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宠和溺爱不是一回事。溺爱是对孩子过度的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而恰当地宠孩子,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是家庭教育中非常管用的技巧。
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宠不得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宠坏,在“小皇帝”“小公主”恃宠而骄的当下,宠孩子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这样的观点听上去冷静而又尖锐,但联系实际就不难发现,不得父母宠的孩子似乎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信。那么,要不要宠孩子呢?怎么宠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四个小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你已经很不错了
有一位有趣的父亲,特别宠自己的女儿乐乐。他的宠更多地表现在对女儿的欣赏上。
在一次幼儿园画画比赛中,几个小朋友都画得不错,可乐乐却画得乱七八糟。这位父亲满不在乎地笑笑说:“虽然他们比你画得好,可你的歌唱得比他们棒。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嘛。画画你要是喜欢就再练练,如果不喜欢咱就不画了,练唱歌去。”听爸爸这样说,乐乐马上不伤心了。以后再画画,她一点压力也没有,放开来画,反而很快赶上了别的小朋友。
还有一次,这位爸爸居然跑到幼儿园,对老师说:“乐乐这么优秀,我看完全可以当班长。”实际上,乐乐各方面表现都不是特别突出,甚至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但这位父亲坚信自己的女儿是最棒的,非要给女儿争来一个证明实力的机会不可。老师没办法,答应让乐乐试一个星期。没想到,乐乐果如其父所言,迅速赢得了小朋友的拥护。老师惊叹:“真是奇怪了,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这位父亲教乐乐学游泳,也是一边教一边宠。乐乐胆子小,不敢下水。父亲不强迫,而是说:“爸爸8岁时都不敢下水,你现在才4岁,已经很不错了,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样一说,乐乐觉得自己超过了爸爸,是个勇敢的孩子;既然是个勇敢的孩子,就不能让爸爸看不起,于是闭着眼睛跳进水里……别说,没几天乐乐就学会了游泳。
乐乐原来是个胆小、敏感、脆弱的女孩,被父亲慢慢宠成了勇敢、自信、坚强的“小精英”,不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没有任何负担,一旦愿意做什么,总能信心百倍地去尝试,而且独立性极强。
点评:孩子有自信,比什么都强。每个孩子的资质不一样,永远不要拿他跟别人比,而是要他跟自己比,跟原来的他比。这正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真正做到的一点。这位父亲总能在女儿不令人满意的表现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这种表扬不仅出现在她做得好的时候,而且也出现在她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这种肯定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翎子现在是某晚报副刊的主编,公认的才女,而且做事干净利落,勇于接受挑战,尽管待人接物非常谦虚,但只要投入工作,那股子自信简直不可抵挡。有人问她:“奇怪啊,你哪儿来的那么大自信?”翎子笑笑回答:“这个嘛,全要拜我老妈所赐。”
从小到大,翎子非常得妈妈的宠。翎子嫌自己个子太高,妈妈却说:“个子高好啊!以后咱当模特去,天天走T台,天天穿新衣服,天天有人照相。”翎子上初中时害羞,一当众说话就脸红。妈妈说:“不害羞还叫女孩子吗?害羞是一种美德啊!没读过徐志摩的诗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美吧?”翎子在厦门读大学时,妈妈去看她。因为是“五一”长假,宾馆满员,而学校宿舍又不允许家长住,于是翎子通过老师联系到一家招待所,顺利安顿好了妈妈。妈妈说:“闺女,不错,你是当外交官的料儿!”大学快毕业时,翎子打电话给妈妈,说自己想当记者,不知道能力行不行。妈妈马上问:“当记者好啊,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被妈妈一路宠着,翎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是个快乐、阳光、自信的女孩,人缘也极好。在报社工作刚刚三年,赶上机构改革,中层领导竞聘上岗,翎子以普通编辑身份勇敢报名,一路过关斩将,居然坐上了副刊主编宝座。妈妈听说后,在电话里说:“当主编好啊,不过对你的潜力来说,还是有点委屈。”
点评:宠孩子绝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在一些是非清楚、原则明晰的问题上是万万宠不得的。翎子妈宠孩子,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信任、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宠,多多益善。
气质不错
4岁的虎子性格倔强、内向,让妈妈很发愁。可是,虎子妈前一段去听了一个家庭教育讲座回来,突然改变策略,效果好得出奇。
虎子不好好吃饭,没少在饭桌上挨妈妈骂,但这次妈妈不骂了,还好声好语地夸:“不错,宝宝今天自己吃了三勺,比昨天多了一勺,进步真快呀!”虎子很开心。
虎子不讲礼貌,见长辈不知道打招呼。虎子妈不再强迫他了,而是摸着他的头说:“妈妈小的时候也不愿和人打招呼,你姥姥说我是个小哑巴、木头疙瘩。你比妈妈强多了,还会冲人笑呢!”虎子一听,特别兴奋,不打招呼还能受表扬,如果打招呼岂不是更好?有一天和妈妈在小区里散步,他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还小声叫了一声“阿姨”。
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善意地评价小虎:“这孩子性格有点内向,胆子小。”虎子妈赶紧接过话茬,笑道:“其实老师说他在幼儿园动能动,静能静,气质不错。”然后,无限怜爱地摸摸虎子的头,又弯腰对虎子耳语:“气质不错的帅小伙儿。”虎子咧嘴笑了。
没多久,虎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又懂事又开朗,不仅和小区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见了大人主动打招呼,还在市里“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点评:能被自己的妈妈理解、欣赏,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这样想。虎子妈宠孩子的策略很简单,就是面对现实,承认孩子的性格有不足,不打击、不强制,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孩子爱听顺耳话的特点,用鼓励、赞赏的话语慢慢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虎子是头“顺毛驴”,哪个孩子不是呢?
这方面别人不如你
丁丁是个好静不好动的5岁男孩,瘦瘦的,白白净净,像个小姑娘。在幼儿园,他的绰号叫“妹妹”。这个绰号让丁丁很气恼,再也不愿去幼儿园了。丁丁妈对儿子说:“瘦怎么了?咱又不想得肥胖症。白净怎么了?说明咱讲卫生。不喜欢活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搭积木三分钟都坐不住,你能一动不动坐一个小时,说明你注意力集中,将来能当科学家!”最后还郑重地加一句,“这方面别人不如你。”
“这方面别人不如你”是丁丁妈的口头禅。她认为,既然现在是竞争的时代,家长喜欢拿孩子做比较,那就比好了,但你有你的比法,我有我的比法,我绝不会拿孩子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因为那样比只能比出自卑,而拿孩子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往往能比出孩子的自信;再者说,哪个孩子没有特点?哪个孩子没有优势?想找到自己孩子的长处,那还不容易,但前提是你得有发现长处的眼光。
入学时,家长们各显神通,改户口、买房子,拼命把自家孩子往重点小学里送,而丁丁却不慌不忙地到市里最好的一所重点小学报了到。原来,丁丁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经常在家做数学智力题。丁丁妈发现这一特点,买来小学奥数教材讲给丁丁听。丁丁如获至宝,没事就捧着钻研,果然有了点科学家的架势。6岁时,丁丁妈托朋友帮忙,破格让丁丁参加“希望杯”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没想到10道题解出了3道!此事惊动了市教育局,认为丁丁是神童。入学前,几所重点小学早早联系丁丁妈,表示愿意特招丁丁。
大家都说,丁丁的高智商是被妈妈宠出来的。丁丁妈却说:“孩子的所谓低智商,或许是被家长压抑出来的。”
点评:幼儿园孩子学奥数不值得提倡,但孩子喜欢、主动要求学的除外;拿孩子做比较不值得提倡,但对自卑的孩子,拿他的长处比别的孩子的短处除外。丁丁妈宠孩子不是护短,而是尊重孩子的特质。她那句“这方面别人不如你”非常耐人寻味。
【编辑:陈彤】
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宠不得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宠坏,在“小皇帝”“小公主”恃宠而骄的当下,宠孩子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这样的观点听上去冷静而又尖锐,但联系实际就不难发现,不得父母宠的孩子似乎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信。那么,要不要宠孩子呢?怎么宠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四个小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你已经很不错了
有一位有趣的父亲,特别宠自己的女儿乐乐。他的宠更多地表现在对女儿的欣赏上。
在一次幼儿园画画比赛中,几个小朋友都画得不错,可乐乐却画得乱七八糟。这位父亲满不在乎地笑笑说:“虽然他们比你画得好,可你的歌唱得比他们棒。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嘛。画画你要是喜欢就再练练,如果不喜欢咱就不画了,练唱歌去。”听爸爸这样说,乐乐马上不伤心了。以后再画画,她一点压力也没有,放开来画,反而很快赶上了别的小朋友。
还有一次,这位爸爸居然跑到幼儿园,对老师说:“乐乐这么优秀,我看完全可以当班长。”实际上,乐乐各方面表现都不是特别突出,甚至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但这位父亲坚信自己的女儿是最棒的,非要给女儿争来一个证明实力的机会不可。老师没办法,答应让乐乐试一个星期。没想到,乐乐果如其父所言,迅速赢得了小朋友的拥护。老师惊叹:“真是奇怪了,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这位父亲教乐乐学游泳,也是一边教一边宠。乐乐胆子小,不敢下水。父亲不强迫,而是说:“爸爸8岁时都不敢下水,你现在才4岁,已经很不错了,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样一说,乐乐觉得自己超过了爸爸,是个勇敢的孩子;既然是个勇敢的孩子,就不能让爸爸看不起,于是闭着眼睛跳进水里……别说,没几天乐乐就学会了游泳。
乐乐原来是个胆小、敏感、脆弱的女孩,被父亲慢慢宠成了勇敢、自信、坚强的“小精英”,不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没有任何负担,一旦愿意做什么,总能信心百倍地去尝试,而且独立性极强。
点评:孩子有自信,比什么都强。每个孩子的资质不一样,永远不要拿他跟别人比,而是要他跟自己比,跟原来的他比。这正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真正做到的一点。这位父亲总能在女儿不令人满意的表现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这种表扬不仅出现在她做得好的时候,而且也出现在她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这种肯定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翎子现在是某晚报副刊的主编,公认的才女,而且做事干净利落,勇于接受挑战,尽管待人接物非常谦虚,但只要投入工作,那股子自信简直不可抵挡。有人问她:“奇怪啊,你哪儿来的那么大自信?”翎子笑笑回答:“这个嘛,全要拜我老妈所赐。”
从小到大,翎子非常得妈妈的宠。翎子嫌自己个子太高,妈妈却说:“个子高好啊!以后咱当模特去,天天走T台,天天穿新衣服,天天有人照相。”翎子上初中时害羞,一当众说话就脸红。妈妈说:“不害羞还叫女孩子吗?害羞是一种美德啊!没读过徐志摩的诗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美吧?”翎子在厦门读大学时,妈妈去看她。因为是“五一”长假,宾馆满员,而学校宿舍又不允许家长住,于是翎子通过老师联系到一家招待所,顺利安顿好了妈妈。妈妈说:“闺女,不错,你是当外交官的料儿!”大学快毕业时,翎子打电话给妈妈,说自己想当记者,不知道能力行不行。妈妈马上问:“当记者好啊,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被妈妈一路宠着,翎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是个快乐、阳光、自信的女孩,人缘也极好。在报社工作刚刚三年,赶上机构改革,中层领导竞聘上岗,翎子以普通编辑身份勇敢报名,一路过关斩将,居然坐上了副刊主编宝座。妈妈听说后,在电话里说:“当主编好啊,不过对你的潜力来说,还是有点委屈。”
点评:宠孩子绝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在一些是非清楚、原则明晰的问题上是万万宠不得的。翎子妈宠孩子,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信任、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宠,多多益善。
气质不错
4岁的虎子性格倔强、内向,让妈妈很发愁。可是,虎子妈前一段去听了一个家庭教育讲座回来,突然改变策略,效果好得出奇。
虎子不好好吃饭,没少在饭桌上挨妈妈骂,但这次妈妈不骂了,还好声好语地夸:“不错,宝宝今天自己吃了三勺,比昨天多了一勺,进步真快呀!”虎子很开心。
虎子不讲礼貌,见长辈不知道打招呼。虎子妈不再强迫他了,而是摸着他的头说:“妈妈小的时候也不愿和人打招呼,你姥姥说我是个小哑巴、木头疙瘩。你比妈妈强多了,还会冲人笑呢!”虎子一听,特别兴奋,不打招呼还能受表扬,如果打招呼岂不是更好?有一天和妈妈在小区里散步,他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还小声叫了一声“阿姨”。
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善意地评价小虎:“这孩子性格有点内向,胆子小。”虎子妈赶紧接过话茬,笑道:“其实老师说他在幼儿园动能动,静能静,气质不错。”然后,无限怜爱地摸摸虎子的头,又弯腰对虎子耳语:“气质不错的帅小伙儿。”虎子咧嘴笑了。
没多久,虎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又懂事又开朗,不仅和小区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见了大人主动打招呼,还在市里“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点评:能被自己的妈妈理解、欣赏,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这样想。虎子妈宠孩子的策略很简单,就是面对现实,承认孩子的性格有不足,不打击、不强制,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孩子爱听顺耳话的特点,用鼓励、赞赏的话语慢慢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虎子是头“顺毛驴”,哪个孩子不是呢?
这方面别人不如你
丁丁是个好静不好动的5岁男孩,瘦瘦的,白白净净,像个小姑娘。在幼儿园,他的绰号叫“妹妹”。这个绰号让丁丁很气恼,再也不愿去幼儿园了。丁丁妈对儿子说:“瘦怎么了?咱又不想得肥胖症。白净怎么了?说明咱讲卫生。不喜欢活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搭积木三分钟都坐不住,你能一动不动坐一个小时,说明你注意力集中,将来能当科学家!”最后还郑重地加一句,“这方面别人不如你。”
“这方面别人不如你”是丁丁妈的口头禅。她认为,既然现在是竞争的时代,家长喜欢拿孩子做比较,那就比好了,但你有你的比法,我有我的比法,我绝不会拿孩子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因为那样比只能比出自卑,而拿孩子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往往能比出孩子的自信;再者说,哪个孩子没有特点?哪个孩子没有优势?想找到自己孩子的长处,那还不容易,但前提是你得有发现长处的眼光。
入学时,家长们各显神通,改户口、买房子,拼命把自家孩子往重点小学里送,而丁丁却不慌不忙地到市里最好的一所重点小学报了到。原来,丁丁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经常在家做数学智力题。丁丁妈发现这一特点,买来小学奥数教材讲给丁丁听。丁丁如获至宝,没事就捧着钻研,果然有了点科学家的架势。6岁时,丁丁妈托朋友帮忙,破格让丁丁参加“希望杯”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没想到10道题解出了3道!此事惊动了市教育局,认为丁丁是神童。入学前,几所重点小学早早联系丁丁妈,表示愿意特招丁丁。
大家都说,丁丁的高智商是被妈妈宠出来的。丁丁妈却说:“孩子的所谓低智商,或许是被家长压抑出来的。”
点评:幼儿园孩子学奥数不值得提倡,但孩子喜欢、主动要求学的除外;拿孩子做比较不值得提倡,但对自卑的孩子,拿他的长处比别的孩子的短处除外。丁丁妈宠孩子不是护短,而是尊重孩子的特质。她那句“这方面别人不如你”非常耐人寻味。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