等[2]。在教学中结合这些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次,挖掘生活化的校本资源,借助校园文化、地域性风俗、历史等等,让学生在熟知的现象中,提升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适当引入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环境问题、能源、通信、科技等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丰富了生活化教学的内容。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
  1.课堂导入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一定的理论性特点,对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信息导入新课。比如在教学《坚持改革开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改变,从中感悟出改革开放之后家乡变化带来的成就等;也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的相关事件,比如,在教学法律相关知识时,给学生讲一些家暴事件,让学生探讨体罚的对和错等。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尽量采用开放式的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提问环节中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其中,给所有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被重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反应,通过鼓励表扬等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资助探索的能力,使其在合作探究、交流互动中获取新知,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上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集体意识的提升。
  4.课后作业生活化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构建知识型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究知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比如在《法不可违》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身边调查一些违法行为,并针对案例分析其中的危害,运用实例更深刻的去了解法律知识。也可以设计情感体验型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比如《爱在家人间》的学习中,让学生回家抱抱自己的父母,给他们说声辛苦了,用空余时间做一些没做过的家务,将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分享等等。
  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生活化教学资源,善于从生活中搜集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鹏飞. 生活化思维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文教资料,2019(04):210-211.
  [2]  谢燕原.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探析[J]. 新课程研究,2019(13):33-34.
其他文献
观察是幼儿教师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师个别化教育水平的首要条件,教师的有效观察也推动着幼儿区域活动游戏的水平。在工作中,教师如何将有效观察深化为“优效观察”,并进行科学性的记录、准确性的分析、针对性的反思……,从而找到“优效观察”的方法和策略。让“优效观察四部”既材料足、目标准、方法巧、记录真,真正帮助教师增强指导、参与、评价幼儿活动区游戏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区域游戏的水平。更重要
期刊
摘 要:在当前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这一学科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而且在当前的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对于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英语作为一种基础语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面对英语学习,学生常常表现出畏难情绪,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导致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目前,自然拼音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具有简单、高效且能快速学习英语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本
期刊
我有许多文具盒,它们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制作材料不同,来历也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它们都是我的好伙伴,好帮手,是我永远的好朋友。  这个文具盒呈长方形,它长18厘米,宽7厘米。比起老式文具盒,它的容量增加了不少。它的整体色调是银灰色,银灰色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感到清爽大方。文具盒的盒盖正中,有一幅可爱的图画,上面有两只小动物,一只是熊猫,一只是蝴蝶。文具盒的右上侧有一句话:一次好的行动顶得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激趣得当,引导得法,并能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使低年级孩子建立起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激趣;得当;引导;得法;注重;个体差异;建立;信心  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尽管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学生只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各學科课堂教学逐步向着开放、自主、有趣的方向迈进。同时,它为我国的体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改革方向。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都在不断地向多样化发展。游戏是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它独特的趣味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将一些相关的体育游戏纳入小学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以小学体育为出发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而师生互动在小学课堂的应用,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发展规律,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早日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师生互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数学;师生互动;师生情;知识  引言  素质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
期刊
摘 要:英语中的自然拼读与汉语拼音拼读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单词和掌握发音,有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能力培养  一、目前国内英语自然拼读教材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英语自然拼读教材基本采用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方式是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从a到z介绍每个字母的字母名和字母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有了更高要求。美术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重点是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思想情感的培养以及课堂构建三个角度进行介绍,并分别运用绘本教学、生活教学以及游戏教学的方式,构建出集趣味性、创造性以及育人性于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虽然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授课,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构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从
期刊
摘 要:由于幼儿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以保证幼儿身体处在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之中。本文则这要分析少儿体能训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体能训练;幼儿;身心健康  前言  幼儿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的一个重要时期,且在此时期其的大脑等生长发育非常快,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体能开发和训练,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身体塑形和心理健康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