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营养不良小儿的饮食护理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童时期,经常会发现很多小朋友长得比较快,而且体质比较强壮,非常惹人喜爱,但是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成长阶段会出现发育迟缓,或体质较弱的情况,此类儿童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对其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类现象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小朋友的各项身体机能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而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其营养元素补充量不足,最终造成机体出现慢性营养缺乏,产生营养不良的症状。为了进一步降低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几率,本文将重点从饮食护理方面入手,使广大家长能够进一步知晓关于营养不良小儿的饮食护理工作。
  初步了解小儿營养不良
  小朋友非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是儿童常见病中的一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务必应当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和纠正,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饮食习惯不佳。此类患儿通常情况下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而且经常会出现厌食、挑食等情况。第二,喂养不当。此类因素主要在于患儿家长缺少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而造成患儿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患儿妈妈没有充足的母乳,便只能采取非母乳喂养的方式,但是在喂养过程中没有科学配以辅食,最终造成营养不良症状的发生。第三,疾病因素。一些患儿由于自身疾病问题,消化吸收状况不佳或食欲不好,导致其机体机能逐渐消耗,有效营养物质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最终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常见的疾病因素主要包括慢性肠炎、消化道先天畸形等。另外,一些患儿妈妈在妊娠期间出现宫内感染、早产、营养低下等问题,同样会对患儿造成营养不良。
  良好的饮食护理实施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护理研究的不断进步,对营养不良患儿施以饮食护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并为其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患儿:
  第一,刚出生的婴儿。此类患儿在开展饮食护理过程中应当首先选择运用母乳喂养的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母乳中具备婴儿成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生长因素以及机体所必须的抗原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婴儿逐渐提升自身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疾病发生几率。但是如果发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则应当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及时将喂养方式加以转变,通常会转为混养或人工喂养等的方式。
  第二,已接受人工喂养的患儿。应当对其进行适当奶量的补充,例如牛奶、奶粉等,在补充过程中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第三,年龄稍大的患儿。针对此类患儿开展饮食护理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例如奶制品、肉末等。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患儿,在对其开展饮食护理过程中都应当注重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C,因此家长应当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患儿每日进行适量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
  饮食护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饮食护理过程中,虽然可以采取较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但是期间依然存在较多注意事项值得护理人员以及家长的注意。通过临床相关研究的分析以及总结可将注意事项划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能量供应。针对消化能力不同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首先需要通过对患儿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其体质指数,并根据该指标进行相关能量摄入方案的制定。若患儿消化功能比较良好,且属于轻度或中度营养不良的状态,则应当重点对其饮食加以调整,保证其每日能够获得充足的能量。但是如果患儿处于重度营养不良的状态,则容易出现各项组织器官功能下降的情况,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因此在对其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将每日能量摄入标准进行计算,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适当减量,且遵循由少至多的标准加以护理,直至增加到每日正常所需量。
  第二,食物选择。开展饮食护理时,应当时刻遵循应当均衡的原则,且在患儿消化能力能够适应的基础上配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类食物的摄入,例如通过摄入鸡蛋、鱼肉、牛奶、肉末等食物能够使患儿有效补充蛋白质以及能量;通过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能够使其有效补充矿物质以及维生素。
  第三,饮食护理与观察。观察患儿消化系统状态,若患儿消化功能较好,则可适当为其增加饮食摄入量,避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若患儿消化功能不够理想,则需要考虑运用鼻饲的方式进行饮食护理。此外,护理人员或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患儿排便情况来判断其消化功能状态。若出现腹胀、呕吐等问题,则代表其消化功能出现异常,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其他饮食护理建议
  一些家长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错误认为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应当摄入含有脂肪的食物,而实际上是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肉类、植物油的摄入,同时也可适当摄入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米糊、藕粉等。
  综上所述,在儿童时期出现营养不良属于一类极为常见的情况。当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后,家长应当放平心态,通过加强对患儿的饮食护理,使其能够在日常饮食中摄入到更加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对患儿饮食习惯以及家长喂养方式的有效干预,可逐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的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一种极其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类型,它除了很大程度上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之外,又是新生儿期病残儿中比较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只要发现宝宝存在缺氧缺血性症状,一定要尽早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属于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的脑部病变,比较常见的即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同时其他年龄段也有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属于围生期新
期刊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代替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营养治疗对于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透析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血液透析技术逐渐被推广,使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存活年份增长。但是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会存在轻度或重度蛋白质以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往往营养治疗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错误,一是对于年轻的透析患者,随着透析的进行,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低,再加上高分解代谢,体内毒
期刊
在挪威海,马格努斯·伦德格兰向全球最强劲的潮汐流以及直径达10米的大漩涡发出了挑战。这位满怀激情的摄影师潜入深海,探访了那里的奇特居民。 In the Norwegian Sea, Magn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国一直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其传染源头主要是急性乙肝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播的方式则通常为母婴传播、体液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通常为抗HBs阴性者,就目前来看,我国约有上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而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据数量大约为3000万,可以说我国的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在全世界都是极其靠前的,每年有数十万人因为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而离开人世。庞大的数据说明慢性乙肝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