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艰难曲折。2014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实现7.40%的较高增长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0%;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8.85%,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地位。
2014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58.22亿t,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0亿t,同比增长4.8%,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5.20亿t,同比增长5.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1%。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55亿t,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42亿t,同比增长5.7%,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90亿t,同比增长5.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3.4%。
1 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1.1 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波折,经济增长缓慢,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低迷,世界贸易低速增长,全球通胀冲高回落。世界银行于2015年1月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2.6%,比上年小幅提升0.1个百分点,比2014年6月的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从国别来看:日本经济增长0.2%,比上年放缓1.3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0.8%,上年为下降0.5%;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分别增长0.7%,0.1%和1.4%,分别比上年放缓0.6,2.2和0.5个百分点;印度经济增长7.4%,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预计增长3.4%,比2014年7月的预测值调低1.3个百分点,虽略高于上年3.0%的增长率,但大大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约7.0%的平均增长率水平。2014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基本在海运平衡点(2 000点)以下波动,从1月2日的点降至12月24日的782点,累计下降63.0%。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2014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出口额分别增长2.5%和4.0%,进口额分别增长3.4%和2.6%,涨幅均低于此前预期。
1.2 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1.2.1 全国经济平稳增长,长三角地区经济地位
稳固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2%。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2%。
2014年上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8%,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 1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77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占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江苏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3%。江苏省经济增速继续领跑长三角地区。
1.2.2 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平稳,长三角地区保持
较快增长
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9%;进口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0.6%;贸易顺差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46.2%。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3.8%。
从双边贸易来看: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3%,对欧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5.0%;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2.9%,对美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8.7%;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1.2%,对东盟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4.8%;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3%;中韩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8%,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7%;中俄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7%,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2%;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8%,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6%。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2.1%,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
2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
情况
2.1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2014年我国完成水路货运量58.2亿t,同比增长6.8%,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同比增长16.0%。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6亿t,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水路货运总量的32.0%,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15.9%。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4.7亿t,比上年下降0.2%,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30.6%;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6.5亿t,比上年下降3.2%,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7.5%;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4亿t,比上年增长5.9%,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4.2%。 2.2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亿t,比上年增长4.8%,低于2009―2013年11.2%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7.7亿t,比上年增长6.8%;内河港口完成33.9亿t,比上年增长1.7%。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4亿t,比上年增长5.7%,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2.6%,与上年相比略微下降。长三角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航发展中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和作用。2014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亿t,比上年下降2.6%;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t,比上年增长16.0%;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2亿t,比上年增长3.4%。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台州港和温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在7.0%以上;上海港和江阴港的货物吞吐量与上年相比有所下滑;扬州港、苏州港、太仓港域、常熟港域的货物吞吐量增长势头迅猛;湖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大幅下降44.6%(见图1)。
图1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其增长率
2.3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5.2亿t,比上年增长5.9%,高出2009―2013年平均增长率4.24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达到11.9亿t,比上年增长5.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3.8%,与上年相比略微下降。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亿t,比上年增长1.3%;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4亿t,比上年增长8.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7亿t,比上年增长4.9%。如图2所示:扬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最大,达到约48.3%;湖州港、太仓港和泰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20.0%;苏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15.0%。
图2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及其增长率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比上年增长6.1%。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最新统计:2014年1―11月我国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9%;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TEU,比上年增长3.4%,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35.8%。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5.0%,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12.5%;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下降10.4%。如图3所示,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湖州港增长率超过39.9%;苏州港、常州港增长率超过20.0%;宁波-舟山港、嘉兴港、南通港增长率超过10.0%;南京港增长缓慢。
图3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增长率
3 2015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
形势展望
经济方面:据世界银行2015年1月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0%,增幅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据联合国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增幅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贸易方面:据世界银行2015年1月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增幅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据联合国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通货膨胀方面:据英国共识公司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2.9%,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11月预测,2015年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1.4%,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0.6%,涨幅比上年扩大0.1个百分点。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5%,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3.6%,1.3%,0.9%,2.7%,2.3%,0.6%,6.8%,6.3%,0.3%和 3%,美国经济的复苏强于预期,而其他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日本)的经济表现难达预期。
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在此背景下,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有望遏制下跌趋势,内贸货物吞吐量难有明显反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以内贸货物运输为主的港口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将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保持低速增长。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将继续全面、有序推进,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预计2015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8.6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2.5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万TEU。上海港有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仍处于世界首位;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继续增强。
2015年,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与长三角地区各港航管理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交通运输部的精神,围绕“两省一市”经济发展重心,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利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研究港航业发展态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快港航转型升级、政策创新和突破,着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港港、港航业务融合。希望有关单位积极支持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工作,共同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5-03-27)
2014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58.22亿t,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0亿t,同比增长4.8%,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5.20亿t,同比增长5.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1%。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55亿t,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42亿t,同比增长5.7%,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90亿t,同比增长5.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3.4%。
1 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1.1 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波折,经济增长缓慢,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低迷,世界贸易低速增长,全球通胀冲高回落。世界银行于2015年1月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2.6%,比上年小幅提升0.1个百分点,比2014年6月的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从国别来看:日本经济增长0.2%,比上年放缓1.3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0.8%,上年为下降0.5%;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分别增长0.7%,0.1%和1.4%,分别比上年放缓0.6,2.2和0.5个百分点;印度经济增长7.4%,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预计增长3.4%,比2014年7月的预测值调低1.3个百分点,虽略高于上年3.0%的增长率,但大大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约7.0%的平均增长率水平。2014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基本在海运平衡点(2 000点)以下波动,从1月2日的点降至12月24日的782点,累计下降63.0%。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2014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出口额分别增长2.5%和4.0%,进口额分别增长3.4%和2.6%,涨幅均低于此前预期。
1.2 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1.2.1 全国经济平稳增长,长三角地区经济地位
稳固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2%。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2%。
2014年上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8%,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 1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77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占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江苏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3%。江苏省经济增速继续领跑长三角地区。
1.2.2 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平稳,长三角地区保持
较快增长
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9%;进口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0.6%;贸易顺差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46.2%。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3.8%。
从双边贸易来看: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3%,对欧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5.0%;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2.9%,对美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8.7%;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1.2%,对东盟贸易顺差达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扩大4.8%;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3%;中韩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8%,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7%;中俄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7%,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2%;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8%,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6%。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2.1%,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
2 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
情况
2.1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2014年我国完成水路货运量58.2亿t,同比增长6.8%,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同比增长16.0%。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6亿t,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水路货运总量的32.0%,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15.9%。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4.7亿t,比上年下降0.2%,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30.6%;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6.5亿t,比上年下降3.2%,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7.5%;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4亿t,比上年增长5.9%,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4.2%。 2.2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亿t,比上年增长4.8%,低于2009―2013年11.2%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7.7亿t,比上年增长6.8%;内河港口完成33.9亿t,比上年增长1.7%。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4亿t,比上年增长5.7%,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2.6%,与上年相比略微下降。长三角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航发展中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和作用。2014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亿t,比上年下降2.6%;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t,比上年增长16.0%;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2亿t,比上年增长3.4%。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台州港和温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在7.0%以上;上海港和江阴港的货物吞吐量与上年相比有所下滑;扬州港、苏州港、太仓港域、常熟港域的货物吞吐量增长势头迅猛;湖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大幅下降44.6%(见图1)。
图1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其增长率
2.3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5.2亿t,比上年增长5.9%,高出2009―2013年平均增长率4.24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达到11.9亿t,比上年增长5.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3.8%,与上年相比略微下降。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亿t,比上年增长1.3%;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4亿t,比上年增长8.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7亿t,比上年增长4.9%。如图2所示:扬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最大,达到约48.3%;湖州港、太仓港和泰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20.0%;苏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15.0%。
图2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及其增长率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比上年增长6.1%。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最新统计:2014年1―11月我国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9%;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TEU,比上年增长3.4%,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35.8%。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5.0%,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增长12.5%;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下降10.4%。如图3所示,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湖州港增长率超过39.9%;苏州港、常州港增长率超过20.0%;宁波-舟山港、嘉兴港、南通港增长率超过10.0%;南京港增长缓慢。
图3 201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增长率
3 2015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
形势展望
经济方面:据世界银行2015年1月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0%,增幅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据联合国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增幅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贸易方面:据世界银行2015年1月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增幅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据联合国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通货膨胀方面:据英国共识公司2014年12月预测,2015年世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2.9%,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11月预测,2015年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1.4%,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0.6%,涨幅比上年扩大0.1个百分点。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5%,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3.6%,1.3%,0.9%,2.7%,2.3%,0.6%,6.8%,6.3%,0.3%和 3%,美国经济的复苏强于预期,而其他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日本)的经济表现难达预期。
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在此背景下,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有望遏制下跌趋势,内贸货物吞吐量难有明显反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以内贸货物运输为主的港口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将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保持低速增长。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将继续全面、有序推进,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预计2015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8.6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2.5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万TEU。上海港有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仍处于世界首位;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继续增强。
2015年,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与长三角地区各港航管理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交通运输部的精神,围绕“两省一市”经济发展重心,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利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研究港航业发展态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快港航转型升级、政策创新和突破,着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港港、港航业务融合。希望有关单位积极支持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工作,共同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编辑:曹莉琼 收稿日期: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