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平:傅中望的关系艺术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艺术家倘若能够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找到一个独特视角并创造性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某些本质性关系的理解——已属非凡;而这样的突破对于傅中望先生而言至今已经发生了两次——堪称杰出。
《榫卯结构·地门》600cm×600cm×20cm,木、石,199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傅先生就凭借系列“榫卯结构”的雕塑形态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初时期独树一帜。从中国传统民俗木工制作中的部件连接工艺技法中发现具有揭示人类社会普遍结构性契合关系的方法——既让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智慧内核,又让正努力学习西方现代文化的同时坚守文化本土立场者看清了轻视自己历史传统的荒谬——这正是“榫卯结构”的当代艺术史意义。
《楔子6#》 木 30cmX50cmX50cm 木 1993

  早在1991年,中望先生的作品中就曾出现过“楔子”。也曾引起过评论界的关注。而“楔子”的那一次“偶然”出现很大程度上只是“榫卯”关系表达的某种延续,还难以看作是其艺术思想跨越的“必然”——作为一种独特艺术现象的存在。
  从2007年7月至2017年3月,中望先生担任湖北美术馆创始馆长,将艺术生涯中十分宝贵的10年奉献给了公共文化事业。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一举动通常会被看作是一种牺牲。而依我看,若一定要说牺牲,也是一个阶段性经济利益的牺牲,而不是創造力的牺牲,更不是艺术灵魂的牺牲。他以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方式离开艺术创作的常态,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思想状态——这是一个积攒文化能量的过程。艺术家的历史——创作可以因为种种原因而中断,身份可以被随机定义和解读,而对艺术的思考始终不会中止。
《桓柱》 高225cm 宽60cm 木 2015

  显然,中望先生不愿意艺术生命止步于过去的辉煌,也不愿意曾经的艺术成果在过去时中被符号化和标签化。他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深谙纷纭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基础。《楔子》可以看作中望先生在达到“榫卯结构”的创造高峰之后的又一次艺术才华的集中爆发。楔子——作为一种依存物和辅助物,却蕴含着改变事物本质的巨大能量;通常被用于发挥建设性、协调性作用,却潜藏着否定性,破坏性的锋芒;貌似平凡,却有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决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是产生艺术效果的天然契机。将“楔子”的物理学意义赋予社会性内涵及审美意义——这正是中望先生近几年思考艺术问题的焦点和工作的价值核心。奇妙之处在于,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楔子”本身似乎平淡无光,可一旦与其他物体发生结构性关系就能瞬间产生奇迹般的视觉时空转换效应——这正是傅中望先生独到的艺术发现。我看可以称之为“关系艺术”。
《穿梁》 傅中望 木 588cm×40cm×40cm 2014

  一年前,因为地铁的修建,在合美术馆正面的广场前意外出现了一个作为逃生出口的建筑物,不仅缺乏视觉美感,而且显得格外突兀,直接影响到美术馆的形象观瞻。我们希望改变由此带来的空间视觉关系的恶化,曾邀请中望先生为此做一个艺术的解决方案。他就用到了一只桀骜不驯的“楔子”——仅从方案效果看,就完全可以消解在无序中出现的这种公共建筑的突兀。遗憾的是,这一独特创意直到目前尚未实施并有可能付诸东流。这次展览,中望先生直接将5个楔子“插进”美术馆的建筑的不同部位,尝试不同质感的视觉形式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共生与同构。通过改变这座建筑的视觉观感——司空见惯中的陌生感——隐喻某种意料之外但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件作品在展览中出现,没有附加任何宣言,而在我看来,它的构思与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宣言。更为重要的是,它足以提示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缺失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的精神。

  从“榫卯”到“楔子”——既是一种转型,更是一种升维,从中可以洞见中望先生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由“楔子”追溯“榫卯”——既是一种回望,更是一种蜕变,从中可以理解中望先生艺术思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我对这相隔30年的对话充满了期待,也预期中望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布展和展出现场还会出现令人惊叹的“神来之笔”。相信这个展览能够成为合美术馆推动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其他文献
期刊
在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电视产业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但电视收视率却没有明显变化。据澳大利亚研究与市场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至2003年全国有720万电视用户、60家电视台,广
1941年,一位年轻的德国飞行员参观了位于魏玛的尼采档案馆.当他还是一名学生时,就已经对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著作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被哲学家文献的混乱状
期刊
本文评述了目前铀的水冶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流程,鉴定了英国原子能局研究和发展工作的选题。概述了铀矿石的酸浸和用离子交换法提取铀的进展及其导致整个流程的改进和经济效果,
“水墨心境—吴谦作品展”是吴谦自2017年底回国后,走出家乡厦门至外地举办的第一次个展.他选择的是上海.此地既是中国抽象艺术之都,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和当代艺术最重
期刊
“我就是偏爱追逐阳光。”  孙晓岚深爱着这个世界,  这种能量,  不是虚空话术,  而是时间和经历结出的累累果实。  晓,为天亮之际,生机盎然。  岚,是山中雾气,姿迷神秘。  她的名字,恰为“晓岚”。  2020年9月29日,杭州宝龙,晴光朝更合,静待岚气来。  岚气入,恍惚兮,山水有物矣。  山水,从不只是文人雅士的事,而是牵连到日常生活,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水世界。  山川,亦是国人生活
期刊
目的:   第一部分:对髁突囊内骨折手术治疗行软组织复位与未行软组织复位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从而在生物力学和临床疗效方面来评价下颌髁突骨折切复内固定行关节盘复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院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在部分管理人员中存在着忽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管理育人意识淡漠的现象,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文章针对新时代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创新出了许
在新的课程教育体制下,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也有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的总复习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接受进度与掌握水平.因此,教师
王薇 龙美术馆馆长  按:以“超级”定义王薇,不仅在于她傲人的藏品和馆长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其始于起点就“不一样”的收藏逻辑和不断自我刷新的格局。  身边人都喜欢叫王薇“王姐”。  这其中包含的不仅是尊敬,还有欣赏,以及某种亲近感。  其实,若人生换个战场,王薇依然会是傲立群雄的领头者。因为她身上具备了诸多优秀基因:爱好与学习的相融、理性又不乏热情的性格、勇敢和自信、凡事100%准备,以及擅于以润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