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A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上市后多中心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A71型(EV-A71)灭活疫苗(Vero细胞)(EV-A71疫苗)上市后常规接种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浙江全省11个地市,北京丰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钦南区、平果县,江苏东台市作为研究现场,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自愿自费接种EV-A71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北京丰台区和江苏东台市以全部接种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余地区均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共45 239名。在接种每剂EV-A71疫苗后30 min、30 min至3 d和4~30 d,通过现场观察、电话和面访的方式主动监测并收集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描述不同种类、症状和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45 239名儿童共接种EV-A71疫苗71 243剂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9%(769剂次);不同年龄组间,5~11月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182%(177/14 973),≥36月龄组最低,为0.849%(18/2 119);征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1.047%(746剂次);1和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0.404%(288剂次)和0.554%(395剂次),未见4级不良反应发生。第1和2剂分别接种40 736和30 507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522剂次)和0.810%(247剂次);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91%(37剂次)和0.043%(13剂次),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8%(476剂次)和0.760%(232剂次);不良反应症状基本相同,局部反应均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发红,分别发生24和11剂次,全身反应均主要表现为发热,分别发生362和190剂次;不良反应均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至3 d内,发生率分别为1.016%(414剂次)和0.698%(213剂次)。

结论

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中度,EV-A71疫苗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的烟花征CT征象,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CT表现的认识,为临床的处理提供影像依据。方法搜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通过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抗酸杆菌或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结核且CT上表现为烟花征的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6~72(39±15)岁,回顾分析其CT影像特征,包括位置、数目、形态及其他伴发异常等,并对有病理切片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烟花征
在我国膀胱癌是第1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但不同医疗机构膀胱疾病的诊断水平差异较大,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有助于指导和统一膀胱疾病诊断流程。VI-RADS对膀胱多参数MRI(mpMRI)检查设备和技术要求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对MRI设备、技术规范、扫描参数及评估分类标准制定了规范,适用于未治疗的患者和接受过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患者。VI-RADS强调mpMRI克服了CT的局限性
目的应用3组不同的标记延迟(PLD)时间探讨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成像,在鼻咽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首诊3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咽部MRI常规平扫、3D pCASL及动态增强扫描。3D pCASL扫描分3组,PLD时间分别设置为1 525、2 025及2 525 ms。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化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经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且临床分期为ⅠB~Ⅳ期无法手术而接受完整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75例患者。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前行盆腔常规MRI及DCE-MRI扫描,获得4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瞬时管电压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量化评估肝脏铁过载的影响。方法取20只健康SD大鼠,将新鲜肝组织全部制成匀浆液。将右旋糖酐铁配制为铁浓度分别为50、40、30、20、10和0 mg/ml溶液,分别与3种不同浓度(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0%、30%、10%,模拟重度、中度、轻度脂肪肝)的甘油三酯大鼠肝脏匀浆液混合,制成肝脏铁沉积伴轻、中、重度脂肪变性的模型(共18个PVC管)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常规DWI相比,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回顾性搜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3例MSCT不易鉴别的SPN(43个)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横断面多b因子DWI(b=0、50、200、400、800、1 400、2 000 s/mm2)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SPN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性组19例,恶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序列(RESOLVE-DWI)ADC图的全域直方图分析,对腮腺常见肿瘤(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腮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8例腮腺常见肿瘤治疗前MRI平扫、增强、RESOLVE-DWI及ADC图像,其中多形性腺瘤47例、Warthin瘤25例、腮腺恶性肿瘤36例。利用Maz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与成人克罗恩病(CD)肠壁炎症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CD,且在术前15 d内进行了MR肠道成像的17例患者(77个病变)。所有患者均行T2WI平扫、IVIM及MRI增强扫描,获得的IVIM参数包括体素内真性水分子扩散(D)、体素内微循环灌注(D*)和灌注分数(f)值。对手术标本进行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直肠癌同步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101例伴有同步肝转移,将患者分为为训练组(n=182)和验证组(n=79)。选取每例患者的T2WI图像通过AK分析软件提取纹理特征,然后对训练组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进行降维后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使用
目的探讨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在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为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搜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术后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随访时,在DSA后3 d内行3D-SPACE序列MR检查。由2名医师分别对DSA和MRI图像进行双盲读片,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试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