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晋:未曾远离再次回“家”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的身份回家


  回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羽排馆的训练场,马晋在熟悉的氛围、熟悉的场地、熟悉的色调中,还是找到了那么一点新鲜感。“这种新的感受,其实是自己带着新的内容。”
  在马晋的眼中,过去的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种个性上的“自我”,以教练身份回归,她感受到新身份正在教她如何学会稳重。“作为运动员,也许从睁眼开始就带着情绪。但是,一名教练,不管今天队员的状态如何,首先为人师表自己就要态度积极且主动。”
  2016年的那个秋天,马晋选择退役。当时,她以为那是自己和羽毛球的终点。“当你的2/3人生全被一个事情填满,总会想逃离。”在那段想远离自己心爱事业的日子里,她不断丰富自己,让生活的内涵更多彩。在探索人生的路上,她才发现,曾经自己面临过的那些自身局限性,都成为她后来对自我探索的见证。
  如今,马晋更懂得敞开自己,更多关注人与人、人与外界、人与时代的关系和互动。她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让自己自在的方式。她不再是那个封闭自己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生活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这让马晋更加真实。有机会回到中国羽毛球队的大家庭,马晋说身为国羽人,心真的不曾远离。“能够有机会‘回家’,为国羽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晋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杨明、蒋国良指导制定的训练计划指导队员,她会跟在老教练的身边观察和学习。“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也许,在‘球’上面自己应该没有问题,但如何才能把想法清晰无误地表达出来,传递给运动员?如何去感知和引导队员的情绪和状态?这些都需要学习。”在队员们进行早操或专项力量训练的间隙,马晋也会“忙里偷闲”地让自己练上几组。“回队里适应得很快,但唯一不适应的就是不用训练了。我总想问教练:‘我的训练计划呢?’”
  回到北京,不少朋友都问她带训练累不累?马晋摇摇头说:“一点都不累,比起身体上的感觉,更多的是开心。很开心地做这件事情,就不会觉着累,因为这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回家进入角色,适应得很快。”
  眼见着“雅思”、“黄鸭”已经成长为混双组的绝对主力,马晋仍然记得三年前在备战里约奥运会期间郑思维、黄雅琼他们帮着自己练杀球的情景。如今和他们在一起训练、生活,依然很亲切,位置虽有不同,但是没感觉到隔膜或是代沟。她说“除了教练,我也希望可以是他们的姐姐或家人。”作为经历了两届奥运会的前辈,马晋也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递给队员们,“希望能够在训练中我们互相探讨,促进学习。”
  有时候,看到队员们在场上又蹦又跳,马晋掩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我会开玩笑地对他们说,现在我先藏一藏,等你们打完奥运会,我来备战2024。”队员们也很配合地回应道“马姐,你就是退役得早了。”虽然,马晋十分怀念球场上的感觉,但她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成长路上的体验家


  今年年初,马晋不慎弄伤了跟腱,这突然被放长假的滋味,让她不得不放慢了生活的节奏。
  运动员时期,整天活蹦乱跳的马晋虽然脚踝也会崴,但断跟腱这档子事情压根没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卧床养伤的那段时间,马晋认真反省了自己:“这算不算是活该呢,不能这样对待自己,一定要保持运动,不要偷赖,不要有侥幸心理。”对于从小动惯了的马晋来说,“运动需要稍微上点量,这样才能刺激到自己。”所以,为了给自己建立起锻炼的氛围,她不仅劝爸妈多打打球,也带着当活中的朋友一起动起来。
  5月苏迪曼杯期间,喜欢挑战的马晋欣然接受了电视台的邀请,推出了一档战术点评栏目,透过她的专业视角,为观众解析每场比赛的问题与应对方法。这次新的尝试,是马晋以前没有过的经历,当记者再次提起时,她的眼神中依然是满满的兴奋。
  马晋说,总觉着记者做赛后采访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走到幕后自己开始做内容时才发现,“做新闻就像打仗一样,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高速并且高度集中。第一天,走进透明演播室,發现外面的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从那时起,才知道面对镜头,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眼神。”
  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有编辑跟马晋讲当天的关键场是什么?哪场是焦点战?一天盯完五场球,她要迅速找出最点睛的部分,在3分钟内讲清每场比赛的关键点,并且通过分析关键球来呈现运动员的特点。当然,对她考验最大的则是,面对镜头时能否在自然流畅的无稿状态下将比赛分析得头头是道。
  为了让节目内容有吸引力和新意,马晋充分运用了各种测速、测高仪器。“有了数据,观众会更透彻、直观地理解比赛。毕竟我是专业运动员出身,绝对不想在内容上出现偏差,被挑出错可不行。”当时,与她一起工作的“战友”眼见着马晋每天在进步,总是忍不住表扬她一番。“现在我需要多多被表扬,因为如今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以往自己所擅长、有自信的那种。所以,不论做什么,我现在都是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去行走,不去设限。”
  说起现在的自己,马晋笑称虽然时常还是改不了疯疯癫癫的性格,但是现在的自己更自然了。“心里腾出一些空间,才能够吸收进来更多的东西。当你愿意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回望记忆里的自己,你才开始真正感受到源于生活的真实与自在。”
  从“观察”和“探索”的角度来看,马晋或许正在完成个人成长的学习。而且,人生又没有标准答案。在成长的道路上,那些不经意的意外,回头再看,其实滋味还不错。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去海南省的次数多了起来。间或在春天,惯常是冬季,旅游休闲观市井,诗意般地栖居。  在爱好的强烈驱动下,所到之处,我必定特别留意与羽毛球运动相关的大小事情。走在街巷里,但凡瞧见肩背羽毛球装备的人,总要多看几眼;但凡看到打“野球”的人,总要驻足观赏一会;但凡初到一个小区走亲访友,总要在里面不留死角地走上一遭,看看有没有羽毛球场地?什么人在打羽毛球?逮着机会还会上场打几拍子。  在海南,打羽毛
期刊
最近,一部聚焦羽毛球运动的电视剧《极限17:羽你同行》在芒果TV播出。该剧讲述了一群年轻人通过羽毛球运动追逐冠军之梦,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家庭、自我和解的成长故事。  映照羽毛球背后二三事,  独特角度展现冠军修炼手册  和大家曾经看过的体育大片不同,《极限17:羽你同行》除了关注主人公的羽毛球比赛外,对于他们获得荣誉背后的故事也刻画地入木三分。  从运动少年的家庭、朋友与自我等方方面面出发,热血
期刊
最近,我和团队走访了一些培训机构,发现大部分练球的学员还是基本功不扎实,导致其他技术动作不到位。  通过调查总结,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研究发现,颠球是一切的基础。广大的羽毛球爱好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握拍,才可能颠出有质量的球。虽然颠球看上去不难,每个人都能颠一颠,而且还能颠很多下,但是否正确,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  在羽毛球技术中,大家学会了颠球,搓球、放网等技术说白了就是颠球的升级版。打个比方,一台
期刊
退出国际赛场,也意味着要和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国家队告别。李雪芮没有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受伤之后的最恰当时间宣布告别国家队,是因为这位坚强的姑娘割舍不下这洁白的羽毛,是因为好胜的她相信自己还行。而选择这个时间——东京奥运会备战的关键节点说出再见,依然折射出她内心的不甘。千种不舍,万般难离。所以,李雪芮仅仅是退出国家队,退出国际赛场,但她的运动员生涯还会继续,她还会继续坚守这片带给她很多荣誉的赛场。
期刊
羽毛球运动已经完成从“技战术迎合器械”到“器械迎合技战术”的转变,羽毛球技战术更为成熟和细化,并且在细分领域有更为多样的消费需求。球拍研发时,我们在原有速度、进攻、全面的分类上,做了更多细分进攻(K)、女性(F)、操控(X)、速度(S)等特点,为装备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驭系列新作DriveX 8S是控制偏速度的球拍,流体六角框与重新调教的强芯填充技术,搭配更具速度感的球拍性能,会给体验者带来更加
期刊
谌龙阻击桃田贤斗未果,但状态大有回升依然强势的童话  去年的丹麦公开赛上,当时的五个单项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集体登顶,创造了公开赛近几年以来的经典一幕。今年,有3人/对延续了冠军之路,继续了在安徒生故乡的童话之路。  “小黄人”的强势自不待言,印尼男双的强势是更进一步。自8月以来,他们老练的二双阿山/亨德拉、强势的一双苏卡姆约/吉迪恩和活力四射的三双阿迪安托/阿爾菲安垄断了世锦赛、中国公开赛、韩国公
期刊
新馆的苦闷  往年,韩国公开赛都在位于首尔市区的奥林匹克体育馆举行,队伍住在市中心,生活相对便利。今年,比赛撤出市区,搬到了离首尔市区60公里、位于仁川国际机场附近的仁川机场天穹体育馆。这一区域是机场工作人员生活区,离机场仅2公里,住宿和饮食选择不多,更别说购物了。  小亦有小的好处,那就是紧凑精炼,球员们的比赛、训练、饮食、住宿都在一公里范围内解决,减少了交通损耗,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便捷度。在这
期刊
追逐着羽毛球的轨迹,我们翻阅了20年来世锦赛到过的那些“宝藏城市”。其中,有人尽皆知的古老名城,也不乏因为这颗小白球才让我们记下的名字与地理位置。  本期,我们从一座座和羽毛球结下不解之缘的城市入手,寻找当年的故事,去遇见更多你想不到的惊喜。城市标签:弗拉明戈发源地安达卢西亚热情似火——2001年苏迪曼杯与世锦赛  诗人拜伦曾在诗中描写塞维利亚:美丽之城,女人令人遐想,橘子万里飘香,没有见过这座城
期刊
学习心理学武志红老师的课,谈到了自我效能感。这个名词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的办法至少有两种,一是试着先去挑战一些小的事情,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先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就會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  用在羽毛球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大量的练习,加强身体、技术和意识的融合
期刊
迈出“舒适圈”的王镇炎  飞抵杭州,这已经是中国香港队王镇炎今年参加的第7站奥运积分赛了。从4月开始,土耳其、迪拜、加拿大、爱尔兰、瑞士、泰国,几乎每个月都有比赛,这让今年31岁的王镇炎坦言:“确实会有点想家,但是为了2020年东京残奥会,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在王鎮炎13个月大时,被医院确诊患有侏儒症。为了避免膝盖会在30多岁退化,他在小时候已经接受了手术。10岁那年,他看到小伙伴们在操场
期刊