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好看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们经常会为烧什么菜发愁。现在的孩子特别挑食,所以妈妈们每天都得变着花样烧。本期介绍的菜虽然做法简单,但肯定吸引宝宝的眼球,相信宝宝会喜欢。
  
  青笋虾仁
  
  原料:
  青笋(莴苣)、虾仁、鸡蛋、高汤、料酒、盐
  做法:
  1 青笋去皮、切丝,虾仁用少许料酒、盐、蛋清腌渍。
  2 往锅里倒少许油,炒虾仁,等虾仁变色后盛出备用。
  3 再倒少许油炒青笋,翻炒约1分钟,加盐,加入高汤。
  4 煮到青笋变软,倒入炒好的虾仁,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鲑鱼汤
  
  原料:
  鲑鱼、河虾、笋干(事先泡过,若没有,冬笋也可)、蘑菇(切片)、黑木耳、菜心、生姜、料酒
  做法:
  1 将鲑鱼洗干净,在油里先煎一下。
  2 沙锅里放入开水,把煎好的鱼放入砂锅,放几片生姜,倒少许料酒,放入笋干,小火炖5分钟。
  3 汤色稍变白后放入蘑菇、河虾、黑木耳,加少许盐,再稍微煮一会儿后放入菜心,烧开即可。烧的时候汤里可以放少许牛奶,汤色更白。吃的时候可以加点胡椒粉,味道更好。
  
  天使蛋
  
  原料:
  鸡蛋、色拉酱
  做法:
  1 鸡蛋煮熟,切成两半。
  2 取出蛋黄,用小勺压碎,放入色拉酱调匀,再装回到蛋白里。不喜欢吃白煮蛋的孩子一定也会爱上这款漂亮的天使蛋。
其他文献
养儿育女10年,家有兄妹俩相差两岁。回头想一下,和其他妈妈相比,我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懒妈妈,带娃特别轻松。  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我们家的超级奶爸。  当然,超级奶爸也非自动生成。如何培养这位神一般的队友?我有三招——放手:最简单也最困难  这第一步啊,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放手。  这一步看似简单:撂挑子不就行了吗?但其实,实践起来最困难。因为在态度上,很多妈妈都做不到“放心”,对丈夫不放心,对孩
胡适先生4岁读父亲所作的诗,5岁上私塾读古文,11岁能够自己看古文书。我们不求孩子能有如此的造就,但了解一些汉语的音律与美感还是不难的。  下面是我3岁的儿子踢踢正在读、读过以及计划读的传统启蒙读物,都以朗诵体验为主,不求背诵。  《三字经》  适合年龄: 2岁半开始  踢踢跟着我读了两遍《三字经》后,就开始考我。经常是他说一句,让我接下一句,然后问我是什么意思。通过《三字经》,他知道了春夏秋冬与
教室里正在玩抢椅子的游戏。蓝衣小女孩精神十足,越走越快;绿衣小男孩累得不行,越走越慢。  請问:如果老师此刻停止拍掌,他俩谁能抢到最后一个座位?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每个会编故事的人,都会有强大的同理心。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读绘本以外,语言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游戏,俗称“过家家”。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只要是孩子,就都热爱角色扮演,它充满了互动、想象与欢乐,也需要孩子积极地用语言参与。  但很多爸妈都会说:“和孩子过家家时,对话常常难进行下去。”  “你好吗?”  “我很好。”  下面就冷场了,没词儿了。  该怎样和孩子过家家
這一期的小家伙,名字叫“波浪线圆”。样子长这样 。  他也有一个神奇的本领,能把自己变成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模样!  现在,波浪线圆小朋友又要变身了。快来看一看,这次他准备变什么?  还没玩够?那就再找4张白纸,把下面这4个波浪线圆的神奇变身也画出来,然后涂上你喜欢的色彩!
画一棵正在跳舞的扭扭树 , 上面细,下面粗。  它的树枝也会跳舞,扭来扭去的。  用兩种颜色重叠涂画树干。再用不同的颜色,涂画很多很多小圈圈树叶。  数数这棵扭扭树,一共有多少条扭扭树枝?再画一棵、两棵、三棵, 画出一片树林吧!
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现代人仿佛是不停踩着转轮的小老鼠,虽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之中,却总在原地踏步。”忙碌而盲目,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上班族,长期以来,我的生活像是高速旋转的陀螺。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有时间。”从那时起我开始反省,思量生活的重心到底是什么。  我去跟老板提出减少工作时间。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起先,一想到因减少
中午出去散步,发生了一件小事,很是触动我。  自打立春后,上海天气明显暖和起来。加之今儿有太阳,午后阳光简直让人不能抵挡。我迫不及待甩掉棉拖鞋,换上运动鞋,出门溜达一圈。  信步走到小区旁边的小公园,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地玩儿,我就走了過去。  我站在一旁静静看他们怎么玩儿。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看样子像小班的年纪,三四岁。一个捡起草地上的一片叶子往上一抛,另一个也弯腰去草地上找,捡起
如果在此之前,你从没有听说过“内化的安全感”,那么你需要听听下面这个小故事。  很多年前,当我的女儿艾玛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幻灯机突然坏了。主讲人说:“我不太担心,总会有人来修好它的。但是斯坦利会很着急。”  听众面面相觑,都不明白斯坦利是谁。  “斯坦利是我父亲。”她接着说,“他早就去世了,但我依然能听见他的声音萦绕在我的头顶:‘大事不妙了!大家都会离开的!再也不
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很多专家的经验,都在鼓动家长们将孩子培养成出众的人。但我非常怀疑这样的动机。  孩子怎样才算出众?孩子怎样才能出众?老卡尔·维特说:“如果受到正确的教育,每一个普通健全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出众的人。”    其实,我并没指望我的孩子能成为出众的人,因为我知道,真正出色的人物并不多。我只是希望女儿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我不会机械地套用那些育儿百科。我不套用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而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